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2021年09月21日22:16:03 國際 1168

非洲大蝸牛在我國泛濫長達90年,國家一直在治理。這種物種在它的家鄉——非洲,其實就是當地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但為什麼一來到中國,我們就任由它泛濫成災,危害自然環境了呢?我們國家一貫以敢吃、愛吃聞名全球的吃貨,為什麼坐視不管呢?

「作惡多端」的非洲大蝸牛

1931年,有人在福建省第一次發現了多隻非洲大蝸牛。追根溯源後,查明了這些大蝸牛是夾帶在一位歸國華僑寄回的植物中「偷渡」的。短短几年,非洲大蝸牛就在中國東南各省成功站穩了腳跟。1979年的時候,非洲大蝸牛途徑越南成功在雲南西南部安家,這意味着中國的南部完全被非洲大蝸牛「佔領」。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非洲大蝸牛

完全可以說,非洲大蝸牛在踏上中國土地的那一刻渾身就沾滿了罪惡。非洲大蝸牛原產非洲東部,它在那裡是當地人的一種美食。而搭乘遠洋貨輪偷渡全球後,非洲大蝸牛憑藉強悍的生存能力在國外站穩了腳跟。

非洲大蝸牛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蝸牛之一。體型巨大,自然得需要多進食來為身體的運轉提供能量。非洲大蝸牛的食性極雜,它在還是幼體的時候就可以進食了。非洲大蝸牛的幼蟲以腐殖土以及動植物的死屍為食。成體的非洲大蝸牛可以吃多種植物的葉子,甚至直接食用草本植物。最恐怖的是,在無食物可吃的時候,非洲大蝸牛還會吃同類的屍體。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進食的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會吃植物的葉子,自然會對農作物造成極大的破壞。我國的西南邊境地區,就因為泛濫的非洲大蝸牛而被迫改變作物結構。

以前這裡種植的多是諸如白菜這類的十字花科蔬菜,但這類蔬菜的菜葉極易被非洲大蝸牛啃食。為了減少虧損,當地的菜農被迫放棄種植十字花科蔬菜,而改種諸如馬鈴薯之類的塊莖作物。

非洲大蝸牛的生長周期極短,最短几個小時就可以從蝸牛卵繁殖成幼蟲。在出生三、四天後,就可以自己找東西吃。非洲大蝸牛進入性成熟期的時間也極短,只需要5-6個月就可以達到。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非洲大蝸牛成蟲

非洲大蝸牛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不過還是需要有性繁殖。它雖然只有數年的壽命,但可以在短短的一生中產下大量的蝸卵。非洲大蝸牛一般一年會繁育四次,每次繁殖高達150-300頭卵。更為恐怖的是,非洲大蝸牛一生會繁殖6000顆左右的卵!

非洲大蝸牛正是憑藉這一特性而在我國的南方省份成功泛濫。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非洲大蝸牛卵

為何中國吃貨不敢吃?

非洲大蝸牛體型大,數量多,關鍵是看似鮮嫩多汁。這本來應該是中國吃貨的福音,但是基本沒有人敢吃野外隨處可見的非洲大蝸牛。這是因為非洲大蝸牛實在是太髒了,不僅臟而且十分不安全,因此一般吃貨對它有所忌憚!曾經有一個企業家不信邪,一家四口因此身亡。

金蘭醬油的二代總裁鍾秋桂以及他一家四口,可以說是被非洲大蝸牛坑得最慘的人之一了。

鍾秋桂信生吃非洲大蝸牛大補的謠言,便在自家養殖野外捉到的非洲大蝸牛。鍾秋桂在1985年6月27日這天把非洲大蝸牛做成刺身,與家中其他四口人一起食用。

沒想到吃非洲大蝸牛身子沒補成,自己連同家中三口人全丟了性命。唯一的「倖存者」,次子鍾德尚在床上昏迷十多年後也駕鶴西去了。

金蘭醬油的高層差點被這盤蝸牛刺身一鍋端,只不過鍾秋桂的三子由於在國外而逃過一劫。而導致四人斃命的直接原因,則是感染廣州管圓線蟲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金蘭醬油總裁——鍾秋桂


為什麼非洲大蝸牛會如此要人命?首先它的運動器官會分泌出許多白色的粘液,這些粘液在它運動時會被帶到到處都是。看起來就很噁心,一般人難以下口。非洲大蝸牛產生的排泄物以及屍體極其容易吸引蒼蠅取食,這又提高了瘟疫通過蒼蠅做中間宿主傳播的概率。這是因為非洲大蝸牛體內攜帶有多種人畜共患病的細菌以及寄生蟲。

此外,它體內攜帶有大量廣州管圓線蟲,而且伴隨年齡的增長體內寄生蟲數量也會越來越多。食用生的甚至加熱不完全的非洲大蝸牛,都會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廣州管圓線蟲進入人體後會直接爬進大腦,攻擊腦部神經系統。導致人類感染上腦膜腦炎,這種病的主要癥狀有頭疼、發熱、面部神經癱瘓,嚴重的甚至會死亡。鍾秋桂一家就是死在它手裡!

所以,即使我國的吃貨一向以能吃、愛吃、敢吃而出名,也不會輕易搭上自己的性命去以身試險!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廣州管圓線蟲

如何對付非洲大蝸牛

正因為非洲大蝸牛對人體的危害極大,我國疾控部門以及非洲大蝸牛泛濫的地方政府多次發佈警告。要求發現非洲大蝸牛的人不要私自捕捉非洲大蝸牛食用,也不要用手觸碰非洲大蝸牛。那麼對於這些可恨的「非法移民」,除了保持距離外還有的是辦法對付它。

對付非洲大蝸牛最簡單的辦法是撒鹽,這是因為蝸牛體內80%的成分都是水。鹽巴可以讓非洲大蝸牛體內的水分快速析出,讓非洲大蝸牛直接死於脫水。

當然,住在香港的朋友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在當地會被視為虐待動物,不僅要罰款而且還有可能坐牢。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撒鹽殺蝸牛

什麼蝸牛還能吃

吃過西餐的朋友可能知道法式焗蝸牛這道名菜。雖然法式焗蝸牛中使用的蝸牛和非洲大蝸牛是近親,並不意味着法式焗蝸牛不能吃了。

(1)品種有何區別?

雖說「焗蝸牛」和非洲大蝸牛是近親,但「焗蝸牛」並不會直接使用野生的非洲大蝸牛。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國內外的西餐廳都會選用人工馴化後的品種。這類蝸牛有個大的分類,那就是——食用蝸牛。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食用蝸牛

中國食用蝸牛的歷史並不長,但是仍然自主培育出了中國的食用蝸牛品種白玉蝸牛。白玉蝸牛就是從非洲大蝸牛中選擇白化個體進行定向培育而產生的良種,因為體色潔白如玉而得名。

(2)白玉蝸牛安真的全嗎?

白玉蝸牛和野生的非洲大蝸牛最大的不同則是安全係數不同。白玉大蝸牛是人工飼養的品種,為了保證營養價值達標,養殖戶會餵食專用的蝸牛飼料。也有人會直接餵食麥麩、蔬菜這樣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養殖的白玉蝸牛

由於生活在乾淨的環境中,體內不容易累積危害人體健康的細菌以及寄生蟲。而野生的非洲大蝸牛就不同了,它們有什麼就吃什麼,不僅營養成分不好,而且還容易感染上寄生蟲以及細菌。

泛濫長達90年!看似美味的非洲大蝸牛,為何國內吃貨卻不敢吃? - 天天要聞

烤蝸牛

(3)食用蝸牛注意事項

白玉大蝸牛相較於野生的非洲大蝸牛更安全,但並不意味着可以無所顧忌地食用白玉大蝸牛。加工購買到的活體白玉大蝸牛之前,應該讓它們先排出體內的食物殘渣。因為有部分白玉大蝸牛是食用腐殖土長大,體內會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成分存在。而烹飪白玉大蝸牛時也應該做到讓它熟透,因為人工飼養的白玉大蝸牛體內仍有細菌,只能通過高溫滅菌才能保證食用安全。


非洲大蝸牛在我國是可怕的入侵物種,目前國家正在着手解決。如果發現暴露在外的非洲大蝸牛不要用手觸摸,可以撒食鹽殺死。而那些仍然還想吃非洲大蝸牛的吃貨,還是別打這些危險的外來物種的主意了。此外在入侵物種面前人類靠吃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因此,熊探長呼籲,遵守國家法律,不要帶入外來入侵物種,更不能無腦放生動物!


參考文獻
【1】 《
游意.非洲大蝸牛的分佈、傳播、為害及防治現狀》[N].廣西農學報,2016-2-31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