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國啟動中東撤離計劃,一場大混亂恐難以避免 | 京釀館

2023年10月26日15:01:04 國際 1233
若美國啟動中東撤離計劃,一場大混亂恐難以避免 | 京釀館 - 天天要聞

10月25日,加沙城,人們在建築廢墟中搜尋傷者。圖/新華社

據參考消息10月25日轉載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如果加沙地區的戰爭升級,美國準備實施大規模中東撤離計劃。

報道說,四名了解美國政府應急計劃的官員說,拜登政府正在為這樣一種可能性做準備,即如果加沙的流血衝突無法得到控制,數十萬美國公民可能需要從中東撤離。

這些匿名官員稱,「不為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作計劃是不負責任的」,他們表示生活在以色列黎巴嫩的美國人尤其令人擔心。

美國國務院估計,以色列約有60萬美國公民,另外黎巴嫩約有8.6萬美國公民。這與此前的估計誤差很大。

巴以戰事爆發之初,美國官員曾估計,在以色列有16萬至17萬美國人,其中在加沙的美國公民人數為500到600名。或許新數據可能包括了大量具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的人。要知道,以色列900萬人口中有40多萬人擁有雙重國籍,且多數是美國籍。

美國政府官員通常不會在行動部署就緒前,公開討論大規模撤離這類應急計劃,以免引發當地美國人恐慌。這一次怎麼會提前曝光出來?

戰火已蔓延到巴以之外多條戰線

對於美國來說,目前最擔心的是巴以戰火已不僅局限在令人窒息的加沙地帶了。

以敘之間,在10月22日以軍轟炸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阿勒坡的兩座主要機場後,10月25日凌晨,以軍又從戈蘭高地對敘利亞境內發動了空襲,摧毀了敘利亞的一座武器庫,並造成多名敘利亞軍人死傷。

以黎之間,目前雙方的交火已達到了2006年以來的最高峰。黎巴嫩真主黨不時用火箭武器和炮彈攻擊黎巴嫩南部邊境東部和中部地區的以色列軍隊據點,而以軍則通過轟炸真主黨武裝據點進行報復。

由於戰事升級,以色列已撤離了以黎邊境的42個定居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不得不抽身視察了以黎邊境附近的以色列軍隊。他警告稱:「如果真主黨決定參戰,將予以強烈打擊和毀滅。」

中東美軍也被卷了進來。美國國防部10月24日稱,過去一周,美國及其盟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部隊至少遭到13次無人機和火箭彈襲擊,造成24名美國軍人受傷。

也門胡塞武裝和伊拉克真主黨旅均表示,如果美軍介入巴以衝突,將繼續襲擊美軍基地。美國政府官員認為,駐紮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3400名美軍「過於脆弱」,應付不了未來可能遭遇的襲擊。

對美國政府來說,最糟糕的情況還不是現在,而是阿拉伯世界的憤怒與日俱增。這可能讓在中東的美國人陷入更大風險中。

若美國啟動中東撤離計劃,一場大混亂恐難以避免 | 京釀館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8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巴以衝突持續,美國總統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會談。圖/IC photo

以色列報復行動難抑制

阿拉伯世界的憤怒情緒美國難以抑制,但如果美國能抑制住以色列的憤怒情緒,或許美國也用不着制訂大規模疏散計划了。

但眾所周知,拜登政府與以色列的關係,遠沒有特朗普時期美國政府與以色列的關係那麼好。

自去年12月內塔尼亞胡第4次組閣上台以來,拜登政府遲遲不邀請內塔尼亞胡訪美。而傳統上,以色列新政府成立後,總理通常會很快訪美。

拜登曾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他在以色列有「其他聯繫人」,比如赫爾佐格總統。

內塔尼亞胡訪美是在今年7月才實現的。而就在7月,拜登在評價內塔尼亞胡新內閣時還表示說:「這是我見過的以色列最極端的政府之一」。

拜登政府還公開批評過內塔尼亞胡政府有爭議的司法改革法案,稱重大改革必須有廣泛的共識,以色列國會通過司改法案是「不幸的」。

此輪巴以衝突爆發後,拜登表達了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是不得不為之。

美以當下的這種微妙關係,可能已經反映到了以色列對美國主張的「欲拒還迎」上。比如,以色列一邊表示應美國要求暫緩了對加沙地帶的地面進攻,一邊又不斷聲明已做好了地面進攻的準備,勢將毀滅哈馬斯

種種跡象表明,拜登政府未必能夠完全左右以色列的戰爭決策。

若美國啟動中東撤離計劃,一場大混亂恐難以避免 | 京釀館 - 天天要聞

2021年8月22日,人們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國際機場排隊登上美國軍用飛機離開。圖/新華社

疏散計劃恐引發大混亂

如果美國失去了在此輪巴以衝突中的斡旋能力,被迫啟動大規模疏散計劃,會怎麼做?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曾表示,美國政府將為試圖離開以色列的美國公民及其直系親屬提供包機,每天至少4架次,同時會尋找通過陸路或海路撤離其公民的辦法。在東地中海停留的兩支美國航母艦隊或許能幫上忙。

但涉及數十萬人的撤離遠沒有那麼簡單,很可能超出了美國的能力範圍。

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撤離是此前美國最大規模的疏散行動,雖然成功讓至少12萬人撤離了,但過程混亂不堪。

當時美國為撤離設置了10個中轉站,但因為人數過於擁擠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位於卡塔爾首都多哈烏代德空軍基地是中轉站之一,大約1.5萬名阿富汗難民擠在這裡的機庫和帳篷里,結果出現了欺凌、公衛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鑒別疏散人群的潛在危險分子也很困難。美國為阿富汗疏散計劃提供了數百台生物識別篩查機,但由於缺少基本人口信息,許多鑒別無法進行。

美國今年5月從蘇丹撤離時發生的情況同樣糟糕。除撤離大使館人員外,滯留在蘇丹、有美國蘇丹雙重國籍的16000人基本沒有被顧及。美國國務院只提供電話和線上幫助,告知什麼線路安全、有哪些國家的車隊通過,並讓這些人「自行承擔風險」。

過去在中東出現地緣危機時,美國通常都會關閉大使館但不會撤離普通公民。在也門敘利亞危機時都是如此。

這是美國在中東還有足夠的威懾力和情報搜集能力、能夠得到中東國家政府協助時採取的通常辦法。

但如今情況已大為不同。中東地區與美以之間出現了五次中東戰爭以來最大的裂痕。如果美國真的不得不啟動大規模撤離計劃,一場大混亂恐怕難以避免。

撰稿/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遲道華

校對/趙琳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 天天要聞

蘇里南誕生首位女總統,曾用五字定義對華態度

據新華社報道,蘇里南國民議會6日選舉民族民主黨領導人珍妮弗·西蒙斯為該國新一任總統。西蒙斯成為這個南美洲國家歷史上首位女總統。西蒙斯現年71歲,此前擔任蘇里南國民議會議長。當地媒體稱她的當選是該國一次「女性政治的突破」。蘇里南憲法規定,總統任期5年,可以連任。蘇里南總統由一院制議會選舉產生,既是國家元首...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蘑菇殺手」或將面臨終身監禁,謀殺對象竟奇蹟生還

7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最高法院陪審團一致裁定,50歲的埃琳·帕特森三項謀殺罪及一項謀殺未遂罪名成立。而她更廣為澳大利亞人熟知的一個稱號是「蘑菇殺手」。此案發生於2023年7月,艾琳與丈夫關係不睦,以宴請為名,用劇毒死帽菇入菜。她的丈夫缺席宴請,幸免於難。三名死者分別是埃琳丈夫的父親、母親和姨媽。她和丈夫西...
一個叫「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的組織,被聯合國點名 - 天天要聞

一個叫「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的組織,被聯合國點名

兩周前,以色列和伊朗達成脆弱停火,結束衝突。隨後以軍方面宣布以軍焦點「重回」加沙地帶。目前,加沙新一輪停火談判首日會談無果而終。7日,巴勒斯坦知情人士透露,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6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新一輪間接談判首日會談無果而終。據悉,這一結果緣於以方談判團隊「未獲得可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韓國和日本徵收25%的關稅 - 天天要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韓國和日本徵收25%的關稅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佈了致日本首相石破茂、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信件,宣布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所有日本和韓國輸美產品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表示,儘管美國與韓國和日本之間存在巨額貿易逆差,美國仍決定繼續與兩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開幕 - 天天要聞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開幕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7日在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葉卡捷琳堡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屆博覽會以「中俄務實合作穩健前行」為主題,超過1500名俄羅斯政府和企業代表報名參加,185家公司搭建展位,300多家供應商和製造商參展。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 天天要聞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編輯丨餘暉河南《濮陽日報》消息,中國共產黨濮陽市第八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於7月4日舉行。全會審議並通過了濮陽市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婁建廣、王自堂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市委常委會之前作出的給予婁建廣開除黨籍、王自堂同志撤銷黨內職務的
這6省份,即將迎來執法檢查組 - 天天要聞

這6省份,即將迎來執法檢查組

撰文丨餘暉據《新聞聯播》消息,7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循環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組在京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執法檢查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東明、丁仲禮、何維出席。當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循環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此次執法檢查採取赴地方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