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悲是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戰後首次露面!會否再受死亡威脅

2025年07月06日15:52:06 國際 1771


戰時隱蹤,戰後露臉。在經歷以色列與伊朗的12天戰爭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終於姍姍來遲,首次在伊朗公眾面前露面。

據權威媒體報道,就在當地時間7月5日晚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首都德黑蘭參加了一場莊重儀式,這是他自上個月伊朗與以色列爆發為期12天衝突以來的首度公開露面。

哈梅內伊戰後首次露面,使伊朗公眾形成兩種不同的認知。

一種認知認為,正當伊朗與以色列相互較量拼殺時,哈梅內伊卻行蹤不定,杳無音訊,自甘認慫。

等到槍炮聲平息了,又帶着勝利者的微笑,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伊朗公眾視野,情何以堪,難免讓人不屑一顧,甚至遭人唾棄。

而另一種認知則認為,在以伊交戰期間,在美國的壓力和以色列的死亡威脅下,作為伊朗最高領袖,出於個人人生安全考慮,哈梅內伊不得不從公眾視野消失。

然而,在經歷伊朗與以色列的12天血與火的緊張激戰後,哈梅內伊又出現在伊朗公眾視野,在對凝聚伊朗民心,鼓舞伊朗民眾鬥志,提升伊朗上下團結,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儘管上述兩種認知,在許多人的腦海里碰撞交集,可一個始終讓人揮之不去的記憶,仍然殘留在每一個人的腦海里,以至於使許多人痛苦悲傷,沮喪茫然,惴惴不安。

那就是在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造成伊朗包括多名高級指揮官、核科學家在內的大量人員傷亡和損失。

作為回應,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多輪導彈和無人機襲擊,在經過12天的衝突後,伊朗和以色列於6月24日達成停火協議。

此後,伊朗三處關鍵核設施,又遭到美國跨洲軍事行動,被美軍先進轟炸機狂轟濫炸,這更是雪上加霜,讓伊朗民眾刻骨銘心,痛徹心扉。

而在許多人看來,在以伊戰爭後,哈梅內伊首次公開露面,出席於周六,也就是7月5日阿舒拉節的哀悼儀式,向外界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哈梅內伊安然無恙!他還活着,並且活得還很好。

許多人認為,哈梅內伊在戰爭期間未露面,表明這位對所有國家事務擁有最終決定權的伊朗領導人受到了嚴密保護。

消息顯示,伊朗國家電視台播放了哈梅內伊首次面對公眾時的視頻畫面。

從視頻畫面看上去,只見哈梅內伊向高喊口號的人群不斷揮手點頭,當他進入位於首都德黑蘭的清真寺並就座時,人群紛紛起立。

據說,該清真寺緊鄰哈梅內伊的辦公室和住所。消息顯示,86歲的哈梅內伊在掩體中度過了戰爭,他的生命曾受到不斷升級的威脅。

有媒體報道稱,在美國轟炸伊朗的三個關鍵核基地後,美國特朗普總統通過社交媒體向哈梅內伊發出警告,稱美國知道他在哪裡,但沒有計劃殺死他,「至少目前是這樣」。

一些人記憶猶新的是,就在6月26日,停火開始後不久,哈梅內伊曾發表了他幾天來的首個公開聲明。

哈梅內伊曾在一份他預先錄製的聲明中表示,德黑蘭襲擊了美國在卡塔爾的空軍基地」,扇了美國一巴掌」,並警告美國或以色列不要對伊朗的進一步打擊。

而有趣的是,特朗普卻在公開場合告誡哈梅內伊:「聽着,你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一個在國家備受尊敬的人。你必須說實話。你被打得下地獄」。

媒體報道,哈梅內伊參與周六,也就是7月5日舉辦的儀式,是為了紀念在7世紀殉道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孫子侯賽因。

資料顯示。什葉派佔世界18億穆斯林的10%以上,他們認為,侯賽因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侯賽因在巴格達南部卡爾巴拉城,與遜尼派的戰鬥中喪生,這在伊斯蘭教中造成了裂痕,並持續在塑造什葉派身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而對於哈梅內伊在以伊交戰結束十多天後,才姍姍來遲,與伊朗公眾首度見面,這究竟是悲是喜,在一些人看來,公眾心裏都有一桿秤,都心知肚明。

而在一些人看來,在本文所提及的「兩個認知」中,都有所體現,都略顯端倪。

然而,在許多人看來,從目前美、以、伊三國變幻無常的局勢走向看,實際上都在暗流涌動,波詭雲譎。

在以伊交戰中,不管是美國和以色列,都對哈梅內伊有過或明或暗的死亡威脅。

而對於此次哈梅內伊在沉寂「失蹤」一段時間後,又再次現身伊朗公眾視野,會否再次遭到來自美國和以色列的死亡威脅,人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是悲是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戰後首次露面!會否再受死亡威脅 - 天天要聞


是悲是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戰後首次露面!會否再受死亡威脅 - 天天要聞


是悲是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戰後首次露面!會否再受死亡威脅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馬斯克最新發聲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發聲

俄新社等媒體報道,馬斯克6日在社交平台X上發帖稱,「我們應該什麼時候在哪裡舉行『美國黨』的首次代表大會?這將會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