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外媒報道稱,美國總統川普擬對印度進口商品徵收26%對等關稅,印度不打算展開報復,兩國間正就協議進行談判。 當地時間4月4日,美總統特朗普宣布已與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進行了電話交談。據越南官方媒體稱,越南領導人願意談美國商品零關稅的問題,但希望美對越南產品採取同樣零關稅措施。
越南和印度的對美妥協行為與中國的堅定態度形成鮮明對比。在美國加征關稅的強壓下,中國選擇了強硬反擊,接連出台多項對其的反制措施。外界分析認為,印度和越南的選擇不僅可能削弱全球反對美國貿易霸凌的統一戰線,還讓大好局面面臨被破壞的風險。
中國的強硬反擊:精準打擊美國軟肋
面對美國的關稅霸凌,中國迅速採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中方迅速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並將多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尤其是中方迅速在稀土出口上實施管控,精準打擊了美國高科技產業鏈,這會讓美國感受到因其奉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而帶來的反噬效應。
中國的反擊效果顯而易見。美國股市連日暴跌,僅兩天時間就蒸發了6.6萬億美元市值,多家市場機構預計美國將出現經濟衰退。儘管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聲稱「美股崩盤是故意為之」,但美國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的行為導致了美國經濟大幅動蕩,他必須為此負責。
越南和印度的妥協:全球統一戰線的裂縫
與中國的堅定立場相比,越南和印度的態度顯得格外軟弱。越南宣布不會對美國加征的46%關稅進行反擊,甚至願意將對美關稅降至零,以爭取美國取消或減輕對其徵收的對等關稅。
印度的態度也類似。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總理莫迪表示不會對美國對其加征的26%關稅進行報復,而是希望通過談判達成貿易協議。莫迪政府稱研究了特朗普關稅政策中的一項條款,該條款表示:(美國)可能為「採取重大措施改善非互惠貿易情況」的貿易夥伴提供關稅豁免。印度的這一選擇顯然是試圖通過服軟的態度,加上改變印度對美進出口貿易結構以換取美國的「高抬貴手」,但實際上印度卻可能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越南與印度的妥協行為都與二者的經濟結構息息相關。美國一直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2024年,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為1420億美元,佔到越南gdp的30%,同年越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超過1230億美元。美國也是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國,2024年美印雙邊貿易額超過1180億美元,印度順差超過320億美元。顯然,如果特朗普對越南和印度的對等關稅正式開始實施,將對兩國經濟和貿易結構造成巨大損害。
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博弈
特朗普的關稅戰不僅是經濟博弈,更是一個逆全球化的典型表現。他試圖通過關稅戰將製造業從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搬回美國,也試圖通過關稅強行抹消其他國家的對美貿易順差。
然而,中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推動者,在這場博弈中展現了強大的領導力。近年來,中國積極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等多邊合作,同時加強與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經濟聯繫。這些舉措不僅有助於全球經濟共同抵禦來自美國的關稅壓力,也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的領頭羊地位。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的態度也值得關注。歐盟宣布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徵收反制關稅,加拿大則宣布對進口自美國的不符合美加墨協定的全組裝車輛徵收25%關稅。這些國家的強硬立場表明,中國並非孤軍奮戰,全球反對美國貿易霸凌的陣營正在逐步擴大。
妥協的代價與強硬的智慧
歷史告訴我們,一味地妥協退讓永遠無法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越南和印度的妥協不僅會損害其自身利益,還可能削弱全球反對美國霸凌的統一戰線。相比之下,中國的堅定反擊不僅維護了自身經濟利益,還為全球反霸凌行動開了一個好頭。
歐盟曾在鋼鋁關稅問題上對美國進行強硬反擊,最終迫使美國作出讓步。這一成功案例表明,面對霸凌,只有團結一致、強硬反擊,才能贏得勝利。而日本在廣場協議中的讓步則是反面教材,日本經濟長期陷入低迷,成為其妥協的代價。
中國的反制策略展現了大國的智慧與擔當。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博弈中,中國不僅肩負起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的責任,更通過行動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未來,中國如何團結更多國家共同應對美國的霸凌,將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課題。
結語
中美貿易戰的走向不僅關乎兩國經濟,更影響着全球化的未來。中國的強硬反擊為全球反對貿易霸凌提供了範例,而越南和印度的妥協行為則令人擔憂經濟全球化的統一戰線是否出現裂縫。
當前,中國已經打響了對美國貿易霸凌行為反擊的「第一槍」,接下來,全球的目光將繼續聚焦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後續發展。在變革浪潮中,只有勇於引領方向的國家,才能成為最終的贏家。而單邊主義註定沒有出路,實施關稅霸凌終將被其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