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與印度關稅的談判上演了激烈的一幕,就在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印度已表示願意取消對美國產品的所有關稅,而這一切或將與美國總統讓蘋果停止在印度建廠有關係!
另外中方對中美雙方經貿下一次會談以及敦促美方儘快停止232關稅措施!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進入5月份以來,陸續有國家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英美是首個達成協議的國家,在上周末中美兩國之間經過兩天的談判之後,也達成了首個超出市場預期的協議,將4月2日以後加征的關稅,均降到了10%!
隨着中國、英國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商務部部長也曾對媒體表示,下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最可能的是印度!
而印度在此前也曾表示,願意通過放開印度相應市場來換取美國在鋼鋁等方面關稅的降低,這有點類似與英美達成的協議!
但是,隨後在2025年5月13日,印度突然宣布要對美國相應商品加征關稅,以應對美國對印度在鋼鋁方面加征關稅帶來的損失!
印度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表示,印度擬對美國生產並出口至印度的部分產品徵收關稅,以對抗美國對印度鋼鋁製品徵收關稅的做法。
前面還有說過下個達成協議的國家或將是印度,印度也有達成協議的意思,現在印度的態度突然發生了180°的轉彎,恐怕短時間內很難達成協議!
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並沒有放棄與印度達成協議,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印度已提出願意取消對美國產品的關稅,這一舉措旨在達成一項有關進口稅的協議。
通過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表述我們可以看出,印度準備是不收取任何的關稅,目前無論是已經達成的還是在進一步談判的,均未出現這樣的情況,目前也沒有得到印度方面的證實,那麼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何會這樣說呢?
除了「印度已表示願意取消對美國產品的所有關稅」相關表示之外,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有這樣一段表示!
他曾與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通話,勸阻他不要擴大在印度的生產,甚至還表示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廠。
我們都知道,美國蘋果手機研發中心是在美國,而零部件以及組裝基本上都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完成,當前主要依賴於中國,蘋果手機80%的產能在中國!
蘋果手機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2017年開始將部分產能逐步轉向印度!隨着蘋果手機在印度投資者建廠,對印度的經濟、就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好處!
目前蘋果約20%的美國市場iPhone來自印度,主要由富士康印度南部工廠組裝,過去一年印度iPhone產量增長近60%,產值達220億美元。
同時,蘋果原計劃最快2026年將面向美國市場的iPhone全部轉移至印度生產,以規避關稅風險。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不讓蘋果手機在印度擴產甚至停止建廠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蘋果手機可以將製造業轉移到美國!
其實,無論是從蘋果手機的零部件,再到組裝生產,我們都比較清楚,短時間內轉移到美國的可能性不大,而即使要轉移到美國,其零部件依然要依賴美國以外的市場。
所以,通過降低或者停止在印度的生產,即使製造業不迴流美國,也會對印度產生很大的衝擊!
面對這樣一份壓力,美國總統特朗普表述,印度有望與美國達成相應的協議!
具體何時達成協議,協議的內容又是什麼,目前市場還都是未知的,目前還主要停留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表述!
其實對於印度來說,最想解決的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所有鋼鋁加征的25%關稅,因為這將涉及印度商品價值高達76億美元!
當然,對鋼鋁以及汽車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對中國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中國是全球鋼鋁生產的核心國,佔全球總產量的50%以上。
就在昨日,中方敦促美方儘快停止232關稅措施!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關於美方針對進口汽車、鋼鋁的232關稅,以及對進口藥品發起232調查,中方認為,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徑,不僅損害他國權益,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也無益於本國產業發展。中方敦促美方,儘快停止232關稅措施,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各方關切。
不僅如此,市場還擔心中美經貿下一次談判的時間!
即使在本周中美關稅大幅降低,美國對中國所有商品加征30%,中國對美國所有產品加征10%以及對「以芬太尼為由」加征關稅的反制!
這個關稅其實並不算低,一件100美元的商品,經過關稅之後成本就要變成130%!
當然,這個關稅並不是最終的,在4月2日加征的關稅中,目前有24%是寬限了90天,也就是說如果在寬限期到期後,如果24%的關稅依然還在,那麼中美貿易會再次陷入冷清,因為54%的關稅,也很難有太多的生意可以做了!
與此同時,還有前面提到了的美國對所有國家在鋼鋁、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等方面加征的25%關稅!
而這一切如果不能更好的談判,對兩國的經濟帶來的影響還是不容小覷的!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下一步,中美雙方將依據中美日內瓦會談共識,就經貿領域各自關切保持溝通。
目前,擺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眼前的問題,除了關稅之外,更多的還是會擔心美債以及美元的走勢!
當前,美債市場波動非常的激烈,2025年5月15日,各期限美債收益率集體上漲,10年期突破4.5%,30年期逼近5%,美債價格大幅下跌,長債ETF(如TLT)跌至2023年11月以來新低。
市場擔憂情緒升溫,部分人士將此與上月(因10年期收益率破4.5%導致特朗普推遲關稅政策)類比,但本輪拋售邏輯更清晰(如降息預期延後、風險資產反彈等)。
上月美債暴跌發生在貿易戰恐慌期,與避險邏輯相悖,被視為異常;本輪拋售更符合經濟基本面(利率、財政)驅動。
經濟學家彼得·希夫警告美債瀕臨「崩潰邊緣」,市場關注特朗普是否因債市壓力調整政策(如關稅)。
為了能夠更好解決美債、美元給市場帶來的壓力,美國總統特朗普還需要儘快調整關稅政策,降低其帶來的影響!
「點贊+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