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隨美國對俄制裁,而且還特別針對俄羅斯能源後,歐洲國家上演了一場「殺敵1000,自損800」的鬧劇。如今,俄羅斯油氣不賣歐洲了,依舊暢銷,但歐洲國家這個寒冷的冬天怎麼過,就真不好說了,最近俄歐「北溪」管道被破壞後,歐洲國家的後路也被徹底給切斷。於是,人們發現,高姿態制裁俄羅斯的歐洲國家,在後路被斬斷後,也開始引進煤炭了,找的還是俄羅斯「兄弟」國家哈薩克斯坦,而且,運往歐洲時還要借道俄羅斯。
據來自觀察者網的報道,近日,哈薩克斯坦副總理兼貿易部長朱曼哈林對外確認,歐洲向哈薩克斯坦採購了至少50萬噸煤炭,哈國將借道俄羅斯,向歐洲提供這批煤。朱曼哈林強調,哈薩克斯坦國內的煤炭供應非常充足,暗示歐洲和其他國家可以大量進口。
眾所周知,歐洲和美國一向倡導環保,在自己發展強大起來之後,頻頻用所謂「環境問題」,來卡發展中國家的脖子,動不動就要求中國這樣的國家,要減少碳排放量。
美歐這麼做,在表面上還儘是道理,誰又能說搞環保不正確,誰又能說減少碳排放量不對?事實上,當年他們的工業就是依賴大量的碳排放發展起來的,如今發達了,就開始對別的發展中國家指手畫腳,用環保問題來限制他國的發展速度。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最近美歐國家,特別是歐洲再也不提環保的問題了,不提全球變暖的問題了,這是為什麼?原來,歐洲遇到了能源危機,現在歐洲也開始進口煤炭了,燒煤炭會產生什麼?當然是二氧化碳,也就是溫室氣體,這難道不會嚴重地加劇全球的氣候變暖嗎?但是,俄羅斯停止供應後,你不燒煤炭,難道還能買得着天然氣?
所以,歐洲現在不談環保問題了,因為生存第一,人都凍死了,還談什麼其他的。
歐洲在環保問題上主動閉嘴,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或許是一件好事,因為美歐都已經完成工業化,進入後工業時代了,所以他們才理直氣壯地要求其他國家減少碳排放量,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年11月份中美兩國簽署了加強氣候合作的聯合宣言,中方承諾在未來10年內,竭盡全力地減少碳排放量。然而,這勢必會影響發展速度。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中美在氣候問題上達成協議後,美方仍舊在台灣問題上肆意挑釁中國,於是,中方宣布暫停同美國在軍事和氣候問題上的一切談判。這也意味着,中方對「中美氣候合作問題」按下了暫停鍵,因為中國為了全球利益,正在竭盡全力控制碳排放時,美國卻明目張胆地干涉中國內政,企圖藉此打斷中國發展,美國如此不遵守規則,中方為什麼還要同你合作?
至於歐洲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說句實在話,完全是咎由自取,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怪不得別人。
俄烏衝突本來是俄羅斯同美國之間的較量,但歐洲卻非要緊抱美國的大腿,要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所以才遭到了俄方的報復,歐洲的天然氣和石油價格才會飆升,才會引發能源危機。如果歐洲能夠在俄烏衝突當中保持一個中立的立場,其實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歐洲昏了頭,盲目追隨美國。
從目前來看,好像歐洲已經找到了代替俄羅斯能源的方法,但可笑的是,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的「小弟」,向歐洲出口煤炭也要經過俄羅斯的地盤,因此說實話,只要普京不高興,歐洲依然將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連煤炭都買不到,看來今年冬天歐洲人真的要囤報紙,天氣冷的時候燒報紙吧,普京早就這麼建議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