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糾結

2024年06月27日10:13:07 國際 1354

雖然內塔尼亞胡說和哈馬斯的戰鬥快結束了,但這可不代表他們會立馬收手

你知道以色列人嘛,他們信奉「我是天選之子」,「誰惹我我就打誰」的原則,只要有人"威脅"他們,那就得狠狠反擊。所以,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這兩個「對頭」,自然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

以色列的糾結 - 天天要聞

但是呢,以色列想要對付黎巴嫩真主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黎巴嫩真主黨這幫人,可比哈馬斯更難對付。以色列雖然厲害,但打他們也得付出不小的代價。而且,現加沙那邊還沒徹底搞定,哈馬斯還在活躍着,伺機而動;如果以色列再跑去北邊和黎巴嫩真主黨開戰,那搞不好就會兩頭受氣,兩頭挨打。

以色列的糾結 - 天天要聞

再說說國際社會這邊,大家對以色列的行動也是各有各的看法。有的國家覺得以色列做得不對,對以色列進行譴責,認為其違反了國際法人道主義原則;但也有的國家覺得以色列是在保護自己,沒錯。這種分歧讓以色列在行動時也得掂量掂量,免得惹出更大的麻煩。

以色列的糾結 - 天天要聞

還有啊,中東這邊一直亂糟糟的,宗教、民族、領土問題一大堆,大家都吵個不停。以色列作為這裡的「外來大戶」,本就不受待見,他們的軍事行動不僅會影響到鄰居,還會讓整個中東都跟着動蕩。

以色列的糾結 - 天天要聞

所以說以色列現在也挺糾結的。他們想收拾黎巴嫩真主黨,但又怕惹出更大的麻煩,對中東地區的穩定產生負面影響;想停手吧,又怕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趁機"發難",「養虎為患」,有可能內塔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終結。

這種兩難的情況,確實已經夠內塔喝幾壺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西鄉街道流塘社區黨委組織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天天要聞

西鄉街道流塘社區黨委組織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繼承並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近日,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流塘社區黨委組織黨員參觀深圳市甘坑古鎮、蓮花山公園及「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
江西一設區市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鄱陽縣副縣長蔡金英擬任縣(市、區)委常委 - 天天要聞

江西一設區市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鄱陽縣副縣長蔡金英擬任縣(市、區)委常委

6月29日,據「上饒先鋒」消息,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經市委研究同意,現將以下擬任人選的有關情況予以公示。蔡金英,女,漢族,1979年8月生,中共黨員,省委黨校研究生,現任鄱陽縣政府副縣長,擬任縣(市、區)委常委;蔣小暉,男,漢族,1981年6月生,中共黨員,省委黨校研究生,現任上饒高...
81歲拜登發誓要繼續戰鬥,無視下台呼聲 - 天天要聞

81歲拜登發誓要繼續戰鬥,無視下台呼聲

美國總統拜登在一次激昂的演講中,針對外界對他年齡的質疑做出了有力回應,他堅定地告訴支持者,自己將在11月的大選中贏得連任。此前,他在辯論中的不佳表現一度引發了外界對他參選前景的擔憂。 「我....
用鏡頭展現生態情懷!共產黨員葛玉修奉獻青藏高原50年 - 天天要聞

用鏡頭展現生態情懷!共產黨員葛玉修奉獻青藏高原50年

軍旅轉業退休幹部葛玉修,牢記黨的宗旨,數十年如一日痴情青藏高原生態環保事業,用生命和執着的追求,譜寫高原生態之歌。  青藏高原的一抹「軍綠紅」6月28日,在青海金融監管局機關「七一」黨日主題活動現場,黨委書記、局長景晉生將一枚「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佩戴在葛玉修的胸前。沉甸甸的紀念章凝聚着一名共產黨員的...
深中通道明日正式通車,歷時7年打造,創10項世界之最 - 天天要聞

深中通道明日正式通車,歷時7年打造,創10項世界之最

60秒沉浸式看深中通道經過7年籌備、7年建設的深中通道將於6月30日下午3點正式通車試運營。深中通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橫跨珠江口的伶仃洋水域,是國家高速公路——深圳至岑溪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深中通道開通運營後,深圳到中山車程將由2小時縮短至30分鐘左右,廣州、深圳、中山三地實現快速聯通。6月19日,在廣東...
蘭溪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 天天要聞

蘭溪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6月29日,蘭溪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2024年第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省委、金華市委部署要求,始終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位置,進一步揚優勢、補短板,抓重點、促提升,持續做優「學在蘭溪」品牌,凝心聚力推動蘭溪教育高質量發展。蘭溪市委書記戴翀講話,市領導...
以色列被孤立,100人反擊,控訴聯合國與哈馬斯有染 - 天天要聞

以色列被孤立,100人反擊,控訴聯合國與哈馬斯有染

這些以色列公民正在通過法律途徑挑戰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署,指控其資金可能被哈馬斯利用來購買武器和建造隧道。他們認為這些救濟機構的資金流向缺乏透明度,容易被濫用,儘管這些機構受到各國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