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放下王毅外長的電話,法方決定親自來中國談。
近幾個月來,法國干邑白蘭地行業正面臨嚴峻考驗。一個依賴出口生存的支柱產業竟然在短短四個月內,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驟降超過6成。於是,法國外長巴羅決定在3月底親赴中國,希望通過面對面的溝通緩解當前僵局。
法國外長巴羅
據法國干邑業相關人士透露,過去4個月中,由於貿易爭端,法國干邑對華出口驟降6成,這一嚴峻的局面使法國干邑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延長反傾銷調查期限或解除相關貿易限制,干邑生產商們將面臨更大的困境,甚至可能導致7萬名從業者失業。
因此,據法方透露,巴羅計劃於3月27日至28日展開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力圖在停頓的貿易談判中找到突破口。
法新社指出,法國干邑白蘭地產業目前正彙集4400個農場、120個專業釀酒商和270個貿易商,這個龐大的產業鏈創造了1.5萬個直接就業崗位和7萬個間接就業機會。因此,此次外交行動不僅僅是為了單一產業的利益,更是為了整個經濟生態的穩定而努力。
特朗普
更要命的是,美總統特朗普還威脅要對歐盟酒類產品加征高額關稅,法國干邑白蘭地行業對此十分擔憂,希望巴羅能通過此次訪華,有效緩解與中國的貿易摩擦,避免更多的經濟損失,因此巴羅此次訪華身負重任。
與此同時,王毅外長也與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進行了重要通話,涉及雙邊關係的多個層面。雙方首先轉達了兩國領導人的親切問候,王毅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愈發複雜多變,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法兩國在維護國際秩序、促進多邊主義方面肩負着重大責任。
他強調,中方希望與法國加強戰略溝通,推動中法關係、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共同致力於維護全球產業鏈的穩定和發展。
王毅外長
博納也重申了法國對於多邊主義和國際經貿體系的支持,表示法方反對通過貿易戰和關稅戰解決爭端,希望通過磋商妥善處理與中國的經貿摩擦,從而實現雙邊關係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顯然,中法經貿合作與中歐經貿息息相關,能否為中歐鋪平新的合作之路,是巴羅解決中法貿易爭端的關鍵。自去年10月起,歐盟對於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了17%至35.3%的反補貼稅,長達五年,大大加劇了中歐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而作為「歐洲領頭羊」的法國,在此事上投下了贊成票,支持了這一關稅決策。
法國干邑從業者開拖拉機抗議
此後,中國商務部對來自歐盟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其中包括對馬爹利、軒尼詩和人頭馬等品牌徵收高達39%的保證金。中方表示這是遵循世貿組織規則,以法律為基礎進行正當貿易救濟的結果。不過,歐洲普遍認為,這是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稅的直接回應。
這一局面令法國干邑生產商倍感無奈,他們呼籲法國政府迅速採取行動,尋求政治解決方案,他們還表達了對法國領導層的不滿,感覺自己在大國博弈中被犧牲掉,而如何面對法國民眾的訴求,將是對法國政府的一項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