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變得越來越開放,下個月18號開始,入境人員也不需要核酸了,可以說,我們現在正在加快步伐的融入到地球村這個大家庭。但是此時,總有質疑的聲音盯着我們防疫,說三道四。
在放開之前,我們國家是少有的屬於嚴格管控的國家行列,我們的管控措施,新加坡等一些小國家也曾執行過,後來隨着病毒的變更,管控嚴格的國家也越來越少,而我們國家因為太龐大,不能像一些小國家一樣,隨意調整,所以我們一直慎之又慎。到最後,只剩下我們一個國家在嚴格執行防控。彼時,對於我們防控的質疑聲此起彼伏,特別是封控,靜默下,很多人的生活受到了極大影響,基層防疫又不能做到完全科學,所以有很多聲音開始支持放開,躺平,更有西方媒體藉此機會攻擊我們政府,而我們的堅持是值得,以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基礎,做到了最低的新冠死亡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的抗疫是成功的,至少要比直接躺平的一些歐美國家要成功。
2022年下半年,形勢急轉直下,病毒呈蔓延之勢,席捲全國,奧密克戎超出了大家的想像,已經變得不可防控。於是針對奧密克戎的特性出台了「二十條」,對既有疫情政策調整。從11月11的二十條到12月7日的新十條,放開的大門徐徐打開。而此時過去一直抨擊防控政策的媒體,又開始抨擊突然的放開,這結果難道不是他們想要的?
疫情政策松或者緊,都會受到媒體的非議,這是媒體的屬性,也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
時至今日,放開已經20天,從一開始放開時候的歡呼雀躍相比,很多人都經歷了痛苦的發燒,咳嗽過程。醫療擠兌,無處安放的病床,排隊的診所。到現在,很多人都變得沉默了,因為這真是一道坎。
我們放開後的景象嚇壞了很多普通網友,紛紛在網上發文吐槽,認為放的太快,而實際是無論美國還是日本又或者歐洲在放開的第一次,幾乎比我們更加擠兌。醫療資源就這麼多,每個弱勢群體都想擠進來,特別是年齡大的老人們,這是無法避免的。
特別是針對鍾南山,張文宏關於無癥狀患者的數據,為什麼在這個冬天突然就都有癥狀了?
如果我們回到上海疫情初期,此時很多人都是接種過第三針疫苗的,而對比梁萬年關於上海無癥狀的解釋也是因為都打了疫苗,而今日冬天的放開,疫苗的效果已經大不如前。
時至今日,日本突然宣布對我們入境人員落地檢,而美國也考慮對我們採取措施,明明抱着開放的態度,如今又遇到防控。
向前,一切還是向前看,美日暫時的防控政策應該不會持續太久,而我們的疫情在這一波高峰過後,應該會有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