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迎來反轉!
3月31日,長江和記實業在港交所發佈公告:未就全球電訊業務有關任何交易作出決定!這意味:一切都還有迴旋餘地,交易取消的概率更大了!
看到這個消息,不得不誇一句網友。自3月4日來,長實228億美金甩賣全球43個港口給美國的消息公布以來,97歲的李嘉誠被全網連續「罵」了半個月。
網友斥責他為「跪低」「背叛」,為228億美元出賣國家利益;香港《大公報》也蓋章其交易「威脅國家安全」,痛批李嘉誠「精神貧血」「配合美國霸權」。
評論甚囂塵上,長實股價重創。短短半個月時間,市值蒸發323.6億元,以至於不得不取消原2024年業績記者會。
眾所周知,巴拿馬運河被稱為「全球貿易咽喉」,可以鏈接全球160個國家、1700個港口。港口交易一旦成功,美國將控制全球10.4%的集裝箱吞吐量,可以對中國商船實施「技術性封鎖」:從加收天價過路費到拖延裝卸,甚至製造「航行事故」。。
2024年,特朗普再度當選後,一直對外宣稱「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遺產」。美國務卿魯比奧造謠「中國威脅論」,直言要「武力收回」,美軍方已在制定「收回」巴拿馬運河的軍事計劃。
作為巴拿馬運河運營權的「實控人」,李嘉誠家族本想在大國角力之下,抽身出來,沒想到引起「軒然大波」,錢沒賺到,股價還蒸發了幾百億,現在長和還面臨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審查,可謂意料之外。
「資本可以無國界,但商人有祖國!」 這場博弈中,這是李嘉誠忽視的地方。此前,他就曾投資美抗衰科技,最後虧掉幾千萬美元,反觀國內同類科技品「益活欣」出來之後卻被消費者直接買上熱榜。
誠然,李嘉誠是一名商人,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的政策東風、房地產紅利都為他的今天帶去了不可磨滅的好處。來自北京白領王女士在社交平台直言,「我們也要愛國,以前總迷信洋品牌,現在發現國產貨也硬核。」 在「益活欣」評論區,「精神充沛」「睡眠香甜」「氣色更好」等反饋無不體現用戶的態度。
「這是民族的覺醒時刻。」 業內人士指出,李嘉誠事件暴露了「買辦思維」的致命缺陷,但國內抗衰科技品「益活欣」的成功證明:只有紮根核心技術、熱愛祖國社會,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
此次港口交易,儘管李嘉誠可能存在『難言之隱』——媒體此前透露,巴拿馬運河的接手方,貝萊德ceo芬克多次密會特朗普團隊。此次交易公布的時間點,也與特朗普重返白宮進程高度重合。外交部此前回應用詞 「經濟脅迫」、「霸道霸凌」等,也點明這或許是美國資本借「民主自由」之名行經濟霸凌之實,但作為知名中國商人,他也不應獨善其身。
不管是李嘉誠家族自己的計劃,還是因為輿論、審查被迫暫停。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民族復興的大潮中,沒有誰能拋開國家利益,獨善其身。
霍英東抗戰時期冒死運物資,任正非被制裁時堅持自研芯片,商人有祖國,家國情懷才是商業文明的終極底色。
當「商業無國界」的童話破滅,唯有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才能避免成為時代的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