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已掌握證據

2022年10月01日15:03:18 國際 1349

綜合俄塔社、衛星社消息,當地時間9月30日,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對記者稱,他們已掌握的信息表明:西方參與了對「北溪」管道的破壞活動。路透社稱,這是目前俄羅斯高級官員對西方提出的最直接的公開指控。

「我們已經有一些材料表明,這次恐怖襲擊(指「北溪」事件)的組織和實施有西方參與的痕迹。」納雷什金說道,「在我看來,西方正在盡一切努力藏匿這次恐怖襲擊的真正肇事者和組織者。」

納雷什金重申,俄羅斯方面目前正在對「北溪」管道爆炸一事進行調查。

俄塔社稱,俄羅斯總檢察長辦公室28日表示,該院已就涉嫌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國際恐怖主義」行為刑事立案俄聯邦安全局據此展開初步調查。

俄方:已掌握證據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資料圖

路透社30日稱,納雷什金的言論是迄今為止俄高級官員對西方提出的最直接的公開指控,很有可能會遭到西方國家的強烈抵制。他沒有透露俄方目前擁有什麼證據,但是指責西方正試圖掩蓋事件真相。

報道還稱,克里姆林宮拒絕對納雷什金的指控發表評論,不過表示「北溪」事件需要徹底的國際調查。

9月26日-28日,位於丹麥水域附近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先後被發現至少4處泄漏。瑞典國家地震台網地震學家稱,氣體泄漏的區域發生了兩次水下爆炸,幾處泄漏點的位置都十分接近。

事件發生以後,德國、丹麥、瑞典已就事故原因展開立案調查。截至目前,各方均認為「北溪」管道泄漏或為蓄意破壞所致。

瑞典安全部門28日發表聲明稱,不排除「外國勢力」是事件幕後黑手。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則在2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稱,目前還沒有信息表明「幕後黑手」的身份。

北約30個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北大西洋理事會同樣沒有指出該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誰。不過有西方官員將矛頭對準俄羅斯,俄外交部則點名美國及北約組織

俄方:已掌握證據 - 天天要聞

9月27日,「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 圖自澎湃影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8日援引幾名西方情報官員的消息稱,歐洲安全官員26日和27日在事發海域周邊觀察到俄羅斯海軍支援艦艇。這些西方官員表示,他們不清楚這些俄羅斯艦艇是否與「北溪」管道泄漏事件有關,但會將其列入調查的目標。

對於上述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29日在簡報會上指出,北約成員國曾於7月時在「北溪事件」現場附近使用深海設備進行演習。她強調,該地區遍布着大量北約的基礎設施。

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29日也對記者表示,發生管道泄漏的地區是波羅的海,那裡部署了很多北約裝備,說俄羅斯參與該事件「絕對是荒謬的」。

9月28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還就「北溪」管道泄露事件「點名」拜登。她提到,拜登在今年2月7日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曾威脅說,「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溪-2』將被終結。我向你們承諾,我們能做到。」扎哈羅娃要求美國對這一言論做出解釋。

面對俄方的質問,白宮發言人讓-皮埃爾28日晚些時候辯解稱,拜登所說的「終結」是指推動德國政府凍結「北溪-2」項目。同日,美國務院、國防部也否認破壞「北溪」管道的指控。

與此同時,美方官員也試圖撇清與該事件的關係。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29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對媒體宣稱,「北溪」事件仍然有待進一步調查,現在推測「幕後黑手」的身份還為時過早。

來源:觀察者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
今日闢謠(2025年3月28日)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3月28日)

詳情:針對近日網絡流傳的《突發!寧波港停擺36小時,船公司發出延誤緊急通知》一文,3月27日晚,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經核實後鄭重聲明,相關推文內容嚴重失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