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2025年04月09日00:00:29 國際 5744

3月25日帶來赤嶺漂流小孩的最新消息,獨自划槳板漂到三亞的小孩哥,戰績可查!

小孩哥現在已經是網絡名人,家人受訪表示孩子屬於「散養」娃狀態,每天都出門做生意。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鄰居透露孩子是比較調皮,平時也做一些搞笑大膽的事情,比如偷開景區的小船、爬樹摘椰子、吊鞦韆都是他的常規操作。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至於他為什麼會獨自划船出海釣魚,赤嶺村的鄰居說小孩是出海釣魷魚賣錢,結果才不小心睡著了,醒來的時候船隨着洋流直接漂到了天黑,結果漂流一天一夜漂到三亞去了。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這一次的經歷不僅沒有嚇到小孩哥,隨着越扒越深,鄰居的新爆料稱他有個小名叫「赤嶺亮哥」,亮哥在赤嶺這一塊,有着「6大戰績」可查!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網友總結亮哥以前做過的頑皮事件,在沒有海上漂流之前,他最著名的就是自製花炮到學校了附近進行「轟炸」,哈哈!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另外還有燒香引燃土地廟,被打之後爬到路邊的燈桿上,到村民的網兜魚排里偷魚等等。

所有孩兒哥童年該做的事情,亮哥幾乎全都做了,可以用英勇無畏的童年來形容。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在24號放學之後,亮哥第一時間就直接丟下書包爬到了椰子樹上摘椰子,這屬於亮哥的日常操作,平時沒事他就會直接到海灘邊趕海,拿海貨賣錢。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亮哥的父親稱管不住,根本管不住,他一天亮就自己跑出去做生意,有時候中午飯都不回來吃。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隨着赤嶺小孩哥開始走紅,赤嶺這個村的村民透露一個10歲的小孩帶火了一個村,現在找船長包船租船的都已經排長隊了。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爬路邊燈桿的亮哥戰績公開,他經常爬上去看海邊的情況,發現有比這個好玩的就會選擇其他的項目。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過年期間亮哥也是花樣百出,和其他小孩玩鞭炮,別的小朋友點燃之後直接跑開,亮哥不一樣,他興奮地站在鞭炮上面,接受「炮炸」的洗禮。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漂流只是出名了被大家關注到了,而在亮哥10歲之前,村民形容他是一個連人販子都要苦惱的小孩哥。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火燒土地廟、大鬧北海幼兒園、勇闖南沙群島,各種亮哥昔日的戰績被公開,他也被大家稱為真實版魔童降世。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雖然亮哥的這一些「調皮黑歷史」有誇張的成分,但足以證明這孩子還是非常勇敢的。有網友建議亮哥的家長,等待他長大的時候,直接送他去參軍比較合適。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別的小孩走散了可能是真的走散了,但他的走散不一樣,是漂流到海上回不了岸了,哈哈。

他表哥說全家親戚哭了兩天,結果派出所打電話過來,說孩子在三亞,一家人都懵了,哈哈!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話說回來,像小孩哥一樣家在沿海地區的兒童,他們的水上活動頻繁,還是需要注意安全。畢竟孩子們是未成年人,大家千萬不要模仿亮哥,獨自出海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赤嶺漂流小孩「6大戰績」可查,鄰居透露小孩的調皮日常 - 天天要聞

好在亮哥當天出海天氣不錯,洋流風向沒有威脅到他,幸運遇到了釣魚船,否則他還將面臨被困在海上的危險。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着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着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