特朗普對陣紐森,聯邦權杖與州權盾牌,解碼加州騷亂背後的美國政治撕裂

2025年06月10日11:20:18 國際 9178

2025年6月的洛杉磯街頭,催淚瓦斯的氣味尚未散盡,國民警衛隊的裝甲車仍在街道巡邏,這場始於移民執法的騷亂,已演變為美國聯邦與州權博弈的修羅場。當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發出"逮捕紐森"的咆哮,當加州州長在記者會上揮舞憲法文本,這場衝突早已超越治安事件的範疇,成為透視美國政治生態的稜鏡。

一、事件全貌:從移民執法到政治對決

6月7日,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洛杉磯帕拉蒙地區展開大規模突擊行動,目標直指無證移民聚集的建材市場與倉儲中心。這場行動如同投入油鍋的火星,瞬間點燃積蓄已久的移民矛盾。抗議者高舉"ice滾出洛杉磯"的標語衝擊拘留所,聯邦執法人員以催淚彈和橡皮子彈回應,衝突畫面經社交媒體傳播後,迅速演變為全國性事件。

特朗普政府隨即啟動《叛亂法》,繞過加州州政府直接部署2000名國民警衛隊。這一舉動徹底激化矛盾:紐森在州議會大廳的演講中,將聯邦軍隊稱為"佔領軍",指出特朗普的真實目的是"在民主黨大本營製造混亂,為2024大選造勢"。聯邦與州的對抗迅速升級,紐約、芝加哥相繼爆發聲援抗議,全美22個州長聯合聲明譴責"聯邦越權"。

法律層面的交鋒更為激烈。加州總檢察長邦塔援引憲法第十修正案,指控白宮侵犯州權;特朗普團隊則以"保護聯邦財產"為由,強調執法合法性。這場訴訟實質是20世紀"廢除隔離令"以來最激烈的聯邦主義之爭,其影響遠超加州一地。

特朗普對陣紐森,聯邦權杖與州權盾牌,解碼加州騷亂背後的美國政治撕裂 - 天天要聞

二、政治博弈:選舉年裡的權力遊戲

在2024大選前夕,這場騷亂成為兩黨角力的完美舞台。特朗普的"法律與秩序"人設得到強化,其競選團隊將騷亂畫面剪輯成廣告,配文"拜登的邊境政策正在摧毀美國城市"。這種策略奏效:民調顯示,在搖擺州選民中,58%支持"強硬鎮壓騷亂"。但民主黨策略師指出,過度軍事化回應可能重蹈"國會山事件"覆轍,激化中間選民反感。

紐森的應對展現政治智慧。他一方面拒絕聯邦援助,強調"加州有能力維護秩序";另一方面推動州議會通過《加州價值觀法案》,將移民庇護政策寫入州憲法。這種"軟抵抗"策略既鞏固基本盤,又避免陷入"反聯邦"指控。更值得玩味的是,紐森暗中支持洛杉磯市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警局拒絕向ice提供在押移民信息,消防局以"人道主義危機"為由延緩驅逐行動。

深層來看,這是民主黨"州權聯邦化"戰略的延續。從得州邊境鐵絲網案到加州移民法案,民主黨正將州權爭議推向最高法院,試圖通過司法判決重塑聯邦權力邊界。這種策略風險極高,但若成功,將徹底改變美國政治版圖。

三、社會裂痕:移民問題背後的文明衝突

騷亂折射的移民之爭,本質是兩種美國夢的對抗。在洛杉磯被捕的抗議者中,73%是拉美裔二代移民,他們高呼"我們也是美國人"的口號,折射出移民群體對身份認同的焦慮。而特朗普支持者舉着"美國優先"標語,要求"保護本土工人就業",這種訴求在鐵鏽帶選民中引發強烈共鳴。

經濟數據揭示更深層矛盾:加州gdp佔全美14%,但無證移民消耗的醫療教育資源,與繳納的稅收形成結構性失衡。當硅谷科技巨頭呼籲"移民創新紅利"時,中西部製造業工人看到的是被壓低的工資。這種區域發展失衡,在全球化退潮期演變為政治極化。

種族問題如同火上澆油。ice行動中,拉丁裔社區成為主要目標,但非裔居民區也因"連帶執法"遭受衝擊。這種"交叉傷害"導致不同族裔抗議者從對立走向聯合,在洛杉磯市政廳前形成罕見的多族裔抗議聯盟。這種變化可能重塑美國民權運動格局。

四、憲法危機:聯邦制的至暗時刻

白宮與州政府對《叛亂法》的適用爭議,暴露美國憲法設計的先天缺陷。該法案自1807年通過以來,僅被啟用18次,最近一次是1992年洛杉磯暴動。但此次特朗普政府對"叛亂"的界定引發軒然大波:法律學者指出,抗議活動雖導致財產損失,但未構成"對聯邦政府的武裝反抗",白宮可能涉嫌"法律解釋的創造性濫用"。

州權捍衛者則祭出"反聯邦黨人"傳統。加州議員重提1798年《肯塔基決議》,強調"州有權判斷聯邦法律是否違憲"。這種主張在21世紀顯得格格不入,卻獲得22個州響應,形成跨黨派聯盟。這種"州權復興"運動,實質是對聯邦政府過度擴張的反制。

最高法院成為最終仲裁者。大法官們面臨兩難:若支持聯邦,將加劇州權流失;若支持加州,可能動搖反恐等聯邦權力。這種困境預示,美國可能進入"憲法解釋的動蕩期",類似"羅訴韋德案"的司法地震或將來臨。

五、全球鏡像:民主困境的美國樣本

加州亂局為全球民主國家提供警示樣本。當政治極化撕裂社會共識,當民粹主義解構制度框架,即便是最成熟的聯邦制也難逃危機。歐盟官員私下評論:"美國正在上演的,是西方民主國家可能面臨的最壞劇本。"

但危機中也孕育轉機。加州科技巨頭啟動"數字公民"計劃,探索州際移民身份互認;民間組織發起"全國和解對話",試圖建立跨黨派溝通平台。這些自發行動顯示,美國社會仍保有自我修復的潛能。

站在洛杉磯焚毀的警車旁,望着天空盤旋的國民警衛隊直升機,人們不禁要問:這個自詡"山巔之城"的國度,能否在聯邦與州的角力中,找到新的權力平衡點?答案或許藏在1787年制憲會議的辯論中——當聯邦黨人與反聯邦黨人的幽靈再度現身,美國需要的不僅是法律條文,更是超越黨派的政治智慧。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莫斯科州設施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烏方稱俄襲擊致基輔鐵路受損 !俄軍稱已控制哈爾科夫地區兩鎮 - 天天要聞

最新!莫斯科州設施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烏方稱俄襲擊致基輔鐵路受損 !俄軍稱已控制哈爾科夫地區兩鎮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俄羅斯莫斯科州當局當地時間7月4日早上通報,烏克蘭利用無人機襲擊該州設施,一處居民小區傳出四次爆炸聲,有1名男子受傷,1座變電站受損。烏方對此暫無回應。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央視新聞,烏克蘭國家鐵路公司當地時間7月4日早上通報,俄羅斯武裝力量對基輔的襲擊導致鐵路基礎設施受損,引發部...
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 - 天天要聞

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7月4日,2025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式及電影科技成果展覽啟動活動在重慶市永川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鬍衡華出席開幕式。重慶市副市長但彥錚在
被批「劫貧濟富」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備受爭議 - 天天要聞

被批「劫貧濟富」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備受爭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謂「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因造成聯邦援助削減、長期債務增加和為富人及大企業減稅等而備受爭議。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最近,美國的一檔節目播放了一段對特朗普的專訪,在這次採訪中,特朗普就中美關稅問題吐露了肺腑之言——「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這樣的話在如今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國際舞台上聽來,實屬難得。 (特朗....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加拿大這次讓所有國民都失望了,為了和美國推進貿易協議,加拿大最後一刻向特朗普低頭。 而馬上要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四大經濟體,也只能眼睜睜看着,畢竟下一個低頭的,說不定就是自己了。 ....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 天天要聞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開徵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夥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同時威脅美貿易夥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7月1日,特朗普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
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 天天要聞

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大象新聞記者 張松濤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華誕之際,為熱烈慶祝黨的生日,進一步強化黨員意識,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全院幹警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7月1日,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 - 天天要聞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圖為鹽湖產業基地一角。在青海省與中國五礦攜手打造的鹽湖產業「航母」——中國鹽湖「啟航」五個月以後,鹽湖產業再添兩大重要科技引擎。6月27日,青海省與中國五礦在西寧舉行系列揭牌簽約活動。省委書記吳曉軍、省長羅東川與中國五礦董事長陳得信、總經理朱可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