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陝西消息(記者 柳洪華):發展數字產業集群是數字經濟與產業集群一體化發展的新高地,是經濟增長新引擎,是國際競爭新焦點。已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化發展、產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西安,為進一步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機遇,2022年西安市發佈《西安市「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今年3月20日,西安市發改委印發《西安市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計劃》,數字經濟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步伐似乎正在加快。
數字產業集群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根基所在,其高度依賴數據流通、數字技術應用、數字平台發展。聚集了華為雲、百度雲、阿里雲、騰訊雲的西安,數字基礎設施相當完善。此外,西安在數字產品製造與服務、數字技術應用、數字要素驅動等領域,也匯聚了一眾高新技術企業及創新機構,構建起數字產業集群所需的生態體系。
奕斯偉材料12英寸集成電路用硅片 供圖 西安高新區
《實施計劃》中明確,到2024年,西安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1800億元。
定位為西安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核心區的高新區,通過集聚了三星、美光、力成、奕斯偉、紫光國芯等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00餘家,構築了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的核心優勢。
據了解,奕斯偉硅產業基地一期工廠單月產能達36萬片,預計2023年6月產能達到滿產50萬片;二期工廠單月規劃產能50萬片,預計年內投產。二期項目滿產後,基地整體月產能將達100萬片,生產規模有望進入全球同業前六。
吸納技術、數據、人才、服務等創新資源,打造高水平創新平台,西安高新區一方面開展頭部企業「強鏈、補鏈」式招商引資,另一方面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資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4月18日西安高新區集中開工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全國重點實驗室、陝西光子創新中心共性技術研發平台等項目,將為未來數字產業發展所需的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協同提供支撐。
秦創原·航天先進計算科技園項目 供圖 西安航天基地
在人工智能領域,西安加強人工智能核心技術攻關、人工智能開放共享平台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鏈項目布局,在產業上呈現出以高新區為核心,經開區、航天基地、西咸新區為承載的「一核三區」空間布局。目前,西安擁有150餘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20餘所相關科研院校。
其中,同為西安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核心區的航天基地,以西安先進計算中心依託,吸引大數據、人工智能企業聚集,打造國家數字經濟示範區。
作為重要的園區支撐,預計今年年底交付使用的秦創原·航天先進計算科技園二期項目,將構建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基礎的產業鏈、創新鏈、功能鏈、產品鏈,核心聚焦大數據與雲計算、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場景環節,引領航天基地先進計算產業集群發展。
西安 攝影 沈盼
無論是奕斯偉硅產業基地助推西安形成半導體及集成電路(ic)產業完整的產業鏈,亦或是先進計算中心填補西安大型算力基礎裝置空白並服務數字經濟,都是西安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策源力和主動力的印證,且助力西安形成了地理集聚和虛擬集聚相結合的新型產業生態系統。
從光子、半導體到專用芯片、高端軟件,從人工智能、大數據與雲計算到衛星應用、增材製造,西安以大企業和大平台為引領,推動產業鏈布局、上下游協作和跨產業鏈合作,逐步形成集群生產的規模經濟。
根據《實施計劃》和《發展規劃》設定的目標,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到2024年超過8%,到2025年不低於10%,屆時將對加速產業規模壯大、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能夠發揮引領和輻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