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界對華的友好姿態能否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持續?中國企業在面對歐洲市場的監管壁壘和文化差異時,能否真正實現長期競爭力?
在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後,其在貿易和地緣政治上的反覆無常政策引發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促使歐洲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歐洲商界在這一背景下對華態度有所軟化,表現出更開放的合作意願,試圖通過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繫來對沖美國市場的不穩定性。
本期《全球對話》欄目,我們有幸採訪到漢諾威工業展的CEO約亨•科克勒博士(Dr. Jochen Köckler),探討這一全球頂級工業展如何反映工業趨勢並推動中歐合作。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漢諾威工業展以其跨行業的平台特性,聚焦AI、自動化、數字化和電氣化等前沿科技,為中國企業提供了進入歐洲乃至全球市場的關鍵窗口。
然而,這種合作的樂觀前景並非沒有隱憂:歐洲各界對華的友好姿態能否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持續?中國企業在面對歐洲市場的監管壁壘和文化差異時,能否真正實現長期競爭力?本文通過與科克勒博士的對話,剖析這些機遇與挑戰。
宋欣:今天很高興能採訪漢諾威工業展的CEO約亨•科克勒博士。科克勒博士,感謝你抽空接受採訪。今天是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第五天,你對今年的展會有什麼評價?
約亨•科克勒博士:這是一次非常特別的展會。今年是第78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它依然是全球領先的工業展。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下,我們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漢諾威工業展是最具政治性的展會。從展覽內容來看,它是一個科技展。同時,機器、零部件和數字世界正在融合。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優勢、速度和各種可能性,它們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實際存在的產品。這些技術能為參觀者帶來更好的體驗。本周,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參觀者光臨此次展會,我們感到非常高興。
宋欣:我們知道漢諾威工業展已經舉辦了78年,回顧過去,你如何概述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歷史?展會本身發生了哪些變化?全球層面的變化又是如何在展會上體現的?
約亨•科克勒博士:在德國及全球,存在許多所謂的垂直展會。例如,再過六周,茨維考將舉辦木工展,專註於木工行業;還有大型卡車展,涵蓋卡車行業的方方面面;以及漢諾威的農業技術展(Agritechnica)和下周在慕尼黑的建築機械展(Bauma)。而漢諾威工業展至今仍是一個橫向展會,特別適合那些提供自動化、電氣化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公司,因為這些技術面向未來,之後將應用於不同的垂直領域。這是一個獨特的展會,因此備受媒體關注。如果你想了解未來的趨勢和實際發生的事情,漢諾威工業展仍然是最好的選擇。此外,它也吸引了許多政治家,來自全球的代表團,包括各國的工業部長,想要了解未來工業的發展,以及他們在本國生產中應採取什麼措施。因此,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其78年的歷史中,依然非常獨特,並且非常面向未來,這值得我們關注。
宋欣:你提到了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那麼今年漢諾威工業展是如何向觀眾和全世界展示這些趨勢的呢?
約亨•科克勒博士: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以說是一種演變。十二年前,我們宣布進入工業4.0時代。這個時代意味着工廠里的機器能夠互聯,這就像人們從智能手機上獲得的體驗。我大約三十年前使用了我的第一部智能手機,當時只能打電話。後來,你可以發送短訊和圖片,現在在手機上看視頻和上網已經非常普遍。工廠里的變化發生得稍晚一些。經過十年的工業4.0發展,企業開始收集大量數據,現在有了人工智能,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因此,我們非常高興漢諾威工業展再次成為展示工業人工智能的第一個展會,這在我們的展會上是非常獨特的。今年,你能看到具體的實例,如何與機器進行交流。這一切都是為了幫助工廠提升競爭力。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西門子獲得的赫爾梅斯獎(Hermes),他們開發的「工業助手」就像是一個語言模型,可以幫助你更輕鬆地操作機器。這個助手就像同事一樣,會提醒你:「注意,有點不對勁。」它還會告訴你哪裡可能存在問題。如果需要更換零件,機器會教你怎麼做,這樣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這只是開始,未來幾年,人工智能將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宋欣:那麼你是否認為,機械人和這些以人工智能為導向的應用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會取代人類勞動?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約亨•科克勒博士:這是幾十年來反覆出現的問題。當第一台機械人問世時,大家就說會引發大規模失業。我明白,如果想在本土市場維持工業生產,情況確實不同。你必須要實現自動化。我們仍然需要人類來控制和實施這些技術,而自動化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無聊的工作。誰願意去做無聊的工作呢?我們需要的是技術熟練的勞動力,而現在不再需要那麼多複雜的編程工作,操作機器變得更簡單。但我們仍然需要人來管理工廠和運用這些技術。所以我認為,這只是數據驅動的自動化的進一步體現。如果想在本土維持生產,我建議你使用人工智能來實現機器的自主運作,否則你的競爭力肯定會受到影響。自動化讓生產更快、質量更高,並且可以24小時運行,因此關注現代生產的各個方面非常重要。
宋欣:那現在的教育應該聚焦在哪些方面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少關注技能,多注重創造力?
約亨•科克勒博士:最重要的是終身學習,我現在55歲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我特別想要了解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幫助進行採訪的好處,這是第一點。對於年輕一代來說,開放的心態和對技術的興趣都非常重要,我們需要很多工程師。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們既需要某一領域的專家,又需要懂得運營商業模式的人。兩者都很重要,因此終身學習、保持開放的心態,並積極利用技術優勢,這些都非常關鍵。我相信在技術進步和科技方面,這是一種思維方式。
宋欣:你提到了兩件事,我想進一步問一下。第一件是關於年輕一代。我注意到漢諾威工業展的觀眾主要是來自全球的專業人士,年輕人不多。你們是否計劃通過某種方式吸引更多年輕觀眾來展會,以便將科技和開放的思維帶給下一代?
約亨•科克勒博士:當然有!我們這裡有300家初創企業,吸引了來自德國、歐洲,甚至中國的年輕人,他們想用自己的創意創業。我們還舉辦大師課程和會議,把他們聚集在一起。是的,我們應該吸引更多年輕人相信展會的價值。我堅信,經過了疫情期間的數字展會後,面對面的互動是不可替代的。人們需要親眼看到、深入交談,從而真正理解一些前所未見的東西。例如,當你在展廳里看到一個方案時,你會思考:「這個是否能解決我的問題。」所以我們越來越努力地吸引年輕人,讓他們認識到參加展會的重要性。三十年前,如果我想了解新產品,要麼查閱報紙,要麼去展會。而現在的年輕人則是在智能手機和流媒體的環境下成長的。儘管如此,他們仍然非常樂觀。你可以看到,白天和晚上的聚會活動都很吸引年輕人,讓他們有機會結識新朋友、規劃職業生涯、建立人際關係,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宋欣:你還提到社交媒體和直播,這些在中國的一些展會上已經非常流行。上周有個很大的貿易展會,我看到有人直接在展會上通過直播在線銷售產品,面向廣大觀眾。你覺得未來漢諾威工業展會採用這種方式嗎?你是否擔心數字展會可能會取代實體展會?
約亨•科克勒博士:不,我們始終以客戶為中心。每年四月,我們在漢諾威為行業提供一個展示最前沿技術的平台,把現實與數字世界結合在一起。這裡有來自62個國家的4000家公司展示他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證明自己在競爭中優於對手。如果他們希望在展會期間開展在線展覽,或者通過視頻會議與其他人聯繫,這對漢諾威工業展的品牌都是有益的。如果你想在這個星期一定要參加漢諾威工業展,而你又只能待在家裡,我相信你一定希望親臨現場。這就像看一場足球比賽,在現場感受氣氛與在家觀看是完全不同的,儘管家裡可能更方便,但感受卻不一樣。因此,我們很開放,支持純數字展覽,也支持兩者結合。我們的品牌核心是,漢諾威工業展是探索未來技術的地方。我沒有固定的觀點,有些人喜歡旅行,有些人不喜歡。如果在展會期間,你需要與某位不在現場的專家會面,為什麼不能藉助視頻會議呢?線上線下結合是最好的方式。畢竟,人類喜歡與其他人面對面交流,感受彼此的存在,這也是確認我們對未來的信心,氣氛是美好的。
宋欣:我注意到,大約10%到15%的參展商來自中國,這個參與度在過去十到十五年中逐漸增加。對於那些還不知道或可能知道但沒來參展的中國公司,你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你認為參加漢諾威工業展是他們進入德國、歐洲或其他西方市場的第一步嗎?
約亨•科克勒博士:所以,中國是第二大參展和觀展國,第一是德國。要看德國的出口,我必須解釋一下:如果把中國和我們的鄰國,比如荷蘭、丹麥、葡萄牙甚至法國相比,德國有8000萬人口,而中國有13億人口,相對而言,中國參與者還不是很多,還有很大的空間。我想給些建議:如果你的產品面向全球市場,我們為你提供一個展示的平台。我們平等對待各個國家的企業,這裡是全球市場,就像奧運會的游泳或跑步比賽,你可以在這裡競爭。如果你在小地方展示,很難吸引到合適的客戶。但如果你帶着獨特的展位和產品,專註於自動化、數字化或電氣化,你將接觸到頂級的參觀者和客戶,我們非常歡迎你們來。
宋欣:那太好了。最後一個問題,你對全球觀眾有什麼想說的?作為參觀者,漢諾威工業展明年會有哪些吸引他們的地方?特別是年輕一代,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大都熱愛技術,對技術抱有非常積極的態度。而相對而言,歐洲年輕人對技術常常持謹慎態度,他們在接受新技術前有很多疑慮與疑問。對於中國年輕人來說,他們會很快適應新技術。你有什麼信息能告訴他們,讓他們了解參與漢諾威工業展的吸引力或未來關於展會的內容?
約亨•科克勒博士:我過去二十年來,每年去一到三次中國,我們有100名員工在那邊舉辦了25個展會。我每次看到中國同事的專註工作態度都感到非常欣慰。例如,在過去一年裡,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技術應用和評估讓人刮目相看,祝賀你們過去二十年里產品質量的顯著提升。其次,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微軟、谷歌、亞馬遜網絡服務等公司在做什麼,來自63個國家的展商都在展示。如果你想尋找新的商業夥伴或者想出口產品,這裡是一個了解全球市場、學習的好地方。因此,我邀請大家明年4月26日來參觀漢諾威工業展,這是一個了解數字世界未來趨勢的絕佳機會。雖然你可以在線獲取很多信息,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全球市場,實現自我對標,漢諾威工業展是最好的選擇。就像奧運會一樣,在一些領域你會驚訝於自己的成就,而在另一些領域你會發現競爭對手的強大,這正是展會的魅力所在。
宋欣:很高興聽到這些,感謝你抽出時間接受採訪。通過你對漢諾威工業展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希望未來有更多中國公司能通過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成功走向全球,也希望更多中國年輕人能通過這個展會了解技術世界和未來趨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