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知名統派王建煊稱,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可能,剩下只有使用武力

2024年03月15日19:25:21 國際 1544

近日,台前「監察院長」、島內知名統派王建煊發文表示,未來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可能,剩下僅有一種方式,即大陸使用武力手段實現統一。

他得出這一結論的關鍵點在於,民進黨通過幾次執政,已經推動台灣朝着「事實獨立」的方向不斷發展,儘管現在迫於大陸的軍事壓力下,民進黨當局一直不敢宣布「獨立」,維持一種「不統不獨」的現狀。

即便是民進黨當局認為「不統不獨」是保持台海不會出現兵凶戰危的關鍵所在,但對我們而言,「不統不獨」本身就是「事實獨立」的一種具體體現。

島內知名統派王建煊稱,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可能,剩下只有使用武力 - 天天要聞

王建煊

再加上民進黨當局如今再度在地區選舉中獲勝,島內不少人依舊支持「台獨」政策,這意味着和平統一正在朝着越來越不可能的方向發展。

因此王建煊就認為,大陸在反對「台獨」的同時,不斷強調不放棄「武力手段解決問題」,就是明確地警告包括美日在內的域外勢力,武力解決問題已經勢在必行。在過去島內存在一種觀點,認為大陸並不擁有武力統一的能力,但隨着兩岸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差距越來越大,這種觀點已經逐漸消失。並且在島內「綠化」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武力手段可能會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唯一選擇。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島內現在3個政黨國民黨、民進黨和民眾黨在兩岸問題上的政治論述上雖各有差異,但沒有任何一個主流政黨提出要和平統一。事實上這三個黨派在兩岸問題上的立場已經開始同流,不管他們關於兩岸問題的政治論述如何變化,總結下來其實就只有6個字:「不統不獨不武」。

島內知名統派王建煊稱,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可能,剩下只有使用武力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這種政治論述具有很強的延續性,或者說這本身就是島內主流民意所催生出來的政治論述。

在過去,島內主流觀點在對待兩岸統一的問題上是存在投機主義的。曾有民調數據顯示,如果大陸承諾在台灣問題上不使用武力,島內民意將以壓倒性優勢支持「獨立」。但如果大陸使用武力,而美國又不敢介入的情況下,島內民意又會以壓倒性優勢不支持「台獨」,如果大陸和美國同時介入台灣問題,雙方的支持者就變成了一半對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民調都顯示出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即便是在大陸進行武力統一的情況下,島內民意也僅僅是不支持台灣「獨立」,而不是希望推動和平統一。這說明島內已經形成一種共識,只要台灣不宣布「獨立」,大陸就不會進行動武,最終演變下來,就成了「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

島內知名統派王建煊稱,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可能,剩下只有使用武力 - 天天要聞

這一社會背景給了民進黨巨大的可操作空間。因為只要名義上不宣布「獨立」,島內民眾就認為大陸不會動武。所以民進黨也藉此作為政治操縱的手段,在不宣布「獨立」的大框架下,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隨意修改課綱培養年輕一代的中國認同感,甚至是提出所謂的「兩岸互不隸屬」的論調。這種論調背後的含義,就是推動台灣的「事實獨立」。

換句話來說,現在的島內已經缺少了支持和平統一的共識,之所以民進黨當局還有所顧慮不敢宣布「獨立」,只是因為解放軍強大的實力威懾,且擔憂島內民眾在武力震懾下倒戈。

從這個角度來講,也印證了王建煊的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可能的論調

島內知名統派王建煊稱,兩岸和平統一已無可能,剩下只有使用武力 - 天天要聞

目前,我們在做動武的準備之外,同時仍在堅持和平統一,並為此持續努力。比如島內當前的共識是只要台灣「不統不獨」,大陸就不會動武。那麼我們就可以重新培養一種島內新共識,「不統不獨」就是「台獨」,就是在將兩岸推向兵凶戰危。讓島內相信,兩岸必須統一,統一的方式就只有2種,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如果繼續維持「不統不獨」,就意味着未來必然是武力統一,只有和平統一,兩岸才不會兵凶戰危。當在島內重新塑造出這樣一種共識,和平統一就有了繼續推進的可能性。

但這種可能性有2個前提條件,一是確保讓島內政治勢力相信,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優勢,是可以壓倒性優勢拿下台灣,另一個是要確保讓島內民眾相信,只要大陸決定動武,美國不可能也沒能力介入。只有做到這2點,島內才會重新反思究竟要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

總而言之,以現在島內共識來看,通過和平談判、一國兩制的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已經缺乏基礎,「打獨促統」、「以武促統」反而更具可能性,而武力手段既是統一的最強後盾,同時也是最後的選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 天天要聞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當地時間9日下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韓國特檢組提起的前總統尹錫悅拘留令進行必要性審查,尹錫悅當天下午乘車抵達法院。當地時間7月9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本月6日,正在調查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相關案件的韓國特檢組以妨礙公務、偽造公文等嫌疑要求法院拘留前總統尹錫悅。這是今年3月8日尹錫悅首次拘留被取消、尹錫...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 天天要聞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文/觀察者網 王一】距離孟加拉國爆發全國性抗議活動,前總理謝赫·哈西娜及其政府下台已經過去了近一年。法新社7月8日注意到,由於對印度接收流亡的哈西娜深感不滿,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正陷入「從未有過的劇烈緊繃」,而此時來自中國的示好,促使孟加拉國外交發生重大轉向。法新社稱,去年8月,哈西娜在抗議人士佔領總...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 天天要聞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泰國政斗正在變得更加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三個總理,洪森果然老謀深算,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把泰國攪得天翻地覆。 7月1號,泰國女總理佩通坦被憲法法院停職。次日,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素里亞出任....
特朗普關稅極限施壓下,各國能否保持定力?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極限施壓下,各國能否保持定力?

美方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接下來的關稅談判有哪些看點?專家解讀。綜合新華社和央視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美國的單邊主義做法引發世界多國反對。專家認為,此舉既暴露特朗普政府當下的談判困境,也延續其極限施壓的博弈邏輯。在未來20...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幕在即,回望十屆盛況,共話全球現代化新篇章 - 天天要聞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幕在即,回望十屆盛況,共話全球現代化新篇章

極目新聞記者 高東起 韓婷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於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舉辦,主題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係與全球現代化」。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於2010年9月舉辦,回望過往十屆論壇,從思想交鋒到共識凝聚,從文明對話到實踐探索,尼山已成為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在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