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共約2200字,預計需要7分鐘左右,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於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現在的國際形勢可以說瞬息萬變,中美關係已經從激烈衝突逐漸轉變成雙方的消耗戰,最近,德國媒體就是多次發表文章,分析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博弈,同時提出美國現在的主要精力正在轉向亞太地區,為的是對中國形成牽制,還對歐洲各國提出了建議,歐洲目前需要做好準備,有可能需要在沒有美國的幫助下獨自面對俄羅斯,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影響的不僅僅是中美兩國,對於全球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
不是美國無能,是中國太強大
中美競爭現在時全球很多國家關注的重點,德國專家就表示,在這場競爭中,美國逐漸開始處於下風,並且對美國德國專家持悲觀態度。
德國專家分析的美國處於劣勢的主要原因,和我們平常認為的大有不同。
一般我們認為美國處於劣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美國現在麻煩纏身,加上經濟衰退導致的。
但德國專家卻認為,並不是美國沒有強大的實力,根本原因是中國目前實力太強了,而且中國仍舊處在發展狀態,未來中國的實力還會持續增長。
從德國媒體就能看出,大概率歐洲需要在未來對與中國的關係保持一個謹慎的態度。
目前對於歐洲形勢的影響比較深的事件有兩件。
第一件就是,歐洲經濟的衰退,以及高通脹率。
歐洲的經濟衰退主要也是因為現如今全球經濟都在衰退,大環境的衰退造成了整體經濟下行,這個是需要時間來緩解。
和高通脹率緊密相關的還是美聯儲的加息政策,想要緩解高通脹率,一方面就是美國,一方面就是加強和除美國外的其他國家的合作,例如中國。
第二件事,也是目前歐洲各國十分關注俄事情,那就是俄烏衝突。
俄烏衝突目前可以說是歐洲最大的威脅,歐洲目前能在俄烏衝突中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一切還要歸功於美國。
美國利用本國的軍事力量,援助烏克蘭來牽制住俄羅斯。
如果烏克蘭沒有成功牽制住俄羅斯,美國也會儘力保障整個歐洲的安全。
歐洲雖然在經濟上的發展遠超俄羅斯,但是軍事實力方面卻遠不如俄羅斯。
最近俄羅斯的經濟中心也在逐漸改變,向軍工產業偏移,加上俄中兩國開啟了戰略深化合作,這不得不引起歐洲的重視。
美國試圖從各方面遏制中國的發展,這一舉措增加了中美關係的矛盾點。
歐洲也開始擔心,美國如果將重心轉移到了亞太地區,最終會導致美國無暇顧及俄烏衝突,這樣只會讓歐洲獨自面對俄羅斯。
中美對弈,美國陷入困境
美國目前正處在通貨膨脹帶來的經濟衰退中,這也使美國在中美之間的博弈中落於下風。
美國的經濟衰退,不僅讓多家美國企業倒閉,也讓整個美國經濟的運營難度大大增加。
美國經濟對於世界經濟體系的霸權時間太久,世界經濟動蕩不堪美國也難辭其咎。
個人認為,目前唯一能幫助美國收拾爛攤子的就只有中國了。
2023年上半年,美國的官員接連訪華,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善意,來換取中國的幫助,當然中國是不會同意的。
雖然表達了善意,但美國的誠意就沒有看到一點。
對於中國主權問題上,美國得寸進尺,屢屢踩在中國的紅線上,對於中國的不尊重顯露無疑。
這讓國際媒體認為,中美雙方的矛盾要想化解起來十分不易,可能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
從客觀來說,美國目前所遇到的經濟困局,最大的責任人其實是美國自己。
美國有意挑起和中國之間的貿易競爭,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脫鉤」吃虧的只有美國自己。
同時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搶佔了非常多的市場份額,這讓美國也倍感壓力。
美國內部的分裂和極化,也讓美國內部矛盾難以化解,這也是美國經濟的一大阻力。
就像德國專家所說,中美競爭,美國是處於劣勢的一方。
美國還是以前的美國,但中國已經不是曾經的中國了。
現在的美國還是用對付蘇聯的老辦法來對付現在的中國,可中國遠比蘇聯強大,而且是美國從來沒遇見過的強大對手。
現在的中美已經進入了消耗戰,但美國沒有實力和中國進行長期的周旋。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的有一整套的工業製造體系的國家,糧食儲備和生產能力都是世界前列,加上現在中俄兩國的戰略深化合作,在能源的短板也得到了解決。
而以美國現在的情況,如果進行一場長期的貿易消耗戰,最終失敗的只可能是美國。
對於中國製造業的依賴,應付俄烏衝突的同時,還要在亞太地區對中國進行牽制。
早晚美國會被這樣的情況拖垮。
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洲現在會如此謹慎對待中國之間的關係。
美國與歐洲關係的未來
歐洲目前對於美國可以說又愛又恨,想在經濟方面擁有獨立自主權,但經濟上與美國捆綁過深,又不能不依賴美國。
俄烏衝突剛剛爆發的時候,歐洲深信不疑,最終會是俄羅斯妥協,但隨着時間發展,歐洲變的不那麼自信了。
中俄兩國的關係,在美國的強壓下,變得越來越好。
中美兩國的關係則越來越緊張。
中國在面對美國的限制和打壓時作出的反應,超乎了所有國家的預想,當然也超出了美國的預想。
歐洲國家認為,美國正在試圖激怒中國這頭剛剛蘇醒的雄獅。
歐洲和美國的未來關係會是什麼樣的呢?
個人觀點,如果俄烏衝突不能再短期內和平解決,大概歐洲就需要獨自面對衝突帶來的影響了。
最近的美國在中國主權問題上的瘋狂試探,以及在中國周邊具有地緣戰略性的國家進行活動,例如蒙古,這些都是對中國底線的瘋狂試探。
就目前國際局勢來說,亞太地區已經是世界的中心了。
如果美國需要鞏固自己的霸權主義,就必須抽調大部分的力量去往亞太地區,這也就會導致在歐洲制衡俄羅斯的力量減少。
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歐洲就需要自主處理很多自身的事務。
歐洲內部各國間的合作就必須加強,來應對各種挑戰。
目前中美關係的變化,也讓歐洲面臨了很多不確定性和挑戰性,同時也在安全領域讓歐洲有了更大的壓力。
中國的崛起讓整個世界的格局都產生了變化,也讓很多國家重新評估了全球戰略合作計劃。
在現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環境里,歐洲需要加強內部合作,尋求多邊合作,來維持自身的穩定和發展。
堅持原創不易,記得點贊關注,分享更多精彩內容!對於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