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票贊成,14票反對,73票棄權;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要求俄羅斯向烏克蘭賠償!中俄是那14張反對票中的兩個,反對無效!
因為這是聯合國大會投票,不是安理會投票,因此中俄雖然是常任理事國,也無可奈何!
也正因為是聯合國大會的決議,所以該議案沒有約束力,這也就是為何有那麼多國家投贊成票或者棄權票的原因,和美國關係鐵的國家送美國人情,和美國關係不好卻不敢得罪美國的也算是送了個人情。
不過,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是,要求俄羅斯向烏克蘭賠償這個決議本身,卻是一個大坑!
只要通過該決議,美西方就可以拿雞毛當令箭,把俄羅斯甚至普京本人置於「戰爭罪犯」的位置,給輿論上譴責俄羅斯和普京,鼓動更多國家支援烏克蘭!
俄羅斯是不是必須要向烏克蘭賠償損失?這裡涉及到俄烏衝突的根源問題。
俄烏衝突是怎麼發生的?表面上看起來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背後卻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
俄烏衝突今年2月24日爆發,我們梳理一下之前的歷史脈絡:
在俄烏衝突前一年,美國幫助烏克蘭武裝和訓練了十多個作戰旅,部署到脫離烏克蘭的盧甘斯克頓涅斯克前面,準備進攻;
與此同時,拜登一再聲稱普京要讓俄軍入侵烏克蘭!本來是烏軍要進攻盧甘斯克頓涅斯克,在拜登嘴裏變成了俄軍要「入侵」烏克蘭。
普京為了避嫌,2月21日撤回靠近盧甘斯克頓涅斯克的俄軍演習部隊,但是,烏克蘭還是放炮攻擊了俄軍邊境村莊,並派特種兵潛入俄羅斯邊境地區,被抓獲!
於是,普京先下手為強,俄烏衝突爆發。
可見,俄烏衝突直接原因是烏克蘭先要進攻盧甘斯克頓涅斯克,引發普京對失去盧甘斯克頓涅斯克緩衝區的擔憂,以演習名義派出俄軍,結果在拜登一再拱火之下,爆發俄烏衝突。
因此,俄烏衝突直接原因並不在於俄羅斯一方挑起,而是拜登背後支持烏克蘭,並一再拱火造成的,普京可不會背俄烏衝突發起者的黑鍋,拜登倒是有一定的責任。
美國卻在聯大要求表決俄羅斯賠償烏克蘭的決議,是不是有賊喊捉賊的嫌疑?
從更大的歷史脈絡來看,俄烏衝突是遲早的事!因為這涉及到美北約東擴的問題;
1992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北約就以勝利者姿態,一路將原蘇聯的勢力範圍收歸北約旗下,一步步壓縮俄羅斯生存空間,烏克蘭是最後一環!
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北約和俄羅斯就直接接壤,北約的核武器就可以布置在烏克蘭,那裡離莫斯科只有5分鐘的導彈飛行時間!等於隨時可以將俄羅斯滅國,你說誰願意呢?
這就是普京一再強烈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原因。
而今年2月俄烏衝突之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是一再強調要求「快速」加入北約!這不是在刺激普京嗎?
加上烏克蘭大兵壓境,準備進攻盧甘斯克頓涅斯克,普京讓俄軍後撤,烏軍不依不饒,越境進入俄羅斯搞破壞,普京於是不再忍,俄烏衝突爆發!
以上是從俄烏衝突的直接原因和歷史脈絡分析,尋找俄烏衝突的發動者;
普京肯定算不上第一位,那麼聯大通過的要求俄羅斯向烏克蘭賠償是毫無道理的,更像是美國寫好了決議文稿,在聯大表決,以此給俄羅斯挖了個大坑:
以後美西方和烏克蘭會以此決議為理由,將俄羅斯和普京說成「戰爭犯」,從名譽和道義上矮化俄羅斯和普京!從潛移默化中改變全球對俄烏衝突的看法。
應該是美國烏克蘭對俄羅斯和普京的一場輿論戰,認知戰。
此外,美國烏克蘭此舉,也算是越權:
因為聯大不是法律機構,無權給某個國家扣上侵略者的帽子,更無權制裁某國,這些權力都在安理會那裡,美國烏克蘭明顯是繞過安理會進行的行動,對聯合國運作產生的重大消極影響;
如果以後各國都繞過安理會,直接將自己的訴求付諸聯大表決,不僅架空安理會,更讓聯合國變成第二個國聯,慢慢失去權威,失去存在的必要!
世界將重回叢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