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談判來到最後關頭,哈梅內伊釋放妥協信號,特朗普發出最後通牒,關鍵時刻美以裂痕凸顯,內塔尼亞胡後悔了嗎?
近日美總統特朗普對外披露,稱美以已經接近達成新一輪的伊核協議,美方向伊朗提交了一份最新提案,要求伊方儘快做出回應,否則將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目前美伊之間的最大分歧是,美方要求伊朗不準提煉高濃度的濃縮鈾,禁止伊朗發展核武器,同時拆除所有的民用核設施。而伊朗則堅持認為發展民用核能是國家基本權利,伊朗可以承諾永遠不製造核武器,並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銷毀現有的高濃縮鈾庫存,但堅持發展民用核能的權利。雙方的立場看似無可調和,但從美方提交的最新提案來看,特朗普很可能作出了讓步,目前只等伊朗的回應。
不難看出三點信息,一是伊朗對美低頭了,在美方的能源封鎖、軍事威懾下,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撕毀了「不與西方談判」的表態,與美方坐到了一個談判桌上,並作出重磅承諾永不製造核武器,這是一種基於現實的無奈妥協。對伊朗來說,目前以色列、遜尼派國家群狼環飼,而經歷過新一輪巴以衝突後,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元氣大傷,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倒台,而也門胡塞武裝獨木難支,伊朗的「抵抗之弧」已經崩塌,再沒有與美以撕破臉的籌碼。如果伊朗繼續保持對抗態勢,美方的能源封鎖和軍事打擊會接踵而至,而伊朗目前的經濟發展和通脹率都不樂觀,對美低頭也算是無奈之舉。
二是特朗普迫切需要拿到政績。目前距離特朗普上台已經100天,在這100天內,他可以說是一事無成。承諾的「24小時結束俄烏衝突」沒有實現,斡旋哈馬斯和以色列停火的目標沒有實現,對全球加稅引發的中美關稅戰,讓美國損失慘重。特朗普急需伊核協議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這也是他威脅伊朗趕快回應,否則會發生「不好的事」的原因。三是美以之間已經出現裂痕,作為伊朗的世仇,以色列不希望美伊之間達成任何協議,利用美國的力量,徹底打倒伊朗才是以色列的目標。
同時還有「抵抗之弧」,不久前美方與哈馬斯達成協議,要求後者釋放美國人,並與也門胡塞武裝談判,達成了互不攻擊協議,這些都是在排除以色列的前提下進行的。5月13日至16日,特朗普先後訪問了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偏偏繞開了以色列,多種跡象表明,美以之間的裂痕正越來越大,當初力挺特朗普上台的內塔尼亞胡,今天不知道是否後悔?對特朗普來說,只要有以色列存在,在伊朗問題上的挑戰還有很多,這份伊核協議能持續多久還是個未知數,但不管事情如何發展,特朗普的行動正在告訴全球各國,「美國優先」是一切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