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西博會給我的感受就是很盛大,客源質量很不錯,能直接帶來訂單,符合我們招商標準,很多人通過微信來詢問投資情況。」在本屆西博會老撾展館,老撾國家館企業代表thieng somsat(陳天)興奮地分享着他的感受。今年,老撾帶着「生態老撾 物產豐饒 陸聯樞紐」的主題而來,展館內特色農產品與獨具匠心的工藝品琳琅滿目,古樹茶香氣裊裊,中老鐵路案例醒目展示,處處彰顯着中老合作的蓬勃朝氣。
▲老撾館
老撾館大升級
開展首日意向訂單不斷
陳天已經是第二次參加西博會了,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西博會的巨大變化。「這次老撾作為主賓國,展館面積大了很多,場面也更加壯觀漂亮。這次我們帶來了茶葉、咖啡、啤酒、大米等特色農產品,以及木製工藝品和傢具,現場還設有老撾古樹茶品鑒區域,邀請各方客商品鑒來自熱帶雨林的獨特風味。」據陳天介紹,老撾展館的亮點在於通過中老鐵路、關稅優惠政策等案例,同時特別設置的生態產品展示區,集中呈現了老撾的特色產品。
▲陳天
相比於上次,這次西博會不僅規模更大,展示的科技新品也讓他眼前一亮。陳天表示,展會上無人機等科技產品的展示,讓展會更具吸引力與前沿性。而讓他最開心的是,展會第一天就有多人前來諮詢,並通過微信等方式詢問投資細節,目前已經達成了一些初步的接洽,陳天相信隨着展會推進,會有更多合作意向訂單傳來。「西博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能讓我們接觸到這麼多有意向的客戶,我相信接下來會有很多好消息。」
看好未來合作前景
「中老鐵路」為兩國商貿注入新活力
中老鐵路的開通,為老撾的運輸和商貿往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陳天對此深有感觸:「以前從萬象用貨車運到口岸,差不多要3至5天,還得看路段和天氣。但有了鐵路之後,時間縮短了很多,農產品運輸更加方便快捷。比如木薯干、大米等農產品,現在通過鐵路運輸到中國非常便捷。」他提到,中老鐵路不僅提高了運輸效率,還降低了運輸成本,為老撾的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老撾館
「四川與老撾通過中老鐵路構建起了雙向暢通的跨境供應鏈體系,這對我們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陳天表示,藉助中老鐵路,老撾的特色產品能夠更順利地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方便了中國的技術、商品等進入老撾,促進了雙方的經貿往來和合作。據統計,2023年以來,四川共計開行中老鐵路國際班列735列,實現進出口貿易額超7.4億元。除了商貿往來,陳天還提到了新能源汽車在老撾的發展。他自豪地說:「我們家裡買了3輛中國產的新能源汽車,家人使用下來體驗感很好,性價比很高。」
陳天在老撾長大,後來又到曼谷、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求學,之後又跟着父母來到中國從事木材家具行業,經常往返於中老兩國,目前每年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中國,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我之前多次來成都出差、旅遊,印象一直很好。近些年,老撾與四川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愈發緊密,許多親朋好友紛紛來川投資、留學,我非常看好未來的合作前景。」陳天說。2023年,四川樂山大佛景區與老撾瓦普寺簽署友好景區協議,2024年四川與萬象市正式締結友好合作關係,此外還締結了5對市區級友城,進一步深化了雙方的文化交流。
紅星新聞記者 方舟 攝影記者 王勤 周仕軍
編輯 歐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