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後一度因為對俄羅斯「示弱態度」遭到美國人的指責,但日前他突然轉變口風,開始對俄羅斯強硬威脅。事件的起因是3月下旬的美俄談判沒有太大成果,距離4月20日特朗普設定的「停火期限」差距太大。現在的局勢就是俄羅斯指責是烏克蘭故意拖延,破壞停火計劃;而烏克蘭也指責俄羅斯根本不想要和平,目標就是佔領越來越多的烏克蘭土地。雙方現在兩個關鍵的問題沒談攏,一個是土地問題,另一個是戰後到底誰來「維持和平」的問題。
2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做出兩項關鍵表態,對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回應。對於領土問題,普京罕見做出「必須將特別軍事行動推進到底」的態度,這和現在美國希望和平的計劃差別很大。至於當前烏克蘭政府「不具備合法性」的問題,普京提及澤連斯基不願意選舉,那麼討論在聯合國主持下對烏克蘭實行臨時管理的可能性,從而推動在烏克蘭舉行民主選舉。這種「聯合國接管」的計劃之前從未聽過,所以也引發了討論。
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這種表態毫無容忍,30日特朗普告訴媒體,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很生氣」。因為現在普京開始質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可信度,而且還開始討論烏克蘭領導人「更換」的問題,令他非常不滿。特朗普威脅稱,如果最終俄烏衝突沒有很快達成,而且他認為未能達成俄烏停火協議是「俄羅斯的過錯」,那麼美國別無選擇,只能對俄羅斯石油加征二級關稅,而且一切事情都會在一個月內辦好。
美國媒體認為,特朗普罕見對俄放狠話的一種可能性是,特朗普政府的綏靖政策未能換取俄方實質性讓步。普京提出的聯合國主導烏克蘭臨時政府方案,不僅挑戰了澤連斯基政權的合法性,更觸及了美國在歐洲地緣政治的核心利益。這種"以拖待變"的策略讓特朗普意識到,單純的妥協無法實現戰略目標;其次特朗普對俄妥協的態度引發兩黨強烈批評,共和黨鷹派指責其"犧牲盟友利益",民主黨則揪住"通俄門"歷史不放,現在他達不成結果,就會考慮「極端」的選擇了。
令人迷惑的是,就在一個多月前特朗普還指責澤連斯基「支持率不到4%」,盧比奧等人開始威脅澤連斯基如果不對美國端正態度,暗示更換烏克蘭領導人。現在他的態度巨大轉折,對特朗普居然「認可」令人意外。有人認為特朗普好大喜功,試圖通過能源合作、地緣讓步等籌碼換取俄羅斯配合,但普京的強勢回應讓其"交易術"屢屢碰壁。當俄方拒絕停止對烏軍事行動、堅持領土訴求時,特朗普的挫敗感轉化為公開指責,威脅對俄動手了。但他同時也還提到自己和普京關係很好,普京知道他很生氣如果能改正的話,那麼美國將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