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 用「小切口」寫好宣傳「大文章」

2023年10月19日10:33:02 國際 1595

世界著名規劃學家沙里寧說過,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

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城市「這本書」面臨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如果不主動講故事,就可能掉進「犄角旮旯」,藏在深閨無人識。講好「城市故事」,做好城市營銷,提升城市知名度,成為眾多城市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近年來,濟南充分發揮宣傳文化系統資源優勢,在「報、台、網、端、微」全媒體傳播體系基礎上,探索創建出集內容生產、理論宣講、典型發佈、文藝展播、城市營銷、國際傳播等功能於一體的「三室兩廳一中心」,以「小切口」寫好宣傳「大文章」,在更大範圍內講好「濟南故事」、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壯大城市軟實力

(一)

何為「三室兩廳一中心」?

「三室」,即:10大雄文工作室、10大短視頻工作室、「理響泉城」工作室。

10大雄文工作室,主要是適應新媒體發展趨勢,以自媒體視角,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話題,以網友喜聞樂見的文風,創作深度與溫度兼具、有意義與有意思並重的網絡雄文。

10大短視頻工作室,主要是用當前廣受歡迎的短視頻形式,拍攝製作關注度高、傳播力強的獨家原創視頻,來宣傳濟南、講好「百姓故事」。

「理響泉城」工作室,主要是圍繞發揮省會人才資源優勢、媒體融合優勢,聚合多方理論資源,傾力打造「理響泉城」理論平台,通過暢通各層級渠道進行融合傳播,真正送「理」上門,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兩廳」,即:泉城發佈廳、泉城文藝廳。

濟南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 用「小切口」寫好宣傳「大文章」 - 天天要聞

泉城發佈廳,立足「搭建大平台、傳遞正能量、創造大流量」,對「濟南榜樣」和「泉城品牌」進行統一發佈、宣傳和推廣,通過一個個直抵人心的「小故事」,讓正能量有大流量,助力提升城市軟實力、創建文明城。

泉城文藝廳,主要是激發文藝內生動力,做好文藝資源整合、節慶節點與文藝結合、文化與旅遊融合三篇文章,打造「文藝+文化+文旅」城市IP主品牌,構建展示新時代省會文藝水平的重要載體、塑造城市良好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讓濟南的網紅效應進一步提質增效,提升濟南城市軟實力。

「一中心」,即:濟南國際傳播中心。

濟南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 用「小切口」寫好宣傳「大文章」 - 天天要聞

濟南國際傳播中心,堅持「立足濟南、服務大局、面向世界」,融合「內容生產、平台運營、全域傳播、素材版權、交流互動、國際輿情」六大功能,對內整合外宣資源,對外聯動國際傳播各個領域,着力構建起國際傳播媒體矩陣、海外社交平台傳播矩陣、海外重點戶外大屏發佈等三大國際傳播通道,通過英、法、俄、韓、日、德等多種語言進行作品發佈,為提升國際傳播力、服務對外開放等提供支撐。

「三室兩廳一中心」是濟南在原有全媒體傳播體系基礎上的創新和延展,初步構建起官方媒體與自媒體連通互動、線上與線下融通結合、對內宣傳與對外傳播齊頭並重的大宣傳格局。

(二)

濟南為何要建「三室兩廳一中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一個城市只有擁有了強大的軟實力,才有更強的發展後勁。濟南明確提出:「硬實力讓城市強大,軟實力讓城市偉大。城市既要有筋骨肉,更要有精氣神。」提升軟實力,宣傳工作至關重要。但在新形勢下,宣傳工作也面臨著很多挑戰,只有打通其中的堵點、痛點,才能不斷開創新局面,「三室兩廳一中心」應運而生。

濟南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 用「小切口」寫好宣傳「大文章」 - 天天要聞

比如,全媒體語境下,「官方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出現一定隔閡甚至博弈,一些傳統新聞作品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為此,濟南推動「官方輿論場」主動融入「民間輿論場」,成立10大雄文工作室、10大短視頻工作室,創辦一批微信公眾小號、視頻賬號,站在自媒體大V的視角撰寫雄文、拍攝視頻,創作出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文章。截至目前,工作室共推出《濟南有高人》《濟南有高招》《濟南軟實力的躍升之路》《天下泉城•成全天下》等原創網絡雄文8000餘篇,近百篇瀏覽量達到「10萬+」;推出原創視頻3000餘條,在自媒體領域積極發聲,有力築牢網絡平台輿論陣地。

比如,理論宣講在新形勢下遇到一個痛點:如何讓「陽春白雪」轉化為「下里巴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為此,濟南創建「理響泉城」工作室,連續多年承辦濟南市「中國夢」系列百姓宣講比賽,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百姓宣講員,講述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百姓故事」,有力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比如,典型宣傳雖然正能量滿滿,卻面臨群眾認同感低、引領效果不夠好、宣傳渠道單一、與媒體融合度差等問題。為此,濟南創建「泉城發佈廳」,一改過去說教味、宣傳腔比較濃的宣傳方式,採取小切口介入,用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打動人、感染人、鼓舞人。在最美教師發佈中,了解到「最美教師」張岩的女兒曾寫過一篇題為《偏心的媽媽》的作文,通過這篇作文入手,展現出敬業老師「舍小家為大家」的形象。此外,注重線下線上結合,典型事迹發佈後,依託全媒體傳播平台進行線上二次傳播,形成全網覆蓋全網傳播的矩陣效應。「濟南好人」發佈後,又在新媒體平台推送文章《濟南人,好!》,僅微信公眾號點擊量就突破「10萬+」。截至目前,「泉城發佈廳」已成功舉辦16場發佈活動,發佈了500多位「濟南榜樣」先進典型,全網累計傳播量近6億人次,中宣部、省委宣傳部給予高度評價,並向全國全省予以推廣。

濟南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 用「小切口」寫好宣傳「大文章」 - 天天要聞

比如,城市營銷面臨著網紅城市往往曇花一現,難以持續的問題。為此,濟南創新打造「泉城文藝廳」,激發文藝內生動力,加快文旅融合步伐,通過打造「文藝+文化+文旅」模式,讓「網紅」成為「長紅」、大流量成為「大留量」。

比如,城市的國際傳播面臨著缺少平台載體、話語權不足等問題。為此,濟南在全省首建「濟南國際傳播中心」,建立海外社交平台矩陣,海外關注人數已突破50萬,與全球1000餘家海外媒體合作搭建海外新聞傳播矩陣,與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路透屏、英國萊斯特廣場大屏等戶外大屏建立聯繫,不斷提升濟南在海外的辨識度與美譽度。此外,圍繞泉城文化創作《泉甲天下》《洋主播看濟南》等系列外宣視頻共計420餘部,海內外累計總觀看量逾1億人次。

濟南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從宏觀角度看,這是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必然要求,從微觀角度看,這是打通宣傳工作痛點的客觀需要。

從現實效果看,通過「三室兩廳一中心」新型宣傳矩陣的構建,用「小切口」寫好「大文章」,宣傳工作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有傳播力,正能量擁有了大流量,有力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壯大了城市軟實力。

(三)

濟南探索創建「三室兩廳一中心」,對宣傳工作有何啟示?

啟示之一:民心就是宣傳工作的指揮棒,抓住了民心,宣傳工作就有了生命力。

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肩負着「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五大使命任務。其中,「聚民心」既是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成其他四個使命任務的重要依託。現實工作中,宣傳工作遇到的挑戰和問題,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有沒有抓住民心。比如說,我們常講有些稿件之所以沒有傳播力,原因是不「接地氣」。何為地氣?地氣就是煙火氣,就是群眾生活。寫新聞不沾煙火氣,文章就會「假大空」;搞理論不沾煙火氣,最多只能是「空頭理論家」。地氣,就是底氣,宣傳工作只有贏得民心才能理直氣壯。像雄文工作室、短視頻工作室,以自媒體的視角本質上就是站在群眾立場,「理響泉城」理論平台和泉城發佈廳、泉城文藝廳都是堅持讓百姓登台「唱主角」,講述「百姓故事」。

濟南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 用「小切口」寫好宣傳「大文章」 - 天天要聞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事實證明,民心在哪裡,流量就在哪裡。宣傳工作要善於讓群眾「站C位」,讓百姓故事「上頭條」,讓大眾關切「成熱搜」。

啟示之二:用好了正能量,就能擁有大流量。

有人認為,正能量與大流量不可兼得,其實這是不客觀的。哪裡有用戶需求,哪裡就有流量。正能量代表着廣大受眾對於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從這個角度講,兩者不僅不矛盾,而且可以相互整合、齊頭並進,正能量完全可以獲得大流量。比如說,「泉城發佈廳」舉行的「最美法官」發佈活動,網絡投票環節上線48小時訪問量突破「738萬+」、網絡投票總訪問量「3000萬+」,引發大量網友關注。「雄文工作室」撰寫的《濟南有高人》,在微信公眾號平台點擊量達到「10萬+」,全網傳播量過百萬。

正能量要成為大流量,一方面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關注群眾所關注、聚焦群眾所聚焦,滿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把握全媒體形勢下的宣傳規律,真正做好融合文章,不僅要通過做「加法」實現外表「融和」,更要「做乘法」實現內在「融活」。

啟示之三:難點就是爆破點,痛點就是創新點。

古人云:「難易相成,是以難即易之機。故畏難者,謂之自塞易機。」在宣傳工作中,我們遇到了很多難點、痛點,制約和影響着工作突破。換個角度來看,難點、痛點一旦突破了,工作的整個局面就可能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痛點就是突破點,突破了就能成為創新點。比如說,理論宣傳群眾不買賬,怎麼辦?看起來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但思路一變天地寬,「理響泉城」宣講平台堅持把「話筒」交給群眾,讓百姓自己來講、講自己的故事,通過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鮮活事例,理論有了感染力、說服力,也有了傳播力。

濟南創新構建「三室兩廳一中心」新型宣傳矩陣,打通一個個痛點,探索出「兩個輿論圈」融合的新思路、找到了正能量擁有大流量的新辦法、構建出文化賦能城市的新打法,助力提升群眾凝聚力、社會親和力、城市吸引力,持續壯大城市軟實力,以宣傳工作的創新出新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加快建設營造了濃厚氛圍、注入了強勁動能。(作者/王彬 來源/濟南宣傳)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 天天要聞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新華社巴黎5月5日電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宣布,在美國減少對科學的資助之際,法國政府將通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提供1億歐元來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當天「選擇歐洲科研」大會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和法國作為工作地點。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檔節目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其「奪取格陵蘭島」提議進行說明。針對「使用軍事力量吞併格陵蘭島」的說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他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武裝奪取格陵蘭島這件事情的發生仍持「懷疑態度」,但他表示這種可能性「肯定」存在。「我們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