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金商」漲價回懟加征關稅
作者 | 於婞 劉俊群
編輯丨武麗娟
來源 | 野馬財經
面對美國新一輪對華加征的高額關稅,多家上市公司回應:多元化市場布局對衝風險,對長期發展持樂觀態度,而五金龍頭企業巨星科技(002444.sz)選擇以「硬剛」姿態啟動產品漲價。
4月3日,巨星科技召開機構投資者路演活動,據活動記錄公告顯示,公司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代工廠經營自有品牌)產品目前均由中國出口至美國,疊加本輪的關稅,這部分產品已經被徵收了79%的關稅,之前2019年的25%關稅已經通過漲價的方式消化掉,今年被徵收的累計54%的關稅未來也將通過漲價的方式來消化。
雖然"硬氣"漲價轉嫁關稅,但巨星科技股價依然受到影響,美國在4月2日宣布加征關稅至今,巨星科技股價下跌了29%。截至4月9日,巨星科技報收21.57元/股,總市值258億元。
巨星科技65%收入來自美國
巨星科技是一家工具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手工具、電動工具及工業工具類,主要用於家庭住宅維護、建築工程、車輛維修養護、地圖測量測繪等領域。其中家庭建築及其相關維修維護產業是最重要也是佔比最高的應用渠道。
由於歐美居民普遍居住獨立住宅且人均面積大,房屋維護成本高昂。高人工成本催生diy文化,且歐美家庭保有大量的汽車,居民傾向自行維修房屋及汽車,推動專業級與家用工具需求激增,使歐美成為全球最大工具市場。
2024年半年報顯示,巨星科技65.38%的收入來自美洲,25.68%收入來自歐洲,國內收入佔比則只有3.82%。
而據巨星科技近期路演透露,目前美國市場收入佔整體收入的65%左右。
從業務模式來看,巨星科技一部分是od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代工生產)業務,也就是貼牌,一部分是obm自營品牌業務。2024年半年報顯示,在總收入中,公司自有品牌(obm)銷售佔比44.08%,客戶品牌(odm)佔比55.18%。
巨星科技稱,odm模式下的產品關稅目前由客戶承擔,公司如果要承擔這部分關稅只能通過降價的方式,基於目前美國對全球具有生產製造能力的主要國家都加征了關稅,且稅率均較高,因此公司預計不會給客戶降價去承擔這部分關稅。
而對於obm業務模式下的自有品牌產品,巨星科技計劃通過漲價的方式來消化。
根據巨星科技測算,一款成本價10美元的鎚子,在疊加79%關稅後終端售價將暴漲至20.6美元,消費者需多支付43%的費用。
圖源:罐頭圖庫
實際上,6年前,巨星科技也遇到了類似情況。2019年5月9日,美國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元清單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當時巨星科技的策略也是對產品進行漲價。
歷史證明,巨星科技當年的危機已通過漲價消化。從數據來看,巨星科技2018年凈利潤增速為30.69 %,2019年增速為24.83%,2020年為50.85%。
巨星科技在路演中表示:「回過頭看,可能感覺不到關稅帶來的影響,這一輪也不排除會重演這個事情。」
暗藏風險如何化解?
這種"價升量降"的策略看似激進,實則基於巨星科技的市場地位。作為home depot、沃爾瑪等巨頭商超的主要供應商,巨星科技手握arrow、sk等收購品牌及workpro自有品牌,在北美工具市場已形成渠道壟斷。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巨星科技的產品渠道強,口碑好,所以需求也很高,這樣的產品全世界可以替代的並不多。尤其是中國的五金產品,其他國家短時間難以去匹配,對方接受漲價恐怕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美國房屋結構跟中國不太一樣,他們住的房子,尤其是木房子維修成本高,因此diy需求大,所以從價格方面來看,巨星科技產品價格本來在市場上就不是特別高,也有一定的漲價空間。
另外,張毅認為,從巨星科技的製造成本來看,其勞動力成本和供應鏈成本相對美國本土及其他國家仍具有明顯優勢。理論上,若能與渠道商達成一定的關稅分攤協議,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衝關稅帶來的售價壓力,這意味着公司具備一定的漲價轉嫁成本能力。從競爭層面分析,作為全球兩大手工具企業之一,巨星科技在品質、品牌、服務及供應鏈等方面均具備優勢,能夠通過合理控制價格及廣泛的渠道覆蓋,持續贏得客戶選擇。考慮到美國關稅提升,美國消費者實際上已對價格上漲有了心理預期,這也為公司的成本轉嫁提供了客觀條件。
圖源:巨星科技財報截圖
然而漲價策略並非萬能解藥。美國五金工具市場高度成熟,渠道商對價格敏感度遠超預期。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一般產品利潤率很少能超過79%,若對巨星科技的進口關稅提升79%,美國的進口貿易商可能會轉向其他國家的企業尋找替代產品,畢竟相關產品並非中國製造企業獨有,其他國家企業也具備生產能力。當進口成本過高時,替換供應商就會成為必然選擇。
梁振鵬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巨星科技試圖將關稅增加帶來的成本上漲全部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並不現實。
那麼如巨星科技一類的企業要如何應對?
梁振鵬認為,企業首先需加大中國市場的銷售佔比。通過拓展面向 14 億人口的國內市場,提升內銷產品在整體銷售額中的比例,從而降低對出口的依賴度,分散單一市場風險;其次公司需要優化出口市場結構。儘管美國關稅大幅提升,但全球仍有眾多其他國家和地區存在市場機會。企業應將出口目標分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逐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採購依賴比例,通過全球化布局減少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通過這兩項策略,可有效減輕美國加征關稅對企業的直接衝擊。
圖源:罐頭圖庫
張毅也表示,降低對美國市場的單一依賴應該是巨星科技的核心舉措。鑒於關稅可能持續上調,且合作渠道客戶對關稅分擔的意願和比例存在不確定性,企業需將市場拓展至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地區,如歐洲、南美、東南亞及非洲等。這些市場不僅成長性顯著,還能有效分散單一市場風險。
其次,張毅表示,深耕國內市場不容忽視。中國高品質五金產品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企業應將國內市場作為戰略重點,填補潛在的市場空白,通過本土化運營提升品牌影響力。
最後,張毅認為,強化供應鏈管理與研發投入是長遠支撐。通過優化供應鏈降低成本、加大創新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值,打造更具競爭力的高性價比產品,才能在全球市場波動中築牢護城河。這些策略相輔相成,構成應對未來挑戰的系統性方案。
巨星科技也在路演中提到,公司將考慮更多的精力研發高性價比的產品,新品研發能力和效率的優勢將幫助公司更好的搶佔市場份額。
此外,巨星科技還表示,雖然公司產品被加征了更多的關稅,但美國維修維護的這個需求,還會持續增長,並且由於通脹,個人不會有更多的需求去請人幹活,反而會有更多的 diy 機會,這也是公司最擅長的領域;其次,由於通脹,個人在消費上會偏愛價格低的消費品,也就是常說的消費降級,有利於公司的友商odm業務和跨境電商業務;巨星科技的競爭對手在美國當地的產能的製造成本將繼續上升,很可能超過關稅幅度,公司的製造優勢將更加明顯,因此美國本土的很多中小製造商在這一輪加征關稅後預計將被市場出清。
因此巨星科技認為,這是一個機遇大於挑戰的過程,公司原來比較難進去的新品類,反而有機會在本輪關稅背景下進入商超的供應鏈。
千億「巨星系」是仇建平的底氣?
巨星科技背後實控人為浙商大佬仇建平。
1962年,仇建平出生在浙江奉化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1987年,他從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被分配到杭州一家機械進出口公司工作。
1992年,仇建平選擇放棄「鐵飯碗」,毅然下海創業。次年,他創立了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這家不起眼的小企業就是如今巨星集團的前身。最初,仇建平靠賣鎚子起家,一步步在手工具領域站穩腳跟。
巨星集團的業務迅速擴展。如今,巨星不僅局限於手工具製造,還涉足叉車、輪胎、機械人和柴油發動機等多個行業。它已成為一家跨行業經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同時布局了金融和房地產等領域。
圖源:罐頭圖庫
在資本運作上,仇建平展現了高超的手腕。2010年,作為「手工具行業龍頭」的巨星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此後仇建平通過收購,不斷擴大資本版圖。2011年,他先是完成對專註物料搬運設備的杭叉控股98.8%股權的收購。2017年,他又斥資4.65億元,從浙江力程處收購主營柴油發動機業務的新柴股份99%的股權。
隨後,在仇建平的運作下,2016年杭叉集團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新柴股份則於2021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2019年,仇建平再次出手拿下中策橡膠啟動ipo上市。
仇建平曾公開表示,巨星集團9年時間花了110億元用在收購上,基本上把集團公司賺來的錢、上市公司分紅,包括集團公司減持股票的錢全部投入到產業收購上,部分收購還運用銀行貸款,收購後的企業有了快速的發展。
目前,巨星集團已擁有巨星科技、杭叉集團(603298.sh)、新柴股份(301032.sz)三家上市公司,以及正在衝刺上市的ipo公司中策橡膠,統稱為「巨星系」,均由仇建平控制。
截至4月9日,巨星科技、杭叉集團、新柴股份三家公司市值分別為258億元、223億元、33億元,合計514億元。再加上正在ipo的700億估值的中策橡膠,「巨星系」資本版圖超千億。
憑藉「巨星系」,仇建平以185億元身家,登上《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384名。
你怎麼看仇建平的巨星科技「硬剛」美國關稅?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