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吞併格陵蘭島的計劃,正在變得越來越離譜。當地時間1月7日,特朗普他心愛的海湖莊園發表演講,再次提到了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收復巴拿馬運河,還有吞併格陵蘭島的事情。對加拿大,他倒沒說會怎麼做,但在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的歸屬權問題 上,特朗普公開表示,不排除動用經濟脅迫,或是武力控制。
這個破島,我買定了
一、格陵蘭島的價值
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兩種方式,一個是對丹麥加征高額關稅,用高昂的經濟代價,逼他們交出格陵蘭島,二就是美軍天兵下場,像某些特朗普忠實粉絲說的,美國靠海岸警衛隊就能平推掉丹麥。這兩種方式,無疑都極具侵略性,和西方媒體口中,普京「入侵」烏克蘭沒有任何差別,那為什麼特朗普還要這麼做,格陵蘭島對美國,真的有那麼重要的價值嗎?
格陵蘭島,丹麥自治領,總面積約為216萬平方公里,約等於四分之一個澳大利亞。它名義上是丹麥領土,但其實離北美洲更近,緊挨着加拿大。美國對格陵蘭島的野心,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但那會兒只是一個想法,沒有正式開價,反而被丹麥政府一頓忽悠,承認了丹麥對格陵蘭島的主權。
格陵蘭島的身價在漲
美國第二次求購,是在1946年。當時二戰剛結束,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以價值1億美元的黃金買下格陵蘭島。杜魯門認為,格陵蘭島的地理位置太重要,這裡不僅能作為美軍進入歐洲的中轉站,還能盯着蘇聯核潛艇,不讓它們進入大西洋,丹麥政府回去商量一個多月後,還是沒同意,作為妥協,他們同意了美軍在格陵蘭島上擁有軍事權,自己只保留主權。
二、穩賺不賠的買賣
杜魯門達到了他的目的,要不要買下整座島,實際上也沒那麼重要了。加上二戰後有了聯合國和《國際法》,美國也不方便再明目張胆地對他國領土聲索主權。過去幾十年,美國政府偶爾也有相關討論,但總得來說,還是沒對格陵蘭島表達過多少慾望,到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情況不同了。
2019年,特朗普公開發文,說要買下格陵蘭島,被丹麥政府斷然拒絕,接着特朗普取消了對丹麥的訪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當時有美媒調侃特朗普,說他是房地產商出身,買地有癮。但很快大家發現,特朗普的想法,除了滿足個人私慾外,還真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考慮。
特朗普專機抵達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除了地緣位置重要,還有很多未開發的關鍵礦產,都是真正的戰略資源。比如被中國卡脖子的稀土礦,格陵蘭島的儲量就有3850萬噸,佔全球稀土儲量的四分之一。加上近些年,中俄在聯手開發北極航道,拿下格陵蘭島,意味着美國能在「新航路時代」中佔據一席之地,不管怎麼看,拿下格陵蘭島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三、特朗普的大棋局
可問題在於,《聯合國憲章》里寫明了,維護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際社會的核心原則。即使在少數可以進行領土轉讓的情況下,過程也必須符合雙方自願的原則。換句話說就是,只要丹麥不同意,美國就算拿出再多的錢,也沒法強買強賣。於是,特朗普才想出了這個辦法,我逼他們同意,也算雙方自願,再不然,我煽動格陵蘭島公投獨立,也能併入美國。
現在,特朗普已經派他兒子去格陵蘭島視察過了,還說自己將在上任後,前往格陵蘭島訪問。這種行為,等同於把格陵蘭島視為美國領土,根本沒把同為北約成員國的丹麥放在眼裡,不過想想也對,特朗普本來就不想呆在北約,被盟國「薅羊毛」,現在從北約小弟身上「割點肉」,就當彌補帶頭大哥的損失了。
小特朗普親赴格陵蘭島視察
這件事能不能辦成,還要等特朗普宣誓就職後,怎麼跟丹麥博弈。有意思的是,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還說她不相信「最重要和最親密的盟友」會動用經濟或軍事手段。這位女首相,一度是北約秘書長的熱門人選,天天對中俄喊打喊殺,這次也硬扯上了中俄,說美國對格陵蘭島有興趣,總比中俄有興趣好。行吧,那就祝丹麥好運,希望他們被美國收拾的時候,不要跑到聯合國哭爹喊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