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生效,各方都是如何進行回應的呢?中國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表明了什麼樣的立場?
隨着特朗普一聲令下,美國開始對全世界徵收對等關稅。在特朗普列出的清單中,全球主要的經濟體,都成為美國收割的對象。要知道,在開始徵收對等關稅之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對美屈服。在這些國家中,印度是第一個,在特朗普宣布要徵收對等關稅的消息之後,印度便很快做出了表態,願意降低一些美國商品的關稅。印度這樣做,主要原因還是美印之間的關稅差額比較大,如果徵收對等關稅的話,印度的經濟將會遭受非常大的損失。在印度之外,歐盟27國也向美方屈服,根據媒體公布的消息,在對等關稅生效之前,歐盟主動制定對美妥協的措施,來換取美國減少甚至取消對歐盟的關稅政策。
不過,事實證明,這些行動並不能滿足特朗普貪得無厭的野心,對等關稅生效,讓這些國家的「努力」功虧一簣。不過,這些國家在對美國屈服的同時,也做了另一手準備。對於印度來說,印媒就直言不諱地指出,要減少對等關稅帶來衝擊,印度需要和中國進行合作,而且,印度政府已經開始在貿易投資方面放寬了對華限制。至於歐盟,他們也開始了布局,在此之前,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就喊話中國,想要解凍《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而且,在對美妥協的同時,馮德萊恩也向美國放了狠話,要對特朗普關稅大棒進行「強有力的報復」。
所以,不難發現,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將是大部分國家減少同美國的貿易往來。那麼,如何減少由此帶來的損失呢?這個時候,中國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
第一個優勢,就是中國市場優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僅是一個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也是一個有着巨大市場的消費強國。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多個國家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當美國的對等關稅落地之後,由此給其他國家帶來的貿易衝擊,或許同中國合作才能彌補。在原有基礎上,只有同中國加深合作,「抱團取暖」,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也正因為如此,剛才提到的印度和歐盟都紛紛把目光瞄向了中國。
第二個優勢,就是合作原則。特朗普現在一直崇尚「美國優先」,任何時候都將美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對等關稅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至於其他國家的利益,他從來不考慮。而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同世界各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遵循的都是「互利共贏」的原則。當「美國優先」遇到「互利共贏」,尤其還是在美國收割全世界的大背景下,其他國家會做什麼樣的選擇,不用想就知道結果了。
所以,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對中國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只要中國把握住了機會,完全可以像在特朗普1.0時期的貿易戰一樣,在進一步降低對美依賴的同時,逆勢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面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中國依然採取了堅決反制的措施。按照商務部的表態,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不出意外的話,中國接下來會推出一系列關稅政策,讓美國付出代價。中方的做法,用俄媒的話來說,就是對美形象已經變成了「強硬黑豹」。
除了中國之外,在美國的對等關稅生效後,多國領導人也紛紛進行了回應。包括澳大利亞、西班牙、瑞典、瑞士、愛爾蘭以及意大利的領導人在內,都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表示了不滿,並要制定相關對策來應對衝擊。
不得不說,特朗普的這一動作會是一個雙輸的結局,對等關稅將會持續推高輸美產品價格,導致美國通貨膨脹加劇,經濟衰退。不過,特朗普依然深信不疑,他覺得只要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只要抗過去,美國會變得更強大。但特朗普忘記了,他的任期只有四年,在任期結束之後,美國的經濟衰退還在持續的時候,那繼任者勢必會對關稅政策進行改革,而且,如果他的繼任者是民主黨的話,還可能重新對特朗普進行「清算」。到那個時候,面對一地雞毛的結果,特朗普會不會後悔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的選民們應該都悔不當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