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普京和謝爾蓋·紹伊古在莫斯科慶祝勝利日(09/05/2022)
波華資訊7月3日報道 – 莫斯科擔心可能會發生武裝衝突,這將是對限制從立陶宛到加里寧格勒州陸路過境的制裁的回應。然而,俄羅斯當局正利用這些情況,試圖實施對波羅的海國家(首先很可能是立陶宛)施加侵略性壓力的計劃之一。俄羅斯政治學家,伊萬·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分析說。他已經在戰爭爆發後離開俄羅斯。
與歷史對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沿着格但斯克走廊通過波蘭領土到達德國。格但斯克自由市的鬥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波蘭遭到襲擊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樣在這種情況下,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看,立陶宛有一個弱點——蘇瓦烏基地峽。這是從「大俄羅斯」到加里寧格勒州通過白俄羅斯的最短路線,顯然要經過立陶宛境內。自俄羅斯獨立即蘇聯解體以來,加里寧格勒州的戰略安全問題一直是克里姆林宮所有討論的根本性重要議題之一。當克里姆林宮逐漸加大對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的壓力,敦促在白俄羅斯部署俄羅斯軍隊時,不一定是針對烏克蘭。
防禦加里寧格勒作為俄羅斯軍隊的主要戰略目標之一,早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關係惡化之前,而且在普京上台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即使在鮑里斯·葉利欽時代,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和總參謀部在理論上也處理過這一軍事戰略目標。現在,這些擔憂正在俄羅斯軍事戰略家的腦海中浮現:立陶宛發表聲明限制「加里寧格勒過境」,瑞典和芬蘭收到加入北約的正式邀請,這使得從俄羅斯到飛地的海上運輸和空中運輸都變得危險。
在襲擊烏克蘭之前,俄羅斯的防空系統被部署到白俄羅斯時,一些軍事專家驚訝地想知道:將它們部署在距離邊境幾公里的地方有什麼意義?因為如果與北約國家發生衝突,他們幾個小時內就會被敵軍摧毀,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假設這些防空系統被轉移到該地區是為了施加壓力,而不是導致直接的軍事衝突時就明白了。
例如,想像一下,隨着近年來進入加里寧格勒的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來自白俄羅斯的S-400「覆蓋」了立陶宛領土。畢竟,他們不僅可以保護襲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土的俄羅斯軍隊。它們還可以隨時關閉整個蘇瓦烏基地峽上方的空域。
這樣,將提供一條通往加里寧格勒的空中走廊。它可以以保障俄羅斯公民安全為由隨時開放,民航可以在俄羅斯防空系統的掩護下起飛。北約和歐盟部隊是否會冒着阻止受俄羅斯防空系統保護的俄羅斯民用飛機的風險?
這是莫斯科可以用來向北約施加壓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陷阱。我們習慣於聽到關於兩個較小的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防禦能力的爭論。誰不記得俄羅斯民族布爾什維克黨的黨歌:「我們的米格飛機將降落在里加!」。去年,人們想知道如果俄羅斯侵略愛沙尼亞,愛沙尼亞還能堅持多久(直到與烏克蘭爆發戰爭,西方專家認為愛沙尼亞將在72小時內被俄羅斯人佔領)。
然而,這一切都是關於直接發生軍事衝突的討論。然而,如果與烏克蘭的戰爭沒有結束,克里姆林宮還沒有準備好與北約國家之一發生新的、規模更大的衝突。這就是為什麼立陶宛處於最危險的境地。首先,俄羅斯已經有理由對其施加壓力——加里寧格勒過境。其次,將包括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在內的所有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從陸路與「大陸」歐洲隔絕在戰略上是有利的。而且他已經將它們部分轉化為飛地來對付它們。
最後,主要原因是關閉領空並不一定意味着戰爭。至少不是馬上。北約不會擊落可以飛越立陶宛領空走廊的俄羅斯民用飛機,而歐洲飛機可以通過立陶宛領空的「封閉」走廊飛行。僅僅壓制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就需要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立陶宛等較小的北約國家可能擔心自己得不到保護。而北大西洋聯盟的削弱正是克里姆林宮夢寐以求的。北大西洋聯盟在馬德里峰會上確定俄羅斯為主要軍事威脅。
因此,立陶宛當局對俄羅斯穿越加里寧格勒的行為進行風險評估是正確的。但這可能很快就會結束,因為歐盟可能會同意釋放受制裁的貨物。但來自克里姆林宮的施壓不會就此止步,因為它的目標不僅僅是保護加里寧格勒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