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方的反覆警告銘記於心後,趕在賴清德迎來上任「周年」之前,有兩個國家先對台當局,發出了「致命攻擊」,給賴清德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而這兩國的行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間接推動了中國的統一進程。
賴清德
近日,索馬里政府正式通告所有航空公司及相關利益相關者,該國將始終堅定不移地遵循一個中國原則,因此,所有由台灣地區或其附屬機構,簽發的「護照」及相關旅行證件,將不再被允許用於進出或過境索馬里。
這一決定無疑是對全球支持「一中」原則的國家和地區的一次有力響應。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台「外事部門」迅速發表聲明表示抗議,聲稱索馬里的舉動是受到了中國大陸的「施壓」,並限制了台灣民眾的「旅行自由與安全」。
因此,他們要求索馬里政府立即撤銷這項公告。然而,在國際社會廣泛支持「一中」原則的浪潮中,台當局的呼聲顯得微弱而孤立。
索馬里總統馬哈茂德
不少台灣民眾也對此事持諷刺態度,將其視為賴清德執政期間,又一項失敗的「成就」,如今,賴清德上任即將滿一年,但他的「施政成績單」,卻每一項都「不及格」。
事實上,中國政府已經多次重申,「一中」原則不僅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也是發展與各國政治關係的基礎。在全球範圍內,絕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政府站在一起,堅定支持中方反「獨」促統的正義事業。
今年3月,中國駐索馬里大使館也再次重申,台灣地區在聯合國框架下,唯一的合法稱謂是中國台灣省。無論台當局如何表態或行動,都無法改變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也阻擋不了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
中索官員會面
結合當前動蕩的台海局勢,和台當局愈發激進的態度來看,索馬里此舉顯然是開了個「好頭」,不僅彰顯了該國對一中原則的堅定支持,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行動模板。
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效仿索馬里的舉動,那些蠢蠢欲動的「台獨」分子,就只能被一步步縮小「生存圈」,逐漸被困在島內,「寸步難行」。也就是說,索馬里此舉也是在間接為統一事業的到來,而添磚加瓦。
除了索馬里之外,另一個國家也做出了一個重要動作。不久前,尼日利亞的中尼關係委員會,在與台灣地區的關係上,進行了一番緊急澄清。
該委員會強調,台灣地區在尼日利亞最大港市拉各斯,設立了一個「貿易辦事處」。此前有議員聲稱,要積極「加強與台當局的合作」,但這種說法顯然具有誤導性,與尼日利亞的官方立場,並不相符。
尼日利亞總統蒂努布
尼方指出,該辦事處是一個非外交的商業實體,並不代表尼政府,因為尼方不承認任何,名為「台灣政府」的實體。任何類似的暗示,都會破壞中尼之間牢固的雙邊關係。
從索馬里和尼日利亞的這番堅定表態不難看出,國際社會對「一中」原則的認可,是毋庸置疑的,無論賴清德當局想要耍什麼花招,都只是自取其辱,反而會不斷加大解放軍武力統一的可能性,為「台獨」召來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