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疊加,乘勢而上!濟南「強省會」建設動能強勁

2022年10月16日10:22:46 國際 1100

戰略疊加,乘勢而上!濟南「強省會」建設動能強勁 - 天天要聞

  原標題:戰略疊加,逐浪動能澎湃的大潮!濟南牢記囑託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綜述(上篇)

  一個國家要發展,明確目標和路徑很重要。我們的目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能否過坎的關鍵。要堅持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大力培育創新優勢企業,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習近平

核心閱讀

  歷史的車輪正行進在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乘勢而上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站在這樣的一個歷史節點,回望濟南過往的十年乃至更久的時間,會有一種滄桑巨變的感慨,更會有一種「只爭朝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十年來,濟南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牢記囑託,不負厚望,力書「走在前」答卷。

  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千億元……一組組數據佐證着濟南這座千年古城蝶變後經濟綜合實力的不斷躍升。

  經濟實力提升的背後,是濟南這座城市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搶抓國家戰略機遇的起勢定向,是全市上下落實「強省會」戰略、揚起省會龍頭的責任擔當,是濟南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走新舊動能轉換之路的抉擇與堅守,是千萬市民踔厲奮發敢於改革創新發展的澎湃動能。

戰略疊加,乘勢而上!濟南「強省會」建設動能強勁 - 天天要聞

  圖①: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智能製造生產線。(亓亭攝)

  【起勢】

  千年一跨,邁向「黃河時代」的步伐越來越堅定

  泉城濟南因泉而生,臨水而建;南望東嶽,北擁黃河;千泉星羅,匯流成湖;群山棋布,雨潤煙濃……大山大河之間,山泉湖河城自成風貌。

  2003年6月,省委確定了濟南「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的「十字」方針。「北跨」戰略堅定前行。

  2018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獲批,這是黨的十九大後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也是中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舉全市之力推進先行區建設攻堅。堅持以中疏支撐北跨、以北跨帶動中疏,開啟先行區建設『元年』,實現『千年一跨』破題起勢。」濟南正式吹響從「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號角。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濟南「北跨」戰略迎來重大國家戰略的呼應,也讓濟南真正融入了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和區域協調發展布局。濟南順勢而為,「北跨」步伐進一步加快。2020年,市委提出「新十字」方針,「北跨」蝶變為「北起」。2021年4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獲批,起步區「四區疊加」增加了濟南跨河向北的底氣。同年10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濟南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2022年8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發展規劃(2021-2035年)》面世,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有了「新示範、新引擎、新平台、新城區」的戰略定位。

  從「北跨」到「北起」,從「先行區」到「起步區」,從市級戰略到重大國家戰略,歷經近20年的時間,濟南市「擁河發展」的夢想得以實現,這座城市的發展空間豁然開朗,城市建設從「大明湖時代」堅定邁入了「黃河時代」。

  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三年多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已全面起勢。作為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引擎,起步區正在構建「3+1」現代產業體系。截至2022年8月底,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累計簽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等項目132個、總投資3161.2億元,其中世界500強(含中國500強)企業項目38個、央企項目24個、省企項目35個。如今,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的「三步走」發展目標,一幅匯全省之智、舉全市之力精雕細琢的「工筆畫」已躍然紙上,一座經濟活躍、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魅力宜居、共治共享的綠色智慧宜居的幸福之城已經拉開建設的大幕,一顆「鑲嵌在黃河流域的最具現代化特徵的璀璨明珠」已經綻放光芒,濟南從「大明湖時代」到「黃河時代」的「千年一跨」完美起勢。

戰略疊加,乘勢而上!濟南「強省會」建設動能強勁 - 天天要聞

  圖②:華熙生物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玻尿酸原料供應商。 (張一攝)

  【聚勢】

  揚起龍頭,「強省會」戰略的勢能越來越明顯

  「山東走在前,濟南作為省會,理應當好排頭兵;山東建設強省,濟南作為省會,理應先強起來。」

  2017年6月,山東提出「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2020年12月,省委明確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

  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產業布局十分重要。「加快壯大省會產業集群」,全面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在此基礎上,集聚優勢資源,實施聚焦突破,突出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遊、科技服務十大產業,加快規模擴張和提質增效,構建上中下游密切銜接、配套完善的現代產業集群。

  「必須牢牢抓住省會強勢崛起的重大歷史機遇……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發揮省會城市龍頭作用的政策效應落地有力。」2019年,濟南從九大方面着力塑造省會新優勢,包括:塑造省會輻射帶動新優勢,塑造省會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塑造省會快速壯大新優勢,塑造省會國際競爭新優勢,塑造省會市場活力新優勢等。

  2021年1月,濟南市兩會提出:牢牢把握「強省會」戰略實施和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重大機遇,聚焦「五個濟南」「五個中心」,聚力「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開好局、起好步。不久後,《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實施意見》印發,明確提出:在提升省會輻射帶動能力上實現新突破,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立足省內、帶動周邊、鏈接全球,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顯著提升。

  時間來到2022年5月,山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省會經濟圈同城化,實施『強省會』戰略」,「強省會」戰略首次寫入山東省黨代會報告。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帶動全省新舊動能轉換率先突破,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作出示範。

  從經濟數據統計來看,自2017年以來,濟南市主要經濟數據指標增幅領跑全省。2018年,濟南首次進入「亞洲城市50強」,直接躋身「全球二線城市」。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千億元。2022年6月30日,華頓經濟研究院發佈「2022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對GDP總量前100位的城市進行排名。在榜單中,濟南的軟經濟指標排名全國第9位,硬經濟指標排名全國第16位。綜合得分上,濟南以63.65總分上榜准一線城市,排名全國第14位、山東第1位。

  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的經濟龍頭已高高揚起。

戰略疊加,乘勢而上!濟南「強省會」建設動能強勁 - 天天要聞

  圖③:濟南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呂傳泉攝)

  【優勢】

  工業強市,產業結構的布局越來越優化

  十年來,濟南市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同時,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不斷壯大城區經濟規模,經濟發展的生態越來越優化。

  ——堅定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濟南市的工業發展已經形成綜合實力更強、質量效益更好、產業能級更高、發展後勁更足的新格局,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雙雙邁入國家一線城市前列。

  十年來,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量由1417家增長到2548家,工業大類產品由142種增加到近300種,工業營業收入由5032億元增長到8336億元,正向萬億目標堅定邁進。四大主導產業規模總量突破1.3萬億元,成為省會高質量發展硬核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39.6%提高到2021年的54.7%,先進制造業占製造業比重突破60%。

  深入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工程,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一批「參天大樹」茁壯成長。11家企業入圍「2022中國企業500強」,總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列入圍企業最多城市全國第8位。中國重汽浪潮集團實現濟南千億級企業零的突破,百億級企業達到13家。建成全國最大重型汽車生產基地、服務器生產基地、400系不鏽鋼生產基地、亞洲最大酚醛樹脂生產基地、全球最大透明質酸生產基地、頭孢類抗感染藥物和阿膠生產基地;天岳碳化硅材料成功打破國外「封鎖」,晶正鈮酸鋰材料全球領先,伊萊特超大鍛環創造世界紀錄,一系列「泉城製造」強勢佔領全國全球市場。

  聚力招大引強,吉利智慧整車工廠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華為百度阿里等一批行業頭部企業相繼落戶,支撐工業強市的新動能不斷壯大。

  ——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打造中央商務區「金名片」。

  十年來,濟南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並以此壯大城區服務經濟規模。濟南適時提出央企總部城、省企總部城的規劃建設,主動對接京津冀和雄安新區建設,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積極引進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研發中心以及金融系統內服務類機構和後台服務機構,加快形成我國北方高端產業、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集聚地,打造央企、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基地。

  今年9月,《中國樓宇經濟(總部經濟)藍皮書》發佈,濟南中央商務區入選「中國商務區綜合競爭力20強」。目前,片區內已入駐各類企業5400餘家,其中包括4家法人金融機構全國總部,華為等18家世界500強企業和40餘家省級金融機構。中央商務區已經成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增長極。

  【乘勢】

  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動能越來越充沛

  2022年10月5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地下水位30.22米,刷新1966年以來最高地下水位紀錄。

  十年來,濟南這座城市改革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如泉水噴涌一樣一刻也沒有枯竭過。

  ——加快自貿試驗區建設,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一百多年之後,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掛牌成立,濟南承擔起先行先試、創新引領的重任,提出要把濟南片區打造成為國家制度創新的「試驗田」、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動能轉換的「加速器」、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目前,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成立三年來,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試點任務實施率達96.5%,累計推出650餘項改革創新措施,形成265個創新案例和成果,其中19項首創性成果獲國家部委認可,31項在全省複製推廣。累計新設企業4.1萬家,完成進出口1707億元,實際使用外資26.7億美元,以不到全市0.4%的土地,貢獻了全市34%的進出口額和36%的利用外資額。

  三年來,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深入開展技術研發攻關、產品配套合作、市場商貿往來,提升產業上下游關聯度、供需端匹配度,推動單條產業鏈向優勢產業集群邁進。

  ——深化金融改革,建設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多年來濟南通過打造區域金融中心、產業金融中心,金融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長期以來金融指標運行穩中向好。2020年,濟南在新財富《省會城市金融競爭力榜》中上榜省會金融競爭力五強城市。

  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批以來,濟南強力推進各項建設工作。2022年7月,濟南市委、市政府印發《濟南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圍繞8大重點領域提出39項重點任務、155條推進措施、112個重點項目和98項2022年度重點工作,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狀。《方案》提出將通過5年左右時間,完成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各項重點任務。目前,科創金融專營機構體系初步建立,一批銀行成立科創金融服務中心或科創分支機構。齊魯科學城科創母基金正式落地,總規模62億元。

  兩千多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當前,眾多戰略機遇在此交匯疊加、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濟南,審時度勢、擘畫未來,穩紮穩打、只爭朝夕,動能澎湃、鏗鏘有力,一幅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壯美畫卷正在鋪展開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 天天要聞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南亞地緣博弈新態勢:印度頻頻出招背後的戰略考量印度在邊境頻頻挑釁,動作不斷,似乎意在逼迫中國做出強硬回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始終保持克制,沒有貿然出手。不少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個被忽視的戰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連美印也在事後才恍然大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 天天要聞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文|文人所有內容皆有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及末尾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政壇的根基深厚,源自老杜特爾特在達沃市數十年的經營,以及他總統任期內積累的超高人氣。作為家族的核心,杜特爾特曾有一個清晰的政治藍圖,卸任總統後扶持長女莎拉登上總統寶座,自己退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 天天要聞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安徽女子章某雯在湖北黃石失蹤一事,近日引發廣泛關注。5月27日晚,黃石市公安局黃石港區分局發佈警情通報,披露了章某雯跳橋前的行動軌跡。通報顯示,章某雯今年17歲,安徽太湖縣人,2024年被診斷為「焦慮抑鬱狀態」。2025年4月10日晚,她隨嬸嬸在廣場跳舞,後步行到黃石長江公路大橋,20時32分翻越護欄,20時43分跳橋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