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解放克里米亞的計劃

2023年08月05日18:20:04 國際 1638

烏克蘭解放克里米亞的計劃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非法佔領下超過9年,解放後恢復烏克蘭克里米亞的治理將是一項絕對艱巨的任務 - 但計劃已經在制定中。


由於烏克蘭夏季攻勢的進展比預期的要慢,對外國觀察家來說,解放克里米亞的計劃在某些人看來似乎有點為時過早。


烏克蘭本身的情況並非如此——幾乎二分之一的烏克蘭人計劃訪問,國防部長奧列克西·列茲尼科夫承諾他將在解放的半島慶祝他的下一個生日。


但擺在面前的任務是艱巨的——在為奪回2014年被俄羅斯非法吞併的領土的控制權而付出的巨大軍事努力之後,烏克蘭需要恢復對與許多小國面積相同的土地的治理。


然後是它提出的問題嗎?決定留下來的俄羅斯人怎麼辦?持有俄羅斯護照的烏克蘭人呢?合作者呢?烏克蘭是拆除克里米亞大橋還是保持其屹立不倒?


烏克蘭總統常駐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代表泰米拉·塔舍娃解釋了當局如何看待半島重返社會的戰略。

據他們說,該計劃已得到大多數克里米亞人的批准,儘管受到俄羅斯的迫害,他們還是設法閱讀了該文件。


有什麼計劃?


早在 2022 年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烏克蘭就開始制定解放克里米亞的計劃。


前一年,澤倫斯基總統宣布了一項題為:「關於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臨時被佔領土的解除佔領和重新融入戰略」的法令。

國防部官員瓦迪姆·斯基比茨基淡化了對烏克蘭反攻進展緩慢的批評,強調戰爭不是體育比賽。

這成為目前正在實施的計劃指南,但需要進行重大修訂,因為在 2021 年,俄羅斯佔領半島的外交解決方案仍然是基輔設想的最有可能的情況。


全面入侵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觀點,新計劃必須適應新的現實——烏克蘭將不得不以武力奪回克里米亞。


基輔克里米亞半島一體化新行動計劃的最終版本將於8月23日提交。


「我們知道克里米亞將在不久的將來獲得解放,」塔舍娃說


「因此,我們需要為這個過程做好準備。

烏克蘭解放克里米亞的計劃 - 天天要聞


它將解決什麼問題?


至關重要的是,該計劃不會解決如何解放克里米亞或安全問題 - 這些嚴格來說是烏克蘭國防和執法部門的職權範圍,其信息不公開。


相反,該計劃將側重於恢復烏克蘭在克里米亞的治理。


最初,軍事行政當局將開展這項工作,然後,當烏克蘭的戒嚴令結束時,這些將成為軍民行政當局。


塔舍娃說:「我們正在制定佔領後,即解放領土後所需的優先步驟。


「這些實際上是重返社會的步驟。


任務有多大?


絕對龐大,政府已經開始招聘這項任務 - 據估計,將需要50,000名公務員在管理半島所需的所有領域建立治理。


據塔舍娃稱,已經收到了1份職位申請。


「這些人已經是有工作經驗的在職公務員,還有一些完全沒有公共服務經驗的人,」她說。


第一步是什麼?


首要任務之一是決定自2014年莫斯科非法入侵以來由俄羅斯建造或接管的基礎設施的命運,其中大部分是軍事設施


其中一些可以由烏克蘭保留和利用,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維護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海軍基礎設施。


烏克蘭海軍 - 目前僅由少數小船組成 - 迫切需要重建,這種需求只會在解放後增加。但由於這是一個軍事問題,因此在即將到來的計劃中不會涵蓋。


「烏克蘭武裝部隊將獨立決定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事基礎設施的未來,」塔舍娃說。


克里米亞大橋——普京耗資3億美元的旗艦基礎設施項目,將把犯罪與俄羅斯大陸連接起來,這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舉措。


烏克蘭還將對國家和公共財產進行清查,並確定俄羅斯佔領造成的損失。


還有必要確定俄羅斯聯邦居民或佔領當局建造的建築物的未來命運。


在這一穩定階段,將不會舉行選舉。


根據烏克蘭的計劃,克里米亞大橋將被拆除。

烏克蘭解放克里米亞的計劃 - 天天要聞


合作者問題將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因為許多在所有部門擔任高級職位的人都將通過與俄羅斯佔領當局合作而獲得職位。


「那些在半島領土上做出管理決策的官員將承擔刑事責任,」塔舍瓦說。


「那些在克里米亞領土上積極實施佔領立法的人,那些背叛誓言的人——執法集團、軍隊、司法集團。


「尤其是那些積極侵犯人權、犯下戰爭罪的人。」


塔舍娃強調,並非所有自2014年以來留在克里米亞的烏克蘭公民都將被視為合作者。


「我們不會僅僅因為他們住在那裡而迫害他們,」她說。


這同樣適用於在佔領期間持有俄羅斯護照的烏克蘭人。


塔舍瓦說,烏克蘭政府承認,如果沒有在被佔領土上籤發的俄羅斯護照,這些烏克蘭人就無法生存,烏克蘭沒有正式承認這一文件。


「這是烏克蘭在所有國際法院宣布的法律立場,」她說。


「我們稱之為(分發俄羅斯護照)殖民罪和強加公民身份罪。


例外情況是那些拿着俄羅斯聯邦護照在佔領當局找到工作的人。


俄羅斯人會怎樣?


就烏克蘭而言,居住在克里米亞的俄羅斯人完全有機會離開克里米亞——澤連斯基多次親自呼籲他們在克里米亞大橋還屹立不倒的情況下離開半島。


因此,解放後留下來的都將面臨艱難時期。


「他們是殖民犯罪的同謀,」塔舍瓦說。


「如果他們不離開,國際立法和烏克蘭立法中有法律程序,如果他們非法越境,可以將他們驅逐出領土。


「當然,他們將有機會對此類行動提出上訴並聯繫烏克蘭移民當局,在那裡他們將解釋他們進入克里米亞領土的原因。


「也許他們有一些違反烏克蘭立法的原因。讓他們證明這一點。


認知解放


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是如何扭轉在俄羅斯佔領下生活近十年的心理影響。


烏克蘭必須將克里米亞轉變為烏克蘭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空間,並協調種族間和宗教間關係。

目前,關於該計劃這方面的公開信息很少。


經濟恢復


克里米亞的下一個重要步驟是經濟復蘇。優先方向是恢復半島的旅遊潛力。


當局預計,隨着時間的推移,大企業將來到半島,包括某些旅遊連鎖店、連鎖酒店等。

他們特別希望在克里米亞看到 IT 領域的代表。


「我們的願景是,它將是一個擁有發達IT業務的硅谷,並有機會提供教育成分,」Tasheva說。

據她介紹,鑒於其自然條件,克里米亞也適合與可再生能源相關的技術。


克里米亞的地位


這個問題仍有待商榷。目前,克里米亞是一個自治共和國


在 90 年代初獲得這一地位後,它使半島當局在許多政治問題上都有行動自由。但它也幫助俄羅斯聯邦實施其佔領計劃。


克里米亞在解放後會保留這一地位嗎?最有可能的是,沒有。但是,是否會創造新的地位,或者半島是否會成為一個地區,現在沒有人能確定。


塔舍娃說,目前,這個問題在重返社會戰略中並不緊迫,但肯定會在克里米亞解放後提出。


克里米亞韃靼活動家、外交部第一副部長埃明·扎帕羅娃表示,建立克里米亞國家韃靼自治是正確的方式。


扎帕羅娃說:「烏克蘭希望加入歐盟,而克里米亞韃靼人希望有權決定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的未來,因為我們出生在這片土地上,當然,我們想決定我們的未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最新民調:美國民眾國家自豪感持續下滑 年輕一代尤甚 - 天天要聞

美最新民調:美國民眾國家自豪感持續下滑 年輕一代尤甚

中國日報網7月2日電 綜合美媒報道,蓋洛普諮詢公司(Gallup)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美國國民的國家自豪感呈顯著下滑趨勢,且代際與黨派差異懸殊。 美聯社報道指出,該民調數據清晰地表明,僅有36%的民主黨人表示自己「非常」或「極其」為身為美國人而自豪。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點上,美國兩黨人士的差距高達56個百分點,創下...
中非經貿總部基地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中非經貿合作「未來會客廳」2027年迎客 - 天天要聞

中非經貿總部基地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中非經貿合作「未來會客廳」2027年迎客

湖南日報7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鄭旋 通訊員 趙紫薇 馬煉)7月1日,位於長沙市雨花區的中非經貿總部基地項目迎來重大建設節點,T1、T2兩棟塔樓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標誌着中非經貿合作「未來會客廳」邁入建設新階段,全面開啟裝飾裝修工程建設。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基地預計2027年全面投入運營。(中非經貿總部基地項目主體結...
日本一地12天發生近850次地震 - 天天要聞

日本一地12天發生近850次地震

△日本西南部鹿兒島(資料圖) 日本氣象廳發佈消息稱,當地時間7月2日15時26分左右,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附近發生5.5級地震,最大震感為震度5弱,震源深度10公里。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
美官員:以色列襲擊伊朗後,伊朗已在船上裝了水雷,差一點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 天天要聞

美官員:以色列襲擊伊朗後,伊朗已在船上裝了水雷,差一點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據環球時報報道,有媒體7月1日援引兩名匿名美國官員的話稱,伊朗軍方6月已經在波斯灣的船隻上裝載了海軍水雷,此舉讓美方愈發擔憂,在遭到以色列和美國襲擊後,伊朗可能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報道稱,按照這兩名官員的說法,在6月13日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導彈襲擊後的某個時間,美國情報部門發現了伊朗軍方準備水雷的跡象。雖然...
「大而美法案」若通過,馬斯克會成立第三黨嗎? - 天天要聞

「大而美法案」若通過,馬斯克會成立第三黨嗎?

再說馬斯克和特朗普這件事,特朗普的政策,是把購買新能源的這些補貼全都砍掉了,馬斯克大罵特朗普政府,說這是最不利於美國人民的一件事,而且要把美國的所謂預算赤字上限,提高到5萬美元。 要知道,....
特朗普宣布: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宣布: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據報道,2025年6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國際貿易舞台上激起了千層浪。而引發這場風波的直接原因,是加拿大對美國....
電動車補貼說砍就砍?馬斯克怒了 「大而美」法案恐加劇美內部分裂 - 天天要聞

電動車補貼說砍就砍?馬斯克怒了 「大而美」法案恐加劇美內部分裂

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51票贊成、5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所謂「大而美」法案,並提交眾議院。「大而美」法案中規定,美國從今年9月30日起將不再為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抵免,同時只有在2027年底前投產的風電和太陽能項目可享受稅收抵免。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也因此表達了不滿。如何看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