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2020年11月22日11:08:05 寵物 1057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一邊是幾十塊錢的視頻會員要靠跟人拼單,另一邊為寵物花錢絕對不手軟。如今,人們在寵物飼養上的金錢投入和感情投入,往往不亞於養個娃。

     就在今年剛剛結束的「雙十一」活動中,有數據顯示,淘寶天貓寵物類的食品以及用品銷售增長都超過了100%,其中寵物智能化用品的增長超乎人們的想像,比如:自動餵食器,自動貓砂盆等用品銷售增長1000%。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京東方面,雙十一首日,寵物品類就成為交易額增速TOP5品類之一,同比增長超3.5倍。據悉,前40分鐘的銷售額就已超過了去年全天的成交額。其中,貓乾糧成交額同比增長達500%;進口糧成交額同比增長超700%;醫療保健成交額同比增長近5倍;智能飲水機成交額也增長了10倍左右。此外,水族魚缸也得到了800%的增長。 

1

金錢和感情的「雙重投入」

    「反正我們家貓,吃的都是進口的,生活條件比我還好……」提到自家的寵物,巫小姐如是說,「家裡這兩隻貓,都養了4年多了。」巫小姐家的貓都是從小養起的,這4年來,她除了上下半年,各利用一次電商促銷的機會囤積數千元物品外,每個月的正常開銷都在500元左右。

    「日常的貓糧、貓砂、貓玩具都不能少,平時吃的都是優質罐頭,不同口味。」她說,養貓的人很多,大家都會經常探討,貓糧的營養指標優秀與否,是影響寵物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因為類似的科普知識越來越多,她還訂閱了幾個貓糧自媒體號,都有很多用戶。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巫小姐說,養貓最怕就是生病,前不久,家裡一隻大貓疑似感冒,流鼻涕,到寵物醫院拍片、打針,第一天就花了900多,之後,連續治療兩周,每天100多。對她來說,貓已不僅是寵物,而是如家人一般。

     謝先生剛剛「入坑」兩星期,家裡來了個新客人——鸚鵡。雖然時間不長,但已經花了1000多元。謝先生家裡的這隻鸚鵡,身長約10厘米,展翅20多厘米。「雖然養了時間不長,但是感覺鸚鵡挺粘人的,喊它名字,就能飛到手上、肩膀上……」

     雖然,謝先生還是新手,但是他從同事身上已經學到了不少養鸚鵡的經驗,要進行剪翅,避免鸚鵡飛的過高;餵食小米,勤打掃籠子;經常訓練,和鸚鵡增進感情。為了保持籠內的衛生、整潔,謝先生還給鸚鵡買了尿不濕,「這可是個精細活,每次套裝,都要特別仔細……」

2

知識付費、線上諮詢,藏着大學問

     養過寵物的人都知道,比起日常飼養,一旦寵物生病,這個醫療費用才是大頭。寵物數量的增多,寵物主人對這個領域知識的缺乏,導致寵物醫療行業日新月異,為寵醫服務的軟件網站也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茜,科班學院畢業、曾是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所公務員,自己創辦了寵物醫院,如今是知乎4.5萬粉絲的寵物醫療諮詢服務專家。

     說起知識付費、線上諮詢,如茜向記者介紹,2005年,還在撥號上網的時代。她選擇了一條那時候還很新鮮的道路——BBS論壇是最潮流的東西。「我當時就學着大家,在網上發了一個帖:『我正在(寵物醫院)實習,大家有什麼寵物方面的問題可以問我。』沒想到的是,真的有人給我提問。」而這個帖子,為如茜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漸漸地,如茜發現,自己明明挺認真的,可諮詢的人還是變少了。「原先天涯有很多朋友問診,每天根本忙不過來;2012年開始,就明顯地慢慢少了,最後甚至沒什麼人問了。」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她做出了兩個應對措施:一方面,她找到了新的平台——知乎。另一方面,她開始注重私域流量,儘可能讓自己待在客戶微信的通訊錄里。可這個問題只解決了一半:諮詢的人多了,可是明顯忙不過來了。彼時的她,已經回到家鄉就職於動物衛生監督所。幹部梯隊的工作性質,讓她難以負荷太多的諮詢內容。於是,她決定開始收費。「其實我剛開始不好意思收費,但是體量增長到太大了,我就沒有精力覆蓋那麼多問題。」後來的事實證明,她的決定是正確的。「我發現收費以後都好起來了。溝通的效率提高了,溝通的用戶質量也提高了。願意為了寵物付費諮詢的,多半是個優秀的寵主,他會尊重你的知識和時間,也能接受你的建議,溝通起來是非常愉快的。」

     在她的眼裡,現在的生活剛剛好。為小動物奮鬥,是自己喜歡的事業;一邊解決寵主的問題,一邊交朋友,是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剛剛好,不會累,也是有工作量。」在諮詢這件事情上,她已經把自己的名字做成了響噹噹的品牌。

3

寵物寄養、替代陪伴,幫寵主解決難題

     不少養寵物的主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嘆:「自從小傢伙進了門,全家就沒再能一起出門旅遊了。」因為不放心寵物獨自在家,家裡總要留一個人。南山腳下,一家本地人開的「單行線」寵物酒店幫不少寵物主人解決了這個難題。

     200多平方米的院子,邊上有8間小的「客房」。每間「客房」都是鋥亮的玻璃門,都有一扇大窗戶,房內有一個不鏽鋼的「餐桌」和一張「大床」。「去年9月開業,入住的基本都是本市的寵物貓狗,大型犬比較多。多是主人外出旅遊,放在我這裡寄養的。」寵物酒店主人,被寵友們親昵地稱為「狗媽」,她告訴記者:「每天除了休息時間,狗狗們都可以在院子里玩耍。每個房間都有探頭,主人外出可以看到他的寵物生活狀況,以解思念之情。寄養費用看寵物的體型大小,分別是40-70/天。」今年春節前,有兩位寵物主人因為疫情滯留在外地,狗狗在這裡寄養了幾個月,「回來接它們的時候,狗狗差點就不肯離開,現在也經常帶過來玩玩。」

4

萌寵飼養,發展迅速,品種多樣化

     有學者指出,寵物行業在發達國家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寵物用品、寵物食品、寵物飼養、寵物醫療、寵物培訓以及寵物保險等產品和服務組成的行業體系。在發達國家寵物行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寵物行業發展較晚,但隨着我國人口結構及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獨生子女一代逐步成為消費主力。我國逐漸增加的老人以及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加崇尚獨居的自由生活,對寵物的陪伴需求加大,寵物角色也由「看家護院」到「情感陪伴」逐漸轉變。在寵物消費水平方面,2019年我國人均單只寵物的年消費金額約為5,561元,相較於2018年的5,016元,增幅約為10.9%。儘管目前,貓和狗在寵物類別中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但水族類、爬行類、嚙齒及其他類的寵物主人佔比也不斷提高,人們飼養寵物選擇和偏好更加多樣化。    

     如今,養寵群體加速擴大,寵物經濟持續增長。「寵物議題」爆紅的局面是個體的高自我涉入與心理投射的結果。簡而言之,當人類開始習慣將自我需求映射到寵物身上,寵物飼養就全面進入了精緻時代。(攝影:笪偉 hike)

本文刊於2020年11月20日《鎮江日報.鎮江周刊》「特稿」版

萌寵飼養,巨大市場下的「雙重投入」 - 天天要聞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暴打美國農場主,中國狂買巴西大豆! - 天天要聞

暴打美國農場主,中國狂買巴西大豆!

關稅戰第一棒,打痛美國農場主! 美國關稅一下來,中國轉頭就向巴西訂購了40船大豆,至少240萬噸! 在這場中美關稅戰中,美國農場主已經成為第一批最大受害者。為什麼?因為農業才是最....
寵物狗也能上學堂!「00後」店長開了家「寵物託兒所」 - 天天要聞

寵物狗也能上學堂!「00後」店長開了家「寵物託兒所」

「豆包坐好,來,轉圈,站好。」「你們都坐好,來,握手,你也握手。」4月11日,長江雲新聞記者走進位於武漢江岸區的這家「寵物託兒所」,「00後」店長李韻正在對寵物狗們進行站定、握手、拒食、餐前等待等基本口令的教學。這家開在武漢鬧市區里的寵物託管店,是武漢首家中小型犬「寵物託兒所」,與其他寵物託管店不同的是...
到底有多少鸚鵡是活活嚇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到底有多少鸚鵡是活活嚇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一位飼養者曝照被暴風雨嚇死的虎皮鸚鵡該飼養者發帖子哭訴提醒大家,在所有的鸚鵡里,玄鳳鸚鵡絕對是「膽小鬼」中的冠軍! 它們膽子小到什麼程度呢?誇張點說,它們甚至可能被自己嚇死! 只要有一丁點兒風吹草動,它們就會瞬間炸毛,二話不說直接起飛逃命,
湖北立法規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進電梯 - 天天要聞

湖北立法規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進電梯

極目新聞記者 呂銳 趙貝 極目新聞記者11日從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湖北省電梯安全條例》將從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一條例是湖北省首部關於電梯安全的綜合性法規,實施後將為加強電梯安全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電梯故障及事故隱患等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武漢一小區加裝電梯(資料圖)近年來,湖北省電梯...
養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經常嗚嗚叫,原來是在給你這些信號! - 天天要聞

養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經常嗚嗚叫,原來是在給你這些信號!

「半夜,我家狗子突然趴在床邊嗚嗚叫,嚇得我一激靈,結果它淡定叼來空碗——原來這貨是餓到失眠了!」看到一位鏟屎官的吐槽讓我笑到肚子疼。狗狗的「嗚嗚叫」看似千篇一律,實則暗藏玄機!今天就來扒一扒狗子「哭唧唧」的7大潛台詞,讓你秒懂汪星人的內心O
寵物「坐」高鐵 首批「乘客」已經出發! - 天天要聞

寵物「坐」高鐵 首批「乘客」已經出發!

出示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現場稱重……4月10日上午,來自北京的兩隻寵物犬和一隻寵物貓成為高鐵託運寵物試點服務的首批「乘客」。它們和主人同乘G119次列車一同去往濟南西站。列車上,三隻寵物有着各自的座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