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海建(青年記者)
新的征程,新的進發。1月24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在長沙開幕。省長毛偉明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要着力推進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十大產業項目,大力推進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持續辦好十大重點民生實事。2024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給全省人民遞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送上了一份溫暖的民生大禮。
在「2024湖南兩會時間」,讀懂三湘四水時代之夢。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也是湖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不斷取得豐碩成果,大家從乾貨滿滿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感受到了收穫的喜悅和奮進的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里,一個個滾燙的熱詞、一則則暖心的金句,飽含民生情懷、彰顯民生底色。「鄉村美、鄉親富、鄉味醇,是我們的共同心愿,要以新的思維、新的舉措,奮力推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堅持儘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要清楚三湘人民的呼聲在哪裡,真實的想法是什麼,把人民群眾『想的事』變成政府『乾的事』,把政府『在乾的事』變成人民群眾『支持的事』」……這讓人想起習近平主席在2024新年賀詞中說的,「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湖南人民的好日子,就在新征程之上,就在新藍圖之間。
民生實事有溫度,發展答卷有厚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年將持續辦好「十大重點民生實事」。這句鏗鏘有聲的承諾,是一以貫之的態度。今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公開承諾為民辦實事、並將實事項目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第20年,要科學謀劃好今年的十大重點民生實事,確保更可感、更可及、更有力。

湖南省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
實事之「實」,契合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實際,順應湖南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期許:100所縣域普通高中「徐特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湘易辦」項目上線服務事項17000項;新增城鎮就業74.35萬人;婦女「兩癌」免費檢查100萬人,康復救助殘疾兒童2萬名,完成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3萬戶;2000個列入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的城鎮老舊小區全部完成改造;提質改造農村公路3500公里,建設農村公路安防設施26000公里,精細化提升普通國省幹線1000公里……
樁樁件件、絲絲縷縷,皆是群眾的柴米油鹽,都是民生的萬家燈火。這是看得見的幸福感、這是摸得着的獲得感,這些馳而不息、系統推進的民生工程,密織起湖湘大地溫暖厚實的民生網絡。
為何這麼干?答案在每張「湖南笑臉」上。一則,民生暖了、人心齊了,才能鞏固創新活力迸發、發展動能澎湃的大好局面,才能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以高質量發展實效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二則,日子向好、生活向上,這是「穩、進、高、新」發展的目的,也是推動現代化新湖南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回望過去,千萬湖湘兒女共同書寫了激動人心的發展篇章;面向燦然未來,我們正同心協力奔走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康庄大道上。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洋溢着「人間煙火氣」的事實辦到群眾的心坎上、辦在人民的口碑中。
不待驚雷自奮蹄,不負東風十萬里。湖南的發展,說到底,是讓湖南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辦好民生實事,讓湖南人民過上更好日子,這是「一定要看到」的信念,更是一定能達成的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