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點科普
日本國土面積雖小,但野心不容小覷,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付出任何常人難以理解的代價。
比如說,日本曾多次向中國索要辛追夫人的幾根頭髮,甚至要重金購買,但都被果斷拒絕了!
後來才知道,日本費盡周折想要幾根頭髮,目的是為了研究屍身的「不腐之謎」以及古代人的DNA密碼,野心簡直令人頭皮發麻。
辛追夫人復原圖
除了幾根頭髮,日本還做了一個令人疑惑的決定:用日本的一斤大米,換中國的一斤沙子。
沒用的沙子換能吃的大米,傻子都覺得穩賺不賠,但我國態度嚴明,果斷拒絕了這項「交易」,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日本想要用大米換的沙子,究竟是何方神聖。
日本執意要用大米換取的「沙子」,有什麼特別之處?
作為一個狡黠的國家,日本可不會做虧本的買賣,此「沙」非彼「沙」。
日本想用大米交換的沙漠並非西北地區的沙漠,而是我們所熟知的「江南大漠」,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中國最值錢的沙漠」,價值萬金。
江南大漠位於湖南臨湘,佔地面積超過3000畝。
與普通沙漠自然形成不同,它是人工造成的,而且,這裡的沙子也並非傳統的沙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呈現出耀眼的銀色,也因此被稱為「銀沙灘」。
早前,這裡周邊聚集了大量工廠,桃林鉛鋅礦等企業開採礦石後,將產生的尾砂都傾倒在此地,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個無人問津的荒蕪之地。
所謂「尾砂」,指的是礦石磨細後產生的廢棄物,也叫「工業固體廢料」。
普通人眼中,這些無異於垃圾,然而,經過日復一日的堆積,近五十年的沉澱讓這片地區形成了獨特的「沙漠」——蘊含豐富鉛、鋅礦藏資源的「寶藏之地」。
這裡的「沙子」和普通沙子不同,都是金屬礦,價值非常高,毫不誇張地說,這裡的每一粒「沙子」,都含有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稀有礦物,比黃金還貴。
所以,日本想用能吃的大米換一堆看似沒用的「沙子」,背後目的可不簡單。
日本想要尾砂,有什麼目的?
任何資源都有被消耗殆盡的一天,礦藏資源形成時間長,人類開採的速度卻日漸加快,世界上大多數工業品以及消費品的原材料都來源於礦業。
所以,對礦產資源的二次利用成了大多數國家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尾砂剛好就是非常重要又稀少的「二手資源」,而這種大面積的尾砂資源有的地方不多,中國剛好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很多人只知道江南大漠是一個旅遊風景區,卻不知這些「沙子」的真正價值。
江南大漠的尾砂不僅佔地面積廣,純度極高,砂體圓潤,質地也非常細膩,是極佳的建築材料。
日本經常地震,如果房子能夠再堅固,也能夠減少傷亡;
而且,裏面還含有豐富的鈮和鉭元素,經得住高溫,也不懼怕腐蝕,火箭和導彈等武器的原材料都離不開這些金屬元素,而這也正是日本最需要的。
日本以中國的技術不足以開採這些資源為由,提出用一斤大米換中國一斤沙子,同時要求自主管理這片江南大漠,也就是說,假如這片大沙漠中還發現了其它資源,比如說石油或者天然氣,這些也將歸他們管理。
得知日本真正的目的後,中國果斷拒絕了這項交易。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國確實需要足夠多的糧食,但假如讓日本得手,人類也許會面臨比飢餓更大的威脅。
我國的技術在當時確實存在一定的瓶頸,無法將其中的礦物提煉出來,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會停滯不前。隨着時代的進步,中國對尾砂的提煉技術也日新月異。
2011年的微晶玻璃就是尾砂「變廢為寶」的成功案例,其中所需要的硅酸鹽、石英、黃鐵礦等物質,正是從金礦尾砂中提取而來,既利用了「工業廢料」,又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
不得不說,日本在許多方面確實很聰明,但在中國人面前耍這些小聰明,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假如沒有用大米換沙子這件事,我們或許沒有那麼快意識到尾砂的重要性,也不會那麼快意識到江南大漠的價值。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尾砂會隨着技術的進步,在將來的某一天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利益。
然而,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隨意揮霍現存的這些資源,我們應當珍惜現有的資源,對能利用的二三手資源物盡其用,同時注意保護環境,人類才能夠走地更長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