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美國嫌關稅壁壘「不夠用」?

2024年02月11日00:05:25 國際 1956

劉和平: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美國嫌關稅壁壘「不夠用」? - 天天要聞

直新聞:劉先生,對於拜登政府再次將打壓的矛頭對準了中國的電動車一事,您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早在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就對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加征了27.5%的關稅,這是中國產電動車始終打不開美國市場的主要原因。同時,美國與歐盟、日本等盟國之間,也因為電動車的補貼與關稅問題而糾紛不斷。但是,從《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傳出的消息來看,拜登政府這次對中國電動車出手的理由和準備採取的動作,顯然跟以前不同。

此前在電動車出口的貿易糾紛上,無論是中美之間還是美歐之間,矛盾的焦點都集中在各自政府對電動車行業的財政補貼上,因此美方採取的措施,也就是大幅提高關稅,或是向世貿組織提出相關訴訟。但是,這一次美方準備對中國產電動車再度出手制裁的理由,已經由過去的所謂反補貼,上升到了所謂的國家安全層面,也就是指控中國產的智能電動車可能會大量收集美國的國家安全數據,並對美國構成所謂的國安風險。因此,美方採取的制裁措施將會是「關稅以外的手段」。不僅如此,美方還準備將制裁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化,凡是原產於中國的電動汽車和零部件,無論它們是通過墨西哥還是其他第三方國家進入美國市場,都會成為被制裁的對象。

在我看來,拜登政府準備以國安為理由,並且準備揮舞國安大棒來制裁中國的電動車,恰恰說明此前特朗普對中國電動車揮舞的關稅大棒,並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沒有能夠真正壓制住中國電動車的競爭力。這也就意味着,所謂的國家安全正在成為拜登政府用來對付中國產品的一個「口袋罪」,在競爭不過中國的時候,就可以把「中國製造」往這個口袋裏面裝。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美兩國近期在經貿領域的各層級對話日漸頻密,因此不排除,拜登政府揚言要對中國電動車下手,是在為接下來的中美經貿談判出口叫價。

劉和平: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美國嫌關稅壁壘「不夠用」? - 天天要聞

直新聞:那您認為,拜登政府揚言要全面制裁中國產電動車,這背後有沒有超越中美電動車產業博弈之外的誘因?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是有的。2023年上半年全球前十大電動車品牌中,有六家來自中國,而且中國的比亞迪已經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不僅如此,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有可能高達54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佔比40%,達220萬輛。這些都意味着,電動車不僅成為了中國在汽車製造領域內進行彎道超車的先鋒,而且成為了中國拉動出口以及帶動整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在這種情況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拜登政府準備出重手打壓中國的電動車行業,實際上就是在壓制中國的競爭力與綜合國力。因此,這背後涉及到了中美競爭力與綜合國力博弈的因素。

其次,拜登政府這樣做,不排除是為了跟歐盟暗通款曲相互配合,以共同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此前在拜登政府提出要跟中國經濟「脫鉤」或是「半脫鉤」的時候,歐盟曾經提出了對華經貿交往要搞所謂的「去風險化」作為呼應。因此在2023年10月,歐盟委員會對以比亞迪、上汽集團和吉利汽車為首的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之後,美方立馬放風要進一步全面制裁中國的電動車,不排除是為了對歐盟早前提出的「去風險化」說法的投桃報李,即美方的這一動作是為了向歐盟表示「我們是站在同一陣線的」。

此外,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與民主黨的黨爭、以及拜登與特朗普個人的權力之爭,也是促使拜登政府準備對中國電動車產業下重手的另外一個重要誘因。因為為了以嘩眾取寵的方式爭取選票,特朗普已經揚言,他再次當選後,會將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全面提高到60%。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害怕流失選票,拜登與民主黨也就只能加碼直追,對中國的電動車行業下重手了。

劉和平: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美國嫌關稅壁壘「不夠用」? - 天天要聞

直新聞:那面對拜登政府可能對中國電動車出重手制裁,中方又應該如何來反制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首先我們要做好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因為在中美經濟與科技競爭甚至是惡性競爭,以及民主與共和兩黨惡性黨爭,還有拜登與特朗普個人的惡性權力之爭的大背景下,該來的終歸會來。尤其是我們要做好應對特朗普有可能再度上台,導致中美經貿以及全球貿易秩序即將重新大洗牌與大動蕩的心理準備。

當然,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我們也要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尤其是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保持戰略定力。要知道,中國的電動車產業超過日本,超越歐盟,甚至全面超過美國,這將會是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中國擁有完整的汽車產業及供應鏈體系的優勢,以及在電池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這必定會轉化為以價格為核心的競爭力優勢。即使歐美對本國電動車產業提供補貼,以及提供市場保護,最終都撼動不了這種優勢。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編輯丨賴晨璐,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排版丨梁嘉慧,深圳衛視直新聞編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莫斯科州設施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烏方稱俄襲擊致基輔鐵路受損 !俄軍稱已控制哈爾科夫地區兩鎮 - 天天要聞

最新!莫斯科州設施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烏方稱俄襲擊致基輔鐵路受損 !俄軍稱已控制哈爾科夫地區兩鎮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俄羅斯莫斯科州當局當地時間7月4日早上通報,烏克蘭利用無人機襲擊該州設施,一處居民小區傳出四次爆炸聲,有1名男子受傷,1座變電站受損。烏方對此暫無回應。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央視新聞,烏克蘭國家鐵路公司當地時間7月4日早上通報,俄羅斯武裝力量對基輔的襲擊導致鐵路基礎設施受損,引發部...
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 - 天天要聞

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7月4日,2025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式及電影科技成果展覽啟動活動在重慶市永川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鬍衡華出席開幕式。重慶市副市長但彥錚在
被批「劫貧濟富」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備受爭議 - 天天要聞

被批「劫貧濟富」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備受爭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謂「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因造成聯邦援助削減、長期債務增加和為富人及大企業減稅等而備受爭議。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最近,美國的一檔節目播放了一段對特朗普的專訪,在這次採訪中,特朗普就中美關稅問題吐露了肺腑之言——「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這樣的話在如今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國際舞台上聽來,實屬難得。 (特朗....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加拿大這次讓所有國民都失望了,為了和美國推進貿易協議,加拿大最後一刻向特朗普低頭。 而馬上要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四大經濟體,也只能眼睜睜看着,畢竟下一個低頭的,說不定就是自己了。 ....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 天天要聞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開徵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夥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同時威脅美貿易夥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7月1日,特朗普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
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 天天要聞

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大象新聞記者 張松濤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華誕之際,為熱烈慶祝黨的生日,進一步強化黨員意識,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全院幹警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7月1日,濮陽縣檢察院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 - 天天要聞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

省委書記、省長與中國五礦領導座談背後的鹽湖產業發展新動向圖為鹽湖產業基地一角。在青海省與中國五礦攜手打造的鹽湖產業「航母」——中國鹽湖「啟航」五個月以後,鹽湖產業再添兩大重要科技引擎。6月27日,青海省與中國五礦在西寧舉行系列揭牌簽約活動。省委書記吳曉軍、省長羅東川與中國五礦董事長陳得信、總經理朱可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