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近六十載的堅守——中國醫療隊用「技術賦能」為幾內亞民眾架起「生命之橋」

2025年05月12日13:00:16 國際 5371

新華社科納克里5月11日電 通訊|近六十載的堅守——中國醫療隊用「技術賦能」為幾內亞民眾架起「生命之橋」

新華社記者張健

清晨的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陽光穿透中幾友好醫院新啟用的醫療綜合樓玻璃幕牆,灑在走廊上。來自中國的放射科醫生劉朋與幾方主任阿梅莉·拉馬正俯身在一台1.5t磁共振儀器前,仔細分析一名患者的脊柱影像。兩人時而比劃手勢,時而切換中法雙語交流,最終在診斷報告上籤下共同意見。

這樣的一幕,在這座中國援建非洲的旗艦醫院、也是幾內亞最大的綜合性醫院裏,已是尋常風景。

從1968年北京首批36名醫療專家踏上這片西非熱土算起,這樣的「尋常」背後,是中國援外醫療隊跨越57年的堅守。半個多世紀以來,北京市累計向12個國家和地區派出1054人次醫療隊員,其中幾內亞是起點,也是紐帶。

通訊丨近六十載的堅守——中國醫療隊用「技術賦能」為幾內亞民眾架起「生命之橋」 - 天天要聞

2025年4月29日,在位於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的中幾友好醫院,中方醫生與當地醫生為患者做手術。新華社記者韓旭攝

在這裡,中國醫生累計診療患者約83萬人次,完成手術約20.9萬台,抗擊埃博拉疫情、填補技術空白、培養本土醫療人才……一串串數字,承載着生命的重量,也鋪就了一條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援外醫療之路。

2025年3月,第31批援幾內亞中國醫療隊進駐中幾友好醫院。這支隊伍共24人,主體由北京友誼醫院派出,半數以上是副主任醫師及醫學博士,涵蓋普外科、骨科、胸外科等15個臨床科室。他們帶來的不僅是聽診器和手術刀,還有骨科ai輔助儀器、手術機械人、心臟介入等技術。

「ai能通過三維建模精準規劃關節置換手術,機械人則讓操作穩定性大幅提升。」醫療隊隊長王賓介紹說。然而,在電力不穩、無菌條件有限的環境中,這些尖端技術的落地並不輕鬆。醫療隊時常一邊調試設備,一邊與幾方醫生共同制定適應本地條件的操作規範。

骨科手術室里,中國專家手把手地教當地醫生操作關節置換用手術器械;針灸科診室內,曾留學上海和廣州的法圖瑪塔·達博主任與中方醫療隊員探討穴位配伍;重症監護室中,兩國醫生徹夜聯手搶救一名車禍導致的多臟器損傷者。

「我們與當地醫生在遇到疑難病例時會一起討論,最後總能達成一致。」放射科醫生劉朋說。她的幾內亞同事阿達馬·庫亞特對此深有體會:「中國專家教會我們很多技術,他們住在醫院附近,隨時提供支持。」

通訊丨近六十載的堅守——中國醫療隊用「技術賦能」為幾內亞民眾架起「生命之橋」 - 天天要聞

2025年4月29日,在位於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的中幾友好醫院,中國醫療隊醫生劉路遙為患者做針灸治療。新華社記者韓旭攝

合作的深度,源於半個多世紀的耕耘。自1968年北京醫療隊首次抵達幾內亞,中國醫生便通過臨床帶教、學科建設、對口項目等方式培養當地人才。如今的中幾友好醫院放射科主任阿梅莉·拉馬坦言:「與中國醫生的合作讓我們不斷提升診療水平。」據統計,北京市援外醫療隊已為非洲培養數千名醫務人員和公共衛生師,有近百名幾內亞醫生曾赴華進修。

2023年8月,由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承建的中幾友好醫院二期項目正式移交,新增的醫療綜合樓和醫技樓讓診療空間擴大近一倍。「二期項目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也幫助醫生提升能力。」幾方院長穆罕默德·迪亞內說。

「57年來,北京援助幾內亞的各批醫療隊隊員都作出了大量努力,大家奔着同一個目標,那就是讓技術在這裡真正紮根。」王賓隊長說。

此刻,一名幾內亞青年醫生正在骨科手術室觀摩骨科ai智能診斷及手術模擬規劃,他的白大褂口袋裡還揣着在北京培訓時的筆記;急診科的中幾醫護團隊又接到了新的搶救任務,走廊里響起急促的腳步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歐洲多國發表聯合聲明 支持烏克蘭30天停火呼籲 - 天天要聞

歐洲多國發表聯合聲明 支持烏克蘭30天停火呼籲

當地時間12日,據英國政府消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西班牙等國外交部長和歐盟高級代表在倫敦進行會晤,就烏克蘭問題和加強區域防務合作進行會談。 會後,與會國發佈聯合聲明稱,「與會各國將與烏克蘭一道,呼籲立即、全面、無條件地停火30天,為關於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的談判創造空間。」(總台記者 楊兢兢...
突發!「英國首相斯塔默住所起火」 - 天天要聞

突發!「英國首相斯塔默住所起火」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在倫敦的住所起火,目前無人傷亡。英國警方12日正在調查此事。△英國首相斯塔默(資料圖)來源:新華社往期推薦山東鄄城突發車禍致4死2傷!警方通報:陳某某(男,58歲)已被控制術後重返舞台!知名舞蹈家發文,此前強忍病痛登上蛇年春晚離開通又近一步!成都地鐵13號線一期建設最新進展近...
最後8天,國民黨要換帥?候選人浮出水面,朱立倫:歡迎 - 天天要聞

最後8天,國民黨要換帥?候選人浮出水面,朱立倫:歡迎

距離賴清德上任期滿一年只剩8天,朱立倫會如約發起罷免行動嗎?針對島內民代的罷免行動,局勢如何了?如果盧秀燕出山,是否能夠力挽狂瀾?在4月底的「凱道集會」期間,朱立倫公開對賴清德「下戰書」,表示要在5月20日,也就是賴清德上任期滿一年後,對其
增收減稅如何得兼?美眾院共和黨人遇難題 - 天天要聞

增收減稅如何得兼?美眾院共和黨人遇難題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共和黨人掌控的美國國會眾議院正在審議延長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通過的大規模減稅法案。鑒於美國國債已超過36萬億美元,如何既減稅又不增加過多財政壓力,眾議院共和黨人面臨艱難抉擇。2017年底生效的《減稅與就業法》允許免除大部分個體繳稅者稅負,將於今年底到期。特朗普競選時承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