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俄媒披露,美國提議的「譴責頓涅茨克四地入俄公投」將在聯大進行表決,而在表決以匿名還是公開方式進行上,美西方國家堅持以公開方式進行,俄常駐聯合國代表指出,美西方意在以此舉對各國施加強大壓力,逼迫各國站隊,相比聯合國此前表決這是赤裸的雙重標準。美西方國家推動下,聯合國大會上有107國支持公開表決,13國投票反對,39國投下棄權票,中俄在內的大會剩餘成員未參與投票。
西方國家主導聯大涉烏議題,背後帶着不加掩飾的政治目的。法新社便援引美匿名官員話稱「本周聯大的首要關注點是誰會投票對俄羅斯進行支持。」公開投票方式正便於美國達成這一目的。美國對聯合國機制有着強烈的滲透掌控慾望,聯合國總部便位於美紐約的情況下,美持續以各類見得光見不得光的手法試圖滲透聯合國機製為其霸權服務。
美在聯合國總部安裝了大量竊聽設備,通過監控設備和基層工作人員滲透,聯合國各類內部公開議題的保密性十分成問題,此前便發生過聯合國議事內容被美媒獲取並公開的事件,使聯大議事議程受到大幅影響。美還利用東道國地位對俄在聯合國工作人員進行驅逐,對俄外長赴美參會有意設障,以此影響俄在聯大的工作效率。
聯合國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及全球各國共同組成的議事及治理機制,美是東道國是最大的會費應攤國也是聯合國會費的最大欠繳國,其以種種方式在聯合國安插眼線、擴大自身話語權,並試圖裹挾聯合國機制共識為自身霸權服務。
這顯示着聯合國機制改革的必要性,中方代表此前提議對聯合國執筆國機制進行修正,正是為了避免這種美西方在聯大享有特權的情況發生。當下這種美西方將自身評判完全投射到聯合國議題上的情況,也正體現着中方提議的現實性。
聯合國作為各國共同的議事機制,應當摒棄先入為主的主觀評判方式,美方慣行的「看看誰與美持不同立場」態度,與全球利益背道而馳。對中俄等大國而言,美霸權具有的單邊優勢有限,但對廣大中小國家來說,美霸權的霸權大棒足夠讓大多數國家輾轉難眠。其原因在於,全球化時代美國是全球金融鏈條運轉的中心區域之一、是全球工業鏈條的主要上游國家之一,同時對全球關鍵海路、陸路通道構成着一定威脅,美國舉起的各類大棒足夠讓無力捍衛本國金融鏈路、網絡鏈路、貿易鏈路完整的各國在公開記名投票中膽戰心驚。
國家實力奠定國家話語權,各國集體議事的聯大會議正是這一特性的集中體現,從這一點上看,既應對美國在聯大的各類操弄嚴加提防、適時反制,也應認識到國家實力的更大發展是引領中國國際話語權擴大的最有效方式,俄烏衝突帶動起的全球動蕩漣漪中,中國始終站在和平與發展一面,始終致力於勸和促談,呼籲尊重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反對火上澆油和零和博弈行徑。
美國致力於在聯大擴大仇俄情緒,但美方的過往及當下作為遠遠支撐不起美站在道德高地上,這使得美在對俄大肆批判及打壓的同時,也在將自身越來越置於一個難以自圓其說乃至「精分」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