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歐洲能源危機的不斷加劇,歐洲各國的政局也開始不穩定了。例如,英國在短短50天內換了3個首相,特拉斯更是打破了史上任期最短首相的紀錄;意大利極右翼聯盟上台,梅洛尼當選意大利總理;此外,歐洲多國爆發了數萬人的示威遊行。歐洲的這些變化讓越來越多的美歐學者對美國感到不滿,認為美國正在讓世界變得更糟糕。
據觀察者網10月30日的消息,前不久剛剛公開在雅典論壇上炮轟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再次公開批評美國,他參加了奧地利廣播電視台主持人雷娜塔·施密特昆茨主持的一檔播客節目。他在節目上公開稱現在美國國內的精英政客對所謂的美國價值觀根本不關心,他們只關心美國是否能維持全球領導地位。他認為美國已經走錯路了,應該學會認可中印兩國的崛起,而不是靠謊言和攪動地緣格局去維持美國的利益。
在這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和薩克斯教授圍繞俄烏衝突和國際法等問題進行了溝通。在訪談中,主持人談到了老話題「美國價值觀」的問題,對於這一話題,薩克斯直言現在美國人並不關心美國價值觀,他們更關注美國的實際利益。如果某個政權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就可能去推翻它,然後扶植一個白宮期待的政權,同時部署軍事基地。
因此薩克斯指出,美國價值觀其實只是美國的花言巧語,只是美國的一面外交旗幟。美國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維持美國主導下的單極世界,阻止全球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對於美國這些花言巧語造成的糟糕後果,薩克斯教授列舉了阿富汗戰爭這一例子,這場持續20年的戰爭不僅未能讓阿富汗變得更富裕更文明,事實上那裡變得更加貧瘠。因此薩克斯直言,美國政治的核心其實精英主導的利益,通過一場戰爭讓美國獲取資源或者力量是根本。
除了阿富汗戰爭,他談到了俄羅斯周邊國家的相關問題,美國方面一直試圖「入主黑海」。成為影響東歐的關鍵力量。而要實現這一點,一定要介入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的局勢。按照薩克斯教授的觀點,無論是今年發生的俄烏衝突,還是2008年發生的俄格戰爭,其實都是美國干預東歐,試圖成為「黑海引領者」的一個個步驟而已。除了東歐,薩克斯教授還提到了東亞地區,他表示美國希望在東亞建立一個新秩序,類似於西歐和東歐那樣,但中國成為了阻力。
為了讓中國的國際形象變得更糟糕一些,美國開始宣稱中國「非常好戰」並且「破壞國際秩序」。對此,薩克斯教授認為中國過去40年從未參加過任何戰爭,而且積極推動衝突地區走向和解。相反美國經常發動戰爭,是過去30年來全世界最好戰的國家。從1950年開始,美國就走上了發展戰爭機器的道路,從1990年以來,美國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實施了超過100次軍事干預行動。那裡有紛爭,哪裡就可能出現美軍的身影,就算那個地方沒有利益。
經歷了中東地區的長期攪局,美國開始把矛頭指向俄羅斯和中國,同時敲打印度。薩克斯認為美國應該轉變思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中國和印度的崛起都是全球歷史發展的一種必然變化,更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逐步發展壯大是經濟學客觀規律,西方國家應該學習適應,並與之合作。西方過去曾經主導世界100多年,但是這種格局正在改變,歐美不應將西方價值觀強加於其他國家,並藉此統治世界,也不應鼓吹所謂的「威脅」,只有如此,才可能讓全世界集中力量關注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
薩克斯教授雖然沒有談及全球共同面對什麼問題,但結合當下的國際形勢來看,人們最關心的是疫情防控、俄烏衝突、能源漲價、糧食減產、通貨膨脹和產業鏈問題。從這些全球關注的核心問題來看,美國似乎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美國在疫情方面利用溯源問題亂扣帽子,破壞了全球抗疫合作的大局;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拉攏烏克蘭,導致俄羅斯挺而走險;在能源問題上,美國利用俄歐能源合作中斷的機會,藉機兜售美國的高價液化天然氣;在糧食減產問題上,美國指責他國囤積糧食;在通貨膨脹和產業鏈問題上,美國揮舞貿易制裁大棒,打擊其他國家,導致全球貿易鏈不穩定,客觀上促進了全球高通脹的發生。
薩克斯教授認為美國方面其實一直在利用各種借口操縱公眾支持美國的戰爭行為。而美國少數政客則利用「地緣政治遊戲」來維持美國的國際地位,這些其實都和所謂「美國價值觀」沒有任何關係。現在美國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已經說明這種「美國價值觀」本身似乎並不可靠。
薩克斯的這些觀點和之前他在希臘雅典論壇上的說法一脈相承,他之前在希臘公開稱美國是一個殘暴的國家,他還批評美國在北溪管道爆炸案和新冠溯源問題上不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作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經濟學家之一,薩克斯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同時擔任教授兼主任職務,他認為美國的經濟政策存在問題,尤其是在對外合作領域,導致了全球經濟變得更加不均衡,現在有七分之一的美國人處於半飢餓狀態,而美國的政策還是傾向於富人階層,因此他認為美國走錯路了。不過他的聲音無法影響美國政壇,教授的呼籲,是本着自己的職業道德發出的。就算他說的是實話,恐怕美國也依舊會沿着他所說的錯誤道路走下去,直到最終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