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壇一夜變天,尹錫悅試圖通過戒嚴令打擊政治對手,卻讓整個韓國政壇站在他的對立面,下台幾乎是既定事實,兩大核心部門也選擇集體辭職。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後,李在明終於大獲全勝,有望成為韓國總統,這對亞太局勢有怎樣的影響?
韓國總統尹錫悅下達的「戒嚴令」,僅過了6小時就被解除。然而,尹錫悅的這項做法,使得韓國執政黨人民力量黨與他切割,要求其立即退出該黨。同時,韓國總統府、國防部集體辭職。這個結果,基本宣告着尹錫悅大勢已去,如果他不選擇主動辭職,也會因為「彈劾」決議而下台。原本韓國的政壇博弈沒有這麼嚴重,但尹錫悅的一份「戒嚴令」,直接將局勢升級為「憲政危機」,使得他與韓國「進步派」再無迴旋餘地,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從這次的韓國政壇風波看,事態走到了這一步,根本原因是尹錫悅上台兩年,基本丟掉了自己的基本盤。上一次韓國大選時,雖然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支持率依然有45%,但他所在的共同民主黨的經濟政策並不讓人滿意,還出現了高層捲入司法訴訟的情況。因此,不少韓國民眾把希望放在尹錫悅身上,希望他這個「政治素人」能提振經濟,並給韓國政壇帶來新氣象。結果尹錫悅執政兩年,韓國經濟情況變得更差,還把政壇搞得烏煙瘴氣,其處境已經很不樂觀了。
此外,尹錫悅在國民力量黨內部,也不是「受歡迎」的人物。因為在上台後,尹錫悅「剛愎自用」的性格就凸顯出來,在一系列政策制定以及人事任命上,與國民力量黨高層發生激烈矛盾,最終造成時任黨首李俊錫出走。然而,尹錫悅依然我行我素,其行為沒有任何收斂,因此現任國民力量黨黨首韓東勛也站在他對立面。
而且從這場「戒嚴事件」看,尹錫悅顯然沒有做事前準備,直接就下達了「戒嚴令」,他的「親信」有很多人是檢察體系空降而來的,並沒有掌控什麼力量。在任何客觀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尹錫悅可以說是「腦袋一熱」就幹了。甚至韓國總統府的很多人員,還是看電視才知道「戒嚴令」。而在韓國國會通過解除「戒嚴令」的決議後,尹錫悅沒有什麼「抵抗」直接接受了這個結果。如果用一句話來評價尹錫悅,就是「見小利而忘義,一遇挫折就鬆散」。
可以說,現在的尹錫悅已經失去了韓國任何一方的支持,他的下台幾乎無法避免。而對尹錫悅的最大政治對手李在明來說,他終於「苦盡甘來」,大獲全勝。在上一屆韓國大選中,李在明得票率為47.83%,僅以微弱劣勢輸給尹錫悅。此後,尹錫悅的一系列政策,使得韓國安全形勢惡化,經濟基礎被動搖。對此,李在明直言自己內心有愧,如果能贏得韓國大選,這一切原本就不會發生。現在尹錫悅面臨下台,李在明很可能成為韓國總統,他將親手彌補之前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