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一座城,比德批一棟房屋還快,朔爾茨羨慕了:向中國學習

2024年03月22日18:55:04 國際 1962

「中國速度」一次次驚艷世界。從高鐵、高速磁浮、北斗導航、5G網絡,再到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量子計算機等等。短短几十年的時間,中國實現了一次又一次飛躍。這可把西方國家羨慕壞了,德國總理朔爾茨忍不住當眾誇獎起來。

中國速度太快了,朔爾茨當眾誇讚

觀察者網報道,近日,朔爾茨出席了貝塔斯曼基金會組織的一場討論會,在會議現場,朔爾茨回憶起了自己參觀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的的經歷。他講述道:「那裡的工作人員為我詳細地介紹了建造的過程,如果讓我們來乾的話,3年時間恐怕連規劃也無法完成。」

中國造一座城,比德批一棟房屋還快,朔爾茨羨慕了:向中國學習 - 天天要聞

德國總理朔爾茨

隨後,朔爾茨話鋒一轉,並稱,你們再看看中國城市建設的速度,甚至比德國審批一棟房屋還快,所以德國必須實現「令人難以置信的加速」,不是說說而已,這可能會讓德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朔爾茨這番鼓舞人心的的說辭,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據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德國傳統的中產階級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實際上,德國民眾的反應並不意外。前幾日,德國政府兩名前經濟顧問伊莎貝拉·韋伯和湯姆·克雷布斯撰寫來了一份報告,報告顯示,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危機正導致德國經歷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滑坡。更為令人憂慮的是,這場危機有可能將德國推入一個長期的經濟停滯期——「失去的十年」。

中國造一座城,比德批一棟房屋還快,朔爾茨羨慕了:向中國學習 - 天天要聞

德國民眾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漢堡一家研究所還對員工進行調查,結果顯示:5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精力沒有三年前旺盛,而約42%的人將國家的經濟形勢視作造成精神疲勞的主要原因,39%的人則將通脹和個人財務危機視作重要壓力來源。這些數據背後反映出的,是民眾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對當前經濟政策有效性的擔憂和懷疑。

問題一個接一個,德媒開始反思

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媒也開始反思。德媒聲稱,長期以來,德國在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改造或擴建項目上進展緩慢,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是柏林新機場、斯圖加特火車站、還是漢堡易北河疏浚工程。

中國造一座城,比德批一棟房屋還快,朔爾茨羨慕了:向中國學習 - 天天要聞

柏林機場

相較之下,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展現出的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僅用了不到五年時間就成功通航,而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迅速交付使用,更是展現了中國在緊急情況下快速響應和高效執行的能力。這種被稱作「中國速度」的建設效率,引起了德國網友的廣泛讚譽。

有分析認為,德國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上的緩慢原因非常多,審批程序的漫長、民眾抗議的頻繁、國內各方的持續爭議、以及能源轉型的困難等問題,均是導致德國基礎設施建設步履維艱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德國在經濟領域上的表現也不是非常令人滿意。德國聯邦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德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了0.3%,調整後的經濟表現也呈現出0.1%的總體下降。更令人擔憂的是,德國GDP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正式進入所謂的「技術性衰退」,這不僅使德國失去了曾經歐洲「火車頭」的光環,還成為了歐元區的「害群之馬」。

中國造一座城,比德批一棟房屋還快,朔爾茨羨慕了:向中國學習 - 天天要聞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不難看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2023年的德國無疑是表現最差者之一,甚至包括曾經引以為傲的工業領域也乏善可陳。由此可見,德國政府頻繁提及中國的發展速度和進步,是希望從中能夠學習到更多經驗,從而激勵自身尋找出路。

汪文斌發聲:雙方是夥伴而不是對手

只要想改變,那一切就都來得及。近日,一家德國媒體透露,朔爾茨將於4月率商業代表團訪華,這是德國政府去年7月發佈首份「中國戰略」後,朔爾茨首度訪問中國。這一背景下的訪問,對於兩國未來經濟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確實如此,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的全球最大貿易夥伴,直至2023年11月,雙邊貿易額高達1895.5億美元。此前,德意志聯邦銀行的專家們也曾表示,過去幾年裡,許多德國工業企業通過在華生產獲得了顯著的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而對華出口則成為這些企業重要的盈利來源之一。

不難看出,中國不僅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同時德國也是中國在歐盟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中國造一座城,比德批一棟房屋還快,朔爾茨羨慕了:向中國學習 - 天天要聞

德國聯邦議院的左翼黨成員塞維姆·達格德倫

德國聯邦議院的左翼黨成員塞維姆·達格德倫

實際上,德國聯邦議院的左翼黨成員塞維姆·達格德倫此前訪問中國時就曾表示,如果德國選擇與中國「脫鉤」或減少依賴,不僅可能會引發重大的社會動蕩外,還可能面臨自身的孤立和工業衰退的風險。而且在她看來,針對中國的所謂「脫鉤」以及「降低風險」的策略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經濟的發展都是極其不智的。所以德國政府應當避免參與美國當前推動的對華對立政策。

正如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說,中德共識遠多於分歧,合作遠大於競爭,雙方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試圖孤立自己或者「脫鉤」的做法,無疑都是逆流而動,承擔後果的只有自己。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向唐寧街10號進軍!斯塔默:下一個布萊爾? - 天天要聞

向唐寧街10號進軍!斯塔默:下一個布萊爾?

2019年11月5日,基爾·斯塔默(右一)在英國哈洛參加工黨活動。相比剛剛結束歐洲議會選舉驚魂未定的法德等國,早已「脫歐」的英國更早嗅到了變化的味道。英國媒體認為,連續執政14年、歷經5任首相的保守黨很可能會在下月4日的議會選舉過後被工黨取代。而基爾·斯塔默就是那個帶領工黨自去年初以來在民調中,保持領先保守黨...
黃強在達州調研時強調 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黃強在達州調研時強調 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黃強在達州調研時強調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6月11日至6月12日,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在達州市調研,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要求,以嚴細實的作風持續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決守牢安全底線生態紅線,努力在全省發展大局中展現更大擔當...
「賴清德這四年不用幹了」丨灣區望海峽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這四年不用幹了」丨灣區望海峽

這是《灣區望海峽》的第170期 賴清德當局對三讀通過的立法機構改革法案提出「覆議(即行政機構要求立法機構再行審議,重新投票)」,並舉全黨之力對藍白陣營發起輿論攻勢,而國民黨這回也沒有束手束....
澳大利亞總理髮表署名文章:與中國有效合作將使區域內所有人受益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總理髮表署名文章:與中國有效合作將使區域內所有人受益

在國務院總理李強訪澳前夕,當地時間6月12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發表題為《與中國有效合作將使區域內所有人受益》的署名文章。他表示,李強總理此訪是2017年以來中國總理首次訪問澳大利亞,標誌着澳政府重建澳中對話和穩定兩國關係的努力又向前邁出了一步。文章稱,澳大利亞歡迎...
美國CPI攜手FOMC重磅來襲 市場準備迎接「驚魂一夜」! - 天天要聞

美國CPI攜手FOMC重磅來襲 市場準備迎接「驚魂一夜」!

「最刺激的周三」來了,今晚美國CPI攜手美聯儲決議重磅,全球投資者嚴陣以待。以下是主要看點:關注核心CPI環比,若核心CPI環比和關鍵的OER租金弱於預期,市場可能開始為7月降息定價。核心CPI環比也將是主宰美股當天漲跌的關鍵變量,核心通脹率環比增速高於0.3%才會給市場帶來壓力,介於0.25% - 0.30%可能性25%,標普500指...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天帥,擬任新職 - 天天要聞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天帥,擬任新職

近日,黑龍江省委組織部發佈幹部任前公示。馬天帥,現任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委副書記、區長、一級調研員,擬任縣(市、區)黨委書記。馬天帥 資料圖片公開資料顯示,馬天帥,男,漢族,1974年5月生,籍貫黑龍江雙鴨山,在職研究生,中共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