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有那麼一波人,總見不得中國的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最近,不懷好意的歐盟又開始教東盟做事了,以前,他們攛掇東盟與中國脫鉤,眼看被當傻子無人理會,最近又拿出了新招兒。
這次,他們試圖給東盟「洗腦」,慫恿東盟要學會吃中國飯,砸中國鍋,還得聽西方的話。
簡直是太高看自己了,白日做夢。
歐盟忽悠東盟,竭力抹黑中國
今年6 月 30 日,歐洲《現代外交》發佈了一篇題為《東盟如何在中國 「一帶一路」 擴張影響下保持平衡》的文章。
內容里不懷好意地炒作所謂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 「戰略滲透」 與 「債務陷阱」,試圖將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正常合作,扭曲成 「影響力對抗」 的一部分。
文章表面上承認中國基礎設施投資解決了東盟國家長期基礎設施赤字、加速了數字轉型。但卻歪曲中國合作共贏的好意。反覆渲染 「數字主權喪失」「財政主權受限」「對華依賴加劇」 等概念。
還以斯里蘭卡的港口項目為例大做文章,意圖將中國描繪成東盟國家的 「操控者」。
實際上,文章反覆炒作的「債務陷阱」論調完全是站不住腳的老把戲。
早有大量事實和國際研究機構指出,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貸款並未構成東道國債務的主要風險來源。 我們就用他們抹黑中國的,斯里蘭卡的例子來反駁,其主權債務中超過70%來自國際資本市場和西方金融機構,中國貸款比例反而極低。
再看東盟國家,馬來西亞重啟東海岸鐵路項目後,不但重新談判大幅降低成本,還吸引到了更多就業機會和本地參與。
老撾的中老鐵路通車後貨運效率顯著提升,為這個內陸國家打開了國際貿易新窗口。
中企在東盟建設的數據中心、5G網絡與電商平台,也實實在在提升了當地的數字經濟水平。這些合作從不附加政治條件,也沒有所謂「主權讓渡」的問題。
以為全世界都和西方一樣?揭秘西方那套控制輿論場的壞把戲
西方這種不懷好意的揣測,實際上都是根據自己的行為來想像他人的。
從近代資本主義血腥的擴張史中托生而來的國家,骨子裡始終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收割第三世界國家,在他們眼中,這和殖民地沒有什麼不同。
以前,他們在殖民地佔地搶人偷資源,現在只不過用的是,跨國資本這種看起來更「文明」的方式罷了。
他們本質上就不相信中國堅持的公正公平、互利共贏的對外合作立場,永遠惡意揣測中國跟他們一樣,把自己干過的壞事往中國頭上一套,就算是抹黑了。
實際上,他們的資本、商品輸出一樣希望全世界對他們永遠依賴,好讓他們賺錢,但是自己從來不提。
與西方不同,中國的援助從不附帶政治條件,中國不施壓、不干涉,更不會像某些國家那樣施恩圖報,把經濟合作當成外交控制的工具。
從高鐵到數字絲綢之路,從港口工業園到綠色能源項目,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是真正基於平等基礎的互利共贏,是區域國家根據發展需求自主選擇的結果。
他們試圖引導東盟的讀者將中國描繪成東盟國家的「操控者」。
這種假中立、真敵視的文章本質是西方輿論場慣用的輿論操控手法,其目的並非保護東盟的所謂「戰略自主」,而是阻止中國與全球南方的互利合作持續深入。
忽悠:要吃中國飯,砸中國鍋,還要聽西方的話
這篇文章最用心險惡之處是誘導東盟走上一條非常具有破壞性的道路。;
他們建議東盟繼續與中國合作,以滿足其基礎設施和技術發展的現實需求;但又敦促這些國家 「警惕中國影響力」,強調多邊參與,聽西方的話,做好砸中國鍋的準備。
還沒忘了給東盟國家畫餅,他們表示,東盟國家在外交上應該搞這種「平衡」,這麼做將成為全球典範。
西方既無意出錢幫東盟發展,又不想看到東盟在中國支持下發展得更快。他們試圖讓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受西方價值觀控制,服務於西方地緣政治的戰略利益。
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可是太好了,自己一分錢不用花,戴戴高帽就想忽悠東盟聽自己的話,讓中國當大冤種,想得可真美。
面對西方媒體的惡意炒作,我們需要做好自己,多宣傳事實真相,駁斥西方媒體的虛假敘事,傳播正面聲音。
總是以己度人的美西方,恐怕永遠無法想像世界上還有這種「大格局」,居然有不以控制為目的的大國合作模式。
在此,還是勸這些頑固的歐洲老爺們放下身段,好好了解一下「一帶一路」倡議。
他們就會知道,自己的陰謀戰勝不了中國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