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連談4個多小時,達成了哪些共識?出現了怎樣的變化?烏克蘭以及歐洲為何措手不及?美國邀請中方出兵烏克蘭,中方會答應嗎?
2月18日,美俄代表團在沙特首都舉行了會談,雙方談了4個多小時,均表示會談不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聲稱這次會談達成了4點共識。
第一點共識:修復美俄外交關係。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對俄羅斯展開了全面經濟制裁,同時軍援烏克蘭,美俄關係全面惡化,外交幾乎中斷。重新建立外交關係,為解決俄烏衝突以及美俄關係後續開展合作奠定了基礎。
第二點共識:雙方同意任命各自的高級團隊,為結束俄烏衝突找到方案。這意味着,美國是鐵了心要結束俄烏衝突,儘管還沒有達成具體的成果,但是雙方已經就此達成共識,為接下來的談判指明了方向。
第三點共識:衝突結束後,美俄展開地緣政治和經濟合作。雙方已經在討論未來的合作了,這就表明美俄對實現結束俄烏衝突充滿了樂觀積極的情緒,畢竟俄烏衝突的本質,就是美俄之間的大國博弈,如果美俄能夠談妥,那麼烏克蘭、歐洲的想法,就一點不重要了。
第四點共識:保持接觸,推進談判進程。
除了這4點共識之外,魯比奧還表示,歐盟需要在某個階段參與進來,沒有人被「排除在外」。此前一天,魯比奧表示,如果談判取得進展,烏克蘭和歐洲國家都將被邀請參加「真正的和談」。
這個答案,還是令歐洲和烏克蘭措手不及。按照魯比奧的說法以及美國的作風,很有可能就是美先一步談妥了,才會讓歐洲跟烏克蘭加入進來。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講,就是「我是來通知你結果的,不是來跟你商量的」。很明顯,歐洲以及烏克蘭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有意思的是,美國官員近日還向歐洲建議,如果戰後歐洲不願意或者無法派出足夠的軍隊前往烏克蘭充當「維和部隊」,可以邀請其他國家出兵,中國、巴西等非歐洲國家都可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不回答這一假設性問題,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一貫奉行公正立場。
外交部的態度已經相當明了,如果往烏克蘭派兵,那就違反了公正中立的立場,中方不會做出這種事。中方這些年雖然有往外派出維和軍人,但規則是相當嚴格的,要正義、合法、徵求相關各方的同意、有聯合國的授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