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自從俄烏衝突升級後,由於歐盟方面不斷升級對俄羅斯的制裁,此舉不僅導致俄歐關係進一惡化,同時受制裁反噬的影響,包括德國、法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均陷入了嚴重的能源危機。眼看歐洲天氣即將轉涼,終於歐洲人再也坐不住了。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月25日,德國北部城市盧布明爆發遊行示威活動。數千名民眾走上街頭,要求德國聯邦政府迅速啟用「北溪-2」天然氣管道並結束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
根據當地警方披露的信息,共有約35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聚集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終點盧布明市,抗議聯邦政府的能源政策。示威者除了要求政府開放「北溪-2」號項目外,示威者還要求德國政府立即結束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措施。據悉,這已經不是盧布明市第一次爆發抗議示威活動了。本月早些時候,有約1800多人參與了一場類似主題的遊行。
據悉,「北溪-2」天然氣管道已於2021年9月正式竣工,按照原定計劃,該天然氣管道應於2021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然而在美國的施壓下,德國總理朔爾茨上任後暫停了北溪-2啟用協議。目前,俄羅斯向歐洲輸氣僅剩下「北溪-1號」這一條管道。不過就在本月初,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表示,由於發現多處設備故障,「北溪-1」天然氣管道將完全停止輸氣,直至故障排除。由於俄羅斯暫停輸氣,導致歐洲陷入一片恐慌,近期包括法國、捷克、奧地利在內的多個國家都爆發了抗議活動,抗議者普遍要求政府解除對俄羅斯的制裁,以降低能源價格。
由於俄天然氣斷供導致歐洲能源危機愈發嚴重,連日來,朔爾茨四處求援,不過得到的回應卻寥寥無幾。無奈之下,德國政府21日決定將本國最大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商尤尼珀公司收歸國有。不過,路透社報道指出,因為受俄烏衝突影響,目前尤尼珀公司也是入不敷出,因此德國政府要想救活尤尼珀公司就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是因為連日來的抗議活動,在加上能源危機的影響,德國政府對於援助烏克蘭信心大大降低。據俄羅斯衛星社報道,朔爾茨25日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當被問及德國為何拒絕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時,朔爾茨先是強調,柏林不準備向基輔交付坦克,緊接着朔爾茨表示,「我們一直支持烏克蘭,界限是避免局勢惡化到讓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爆發戰爭,因為這將是一場災難。」朔爾茨補充說,德國一直在與其他國家共同幫助烏克蘭,但不會單獨行動。此前,烏克蘭已多次催促德國提供「貂鼠」式步戰車和「豹」式主戰坦克。
目前,俄烏之間的衝突仍在繼續。當地時間24日,烏總統澤連斯基使用俄語向烏克蘭鄰國公民發表講話。針對俄總統普京當日出台的加強懲罰逃兵的措施,澤連斯基呼籲俄軍人放下武器。他還對向烏投降的俄士兵「作出3大承諾」:一是將按照所有慣例受到文明對待;二是不會向俄羅斯透露個人投降的信息,三是如果投降者害怕回到俄羅斯並且不想自己被交換,烏克蘭會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