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危機:危機何來?影響何在?政策何為?

2021年10月13日02:47:09 國際 1060

全球能源危機:危機何來?影響何在?政策何為? - 天天要聞


兩周以來,海外能源商品價格明顯上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供應鏈瓶頸、勞動力短缺、能源供給彈性下降等難題,正成為當下各國面臨的重大挑戰。


本輪海外大宗漲價始於歐洲天然氣。天然氣是諸多歐洲國家發電的主要原料,但其天然氣依賴從俄羅斯等國進口。三季度以來,俄羅斯遭受嚴寒天氣,國內天然氣需求激增,加之工廠火災等因素,對外供氣受到限制。加上今年歐洲國家風力發電不足,對天然氣發電需求激增,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油荒、氣荒、電荒一時間席捲各國。


油價上漲也與供給有關。一方面,OPEC在10月會議上並未加大增產力度,另一方面,今年美國頁岩油並未如期擴產,這就導致市場對能源供給不足擔憂加劇,國際油價衝破80美元。美國頁岩油之所以沒有擴產,同拜登政府對氣候問題的重視以及對化石能源行業的不友好政策有關。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實現碳凈零排放的目標下,煤炭和原油等化石能源的供給將持續下降。預期影響之下,美國頁岩油投資和擴產意願減弱,從而導致油價飆漲。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物價的推動作用愈發明顯。美國8月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4.3%,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3.6%,都達到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遠遠超過美聯儲2%的警戒線。鮑威爾9月底在國會作證時坦承,「隨着經濟繼續重新開放和支出反彈,我們看到物價面臨上行壓力,特別是由於某些行業的供應瓶頸。這些影響比預期的更大、更持久」。在兩日後美、歐、英、日四大央行線上會議上,他進一步指出,供應鏈瓶頸惡化並更長時間推高通脹,控制疫情仍是政策重點,這兩大現狀都「令人沮喪」。


為了緩解供應鏈瓶頸,美國甚至開始考慮取消對中國產品加征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0月4日表示,美方無意「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努力與中國「重新連接」而非「脫鉤」。美國政府以前處理對華經貿問題的手段未能解決美方根本關切,拜登政府將尋求以「全新、全面和務實」的方式處理對華經貿關係。9日,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貿易代表戴琪舉行視頻通話,雙方同意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繼續溝通,以期為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發展和世界經濟復蘇創造良好條件。


實際上,物價問題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成為各國政策的主要關切,近期已經有更多國家加入加息陣營。雖然美國9月非農數據不及預期,僅新增19.4萬人,創今年1月以來最小增幅,但由於工資增速仍在加快,美聯儲原定的Taper節奏預計不會受到影響,今年11月極有可能啟動縮減購債,明年年中結束QE。


這一政策預期,疊加近期的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共同推動美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目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升至1.61%,達到6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即便近期美國國會就提高短期債務上限達成協議,但沒有扭轉國債市場的低迷表現。而隨着無風險利率上升,美股尤其是以納斯達克為代表的成長股明顯回調。


我國國內同樣面臨著「類滯脹」風險。9月官方製造業PMI回落0.5個百分點至49.6%,2020年3月以來首次回落至榮枯線以下。受能耗雙控考核壓力下各地拉閘限電影響,生產指數下降1.4個百分點至49.5%,與此同時,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回升2.2個百分點至63.5%,出廠價格回升3.0個點至56.4%,均升至近4個月高點。預計9月PPI同比漲幅極有可能衝破10%,達到數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拉閘限電的重要原因,在於煤價上漲過快而電價難以上調,導致發電企業缺乏動力。發改委近期表示將多措並舉加強供需調節,確保今冬明春能源穩定供應,確保居民用能安全。包括多渠道增加能源保供資源,依法依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有序增加煤炭進口,儘力增加國內天然氣產量;發揮好中長期合同「壓艙石」作用等。國家電網也召開緊急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加大電網跨區跨省資源調配力度,全力守住民生用電底線。隨後,山西與14省(市)簽訂四季度煤炭保供中長期合同,內蒙古要求加快釋放煤礦產能。


但是,「市場煤」與「計劃電」之間的矛盾短期內仍然難以破解,國慶假期之後的首次國常會在改革完善煤電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方面做了小步嘗試。會議要求在保持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將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範圍由分別不超過10%、15%,調整為原則上均不超過20%。對高耗能行業可由市場交易形成價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除了物價問題,穩增長和防風險也是當前政策的關注重點。十一假期的出行和消費狀況遠未恢復至疫前水平,央行調查顯示居民三季度消費意願進一步下滑。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中表示將「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表述曾經在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例會中出現。去年年中以來,隨着經濟修復加速,貨幣政策逐漸轉向正常化,這一提法也在隨後的季度例會通稿中淡出。時隔一年之後再次出現,或許預示着貨幣政策將轉向結構性寬信用。


此外,這次例會還極為罕見地要求「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隨後央行與銀保監會一起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重申「兩個維護」的表態。在恆大事件持續發酵後,監管層對於房企債務風險以及可能產生的次生風險保持警惕,預計剛需群體的住房按揭貸款政策有望迎來邊際寬鬆,但房地產市場調控並未轉向。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山東一化工廠爆炸,引發全球農藥供應危機? - 天天要聞

山東一化工廠爆炸,引發全球農藥供應危機?

昨天(5月27日),山東高密友道化學有限公司一車間發生爆炸事故。截至目前,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失聯,19人輕傷,救援和救治工作正在進行。正解局注意到,事故發生後,A股市場快速做出反應,多隻農藥股集體漲停。原因無他,#友道化學 是全球最大的#氯蟲苯甲酰胺 原葯生產商。市場擔心,事故會影響原葯生產,進而導致全球農...
國台辦:圖謀「台獨」分裂,兩岸對話協商無從談起 - 天天要聞

國台辦:圖謀「台獨」分裂,兩岸對話協商無從談起

5月28日,國務院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有記者問:國台辦發言人5月20日就賴清德近期多次涉兩岸關係講話表明嚴正立場。台陸委會稱,希望大陸傾聽台灣方面釋出的善意,通過「對等尊嚴」的互動交流,才有助於台海和平穩定發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
印度自詡第四大經濟體,法國當場打臉:陣風60億尾款十年未結 - 天天要聞

印度自詡第四大經濟體,法國當場打臉:陣風60億尾款十年未結

印度一家智庫當眾吹噓,稱印度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並且三年之內還要再升一位。然而,法國卻表示,你們有錢還做老賴,快十年前的一筆武器尾款至今還沒有結賬。在印巴衝突過後,印度絞盡腦汁要在其他領域找回面子。而經濟這一塊成了莫迪的重點關注對象,於
特朗普翻臉式擁抱核能,反清潔卻大搞「清潔」?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翻臉式擁抱核能,反清潔卻大搞「清潔」?

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宮接連簽署四項行政命令,正式啟動其所謂的「核能復興計劃」。一貫鍾情於石油與煤炭的特朗普,突然高調示愛核能,甚至動用「國家緊急狀態」權力,為核電站審批開綠燈,為濃縮鈾本土化劃撥資源。
尹錫悅會被判多少年,還有退休金嗎 - 天天要聞

尹錫悅會被判多少年,還有退休金嗎

現在的尹錫悅已經被彈劾了,目前正在被羈押調查,接下來他基本可以確定被判有罪。那麼,尹錫悅會被判多少年,還能享受退休金待遇嗎?尹錫悅面臨的刑事指控主要集中在內亂罪、濫用職權和妨礙司法公正等罪名。
俄烏談判講什麼語言,扎哈羅娃指責烏代表撒謊 - 天天要聞

俄烏談判講什麼語言,扎哈羅娃指責烏代表撒謊

俄烏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結束了,沒有達成更多的成果,但是在換俘問題上是做了相應的安排。也就是俄烏在伊斯坦布爾談判用的是什麼語言,用的是烏克蘭語英語還是俄語,這個事情現在開始不斷發酵。
反轉!「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 - 天天要聞

反轉!「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

南非總統:特朗普同意美方出席G20峰會。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日前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美方參加今年11月在南非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拉馬福薩本月19日至22日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並於21日在白宮與特朗普舉行會談。
國際乒聯選舉鬧烏龍 將延期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乒聯選舉鬧烏龍 將延期舉行

當地時間5月27日,2025年國際乒聯代表大會在卡塔爾多哈舉行,本次會議將選出新的國際乒聯主席和執行委員。國際乒聯宣布,佩特拉·索林當選國際乒聯主席,但現場參會人員發出質疑,在點名投票協會時線上數量....
中央候補委員履新後,這個直轄市任命「70後」副市長 - 天天要聞

中央候補委員履新後,這個直轄市任命「70後」副市長

「天津人大」消息,5月27日,天津市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任命王秀峰為天津市副市長,免去劉桂平的天津市副市長職務。就在幾天前的5月23日,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批准:劉桂平同志任天津市委副書記;陳輻寬同志不再擔任天津市委副書記、常委職務。王秀峰 資料圖此番履新天津市副市長的王秀峰出生於1970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