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訪華後,盧拉專機特別停靠莫斯科,俄巴通話,普京感謝中巴

2025年05月21日15:30:21 國際 2003

5月14日,巴西總統盧拉結束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後,專機在歸國途中特別經停莫斯科,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一場備受外界關注的元首通話。

早在前一日,盧拉在北京與中方共同發佈的《中國巴西關於烏克蘭危機聯合聲明》中,再次強調「儘快開啟俄烏直接對話」的立場。這份聲明被外界視為中巴推動和平進程的「路線圖」。

次日,盧拉在離開中國前的記者會上透露,他原計劃在返程時經停莫斯科,當面勸說普京出席15日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俄烏談判。他甚至用輕鬆的口吻說:「我會直接告訴普京同志——去伊斯坦布爾談談吧!」

結束訪華後,盧拉專機特別停靠莫斯科,俄巴通話,普京感謝中巴 - 天天要聞巴西總統盧拉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克里姆林宮14日公布的俄方代表團名單中,普京並未在列,取而代之的是俄總統助理梅津斯基等官員。儘管盧拉在通話中重申「巴西願為促進俄烏相互理解提供一切必要合作」,但俄方以「技術原因」為由婉拒了盧拉的建議。

在與盧拉的通話中,普京對中巴關於和平的努力表達了感謝。克里姆林宮通報稱,俄方「真誠感謝巴西和中國為尋找解決方案作出建設性貢獻」。這種表態並非偶然——5月10日普京提出新和平倡議後,中巴是首個公開支持的全球南方國家組合。

結束訪華後,盧拉專機特別停靠莫斯科,俄巴通話,普京感謝中巴 - 天天要聞俄羅斯總統普京

然而,感謝的背後也藏着現實考量。俄烏衝突持續超過3年,俄羅斯在國際社會承受着巨大壓力,中巴的斡旋為其提供了打破孤立的突破口。普京在通話中強調「必須消除衝突根源並保障俄羅斯安全利益」,暗示俄方底線未變。而盧拉要求普京親自談判的提議,或許觸碰了俄方「領導人直接對話需以成果為前提」的潛規則。

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謝爾蓋·卡拉加諾夫就分析稱:「普京若此時現身談判桌,可能被解讀為示弱,反而削弱俄方籌碼。」

中巴聯合聲明中「團結全球南方」的表述,揭示了這場斡旋的深層邏輯。2024年9月兩國發起的聯合國「和平之友」小組,已吸納超過60個發展中國家。這種機制化合作賦予中巴雙重角色:既是俄烏衝突的調停者,更是發展中國家利益的代言人。

結束訪華後,盧拉專機特別停靠莫斯科,俄巴通話,普京感謝中巴 - 天天要聞中巴關係

巴西學者費爾南多·布蘭科指出:「全球南方的集體發聲正在改變危機調解範式。過去由美歐主導的『制裁施壓』模式,正被『對話促和』的新路徑取代。」這種轉變在俄烏雙方的反應中可見端倪:烏克蘭外長主動聯繫巴西提出停火建議,而俄羅斯副總理戈利科娃公開引用中方的文章,強調「戰略協作的堅韌性」。

然而,斡旋之路並非一路坦途。美國雖未直接反對中巴倡議,但其「稀土換和平」提案暴露了利己主義動機。歐洲則陷入矛盾:既無力獨自支撐烏克蘭,又不甘將主導權讓渡給美國乃至全球南方。法國《世界報》評論稱:「當盧拉用『同志』稱呼普京時,布魯塞爾的外交官們正在為如何既不得罪美國又不得罪南方國家而頭疼。」

結束訪華後,盧拉專機特別停靠莫斯科,俄巴通話,普京感謝中巴 - 天天要聞

另外這場15日舉行的俄烏高層談判能否成為衝突結束的轉折點,仍取決於三重變量。俄羅斯的戰略耐心,俄軍在哈爾科夫攻勢放緩可能預示談判策略;全球南方國家如南非、埃及可能推動第二輪斡旋,將中巴支持轉化為具體行動;美國的角色變化,特朗普的競選承諾與中巴目標可能有共同點,若美國調整策略,可能為和平帶來新機遇。

最後,巴西總統盧拉雖未說服普京親赴談判桌,但中巴聯合聲明中「公平、持久、有約束力」的和平願景,正在撼動美西方主導的舊秩序。這場未完成的勸和之旅,或許正是多極化時代最生動的註腳。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7月9日上午舉行首場發佈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柵潔在會上表示,5年前制定「十四五」規劃綱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的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都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致14個國家的信函,明確設定這些國家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特朗普關稅信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隨着這些信函的披露,有一個詞引發了關注——「關稅信函」。這個此前幾乎無人提及的詞彙到底是什麼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今天,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見附件),並採取以下措施:一、禁止向上述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