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2024年04月29日05:12:09 寵物 2915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蟬鳴,春夏季節自然交響樂中里最為重要的音符,在每個昏昏沉沉的午後,總有那麼幾隻蟬躲在樹葉下,用絲絲蟬鳴伴我們入眠。

但,如果把這個基數放大到幾百萬、甚至上億隻蟬,那恐怕畫面就變得有些驚悚了……

這種鼓噪的場景,正是發生在美國東部部分地區的真實寫照。從本月開始,美國部分地區將迎來221年來最大規模的「蟬災」,屆時會有數萬億隻蟬走出地下,進行異常喧鬧的歌唱和交配活動。專家預測,今年美東部分地區每英畝土地上將會出現至少100萬隻蟬,大量蟬聚集產生的噪音會超過110分貝,令人崩潰。

喜愛自然的讀者們想必知道,蟬是一種生活周期很獨特的生物。在每年的夏末秋初,成年蟬在樹枝上鑽洞產卵,蟬的若蟲孵化之後,就會掉落到地上鑽進土裡,一邊吸食樹木根部的汁液,一面靜靜地蟄伏。根據各類蟬的不同,有的蟬會在土壤里蟄伏一兩年,還有的會蟄伏十幾年。終於在多年之後,長大的若蟲在某個夏夜破土而出,經過蟬蛻、羽化,變成會飛行的成年蟬。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在我們慣常的認知里,我們每年都可以見到蟬,每年的蟬總量也大致均衡,這是因為大多數蟬每年都有新的卵孵化,每年也有成熟的蟬破圖而出——比如一種蟬需要在土壤中蟄伏3年,那麼我們2017年可以見到出生於2014年的蟬,2018年可以見到出生於2015年的蟬,2019年可以見到出生於2016年的蟬。

但在美國東部的一些地方,有7種蟬卻並不是這樣——它們總是在同一年產卵孵化、然後在土壤中靜靜地蟄伏13年或17年,直到某一年又同時破土而出。而在這13年或17年中的任意一年,你完全看不到它們的蹤跡!在2016年就有這樣一種蟬出現在美國馬里蘭州,而直到2033年,馬里蘭州才會再次出現這種周期蟬。

因為這樣奇特的習性,這7種蟬被稱為周期蟬(magicicada),它們只生活在北美東部,其中4種13年蟬主要分佈在美國東南部,3種17年蟬主要分佈在美國東北部及加拿大部分地區。「周期」的意思,就是指的它們會遵循某個周期集中出現

周期蟬的這種周期性集中出現的現象十分引人注目,由於所有的蟬都集中在某一年集中出現,導致它們的總量看起來非常驚人:在周期蟬出土的年份里,你一鐵鍬挖下去,都能挖出幾百隻蟬蛹(知了猴),而每棵樹上,都有幾百隻周期蟬再不斷地向上攀爬,其密度,可以達到每英畝(大約換算成中國的6畝多一點)150萬隻之巨!這一壯觀景象可把第一批來到北美的歐洲殖民者嚇壞了,也引起了包括富蘭克林在內的學者們的高度興趣,他們馬上着手研究,試圖搞清楚為什麼這種蟬和其它蟬如此不同。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為了方便研究,學者們把1893至1909這17年里出現的17年周期蟬分為了17個群,以1-17編號,1893到1905這13年里出現的13年周期蟬分為了13個群,一18-30編號(沒錯,周期蟬的同步性只在本群內部,不同群之間則是錯開的)。但是,有一些年份里,是沒有周期蟬出現的,所以有些編號是空白的,也有兩群周期蟬曾經出現過後來卻絕跡了,比如編號為11的17年蟬,在1954年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以及編號為21的13年蟬,在1870年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這樣現在還會定期出現的周期蟬,只剩下了15組,它們的分佈情況是這樣的: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是什麼樣的自然選擇,導致了周期蟬出現了這麼特殊的生命周期呢?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第一種觀念認為,周期蟬起源於180萬年前,其間發生了多次冰期,在冰期,會不規律的出現寒冷的夏季,雖然蟬蛹躲在土中可以躲避嚴寒,但如果在冷夏出土,蟬就會凍死,而出土周期較長的蟬,可以減少族群暴露在地面上的幾率,最大可能的避開了這些冷夏。有研究表明,如果假設在1500年的時間裏,每隔50年左右出現一次冷夏,那麼,每7年出土一次的蟬,只有7%可以躲開冷夏倖存下來,每11年出土一次的蟬,只有51%的幾率可以躲開冷夏倖存下來,而17年蟬,則可以有96%的幾率躲開這些冷夏!

這樣看來,在那個寒冷的時代里,生命周期很短的其它蟬可能都被凍死了(今天生活在當地的短壽命的蟬,可能是從別的地方搬家過來的),只有生命周期較長的蟬得以倖存。

可是為什麼這些蟬只有固定的周期才會出現呢?我們還可以用2016年出現在馬里蘭州的17年蟬為例子。它們的祖先,很可能也和其它蟬一樣,每年都會出現,每次出現的都是17年之前出生的蟬,但17年蟬也有4%的幾率會遇到冷夏,可能在這漫長的冰河期內,其它的周期蟬也很不幸運的遇到了4%的小概率事件,被寒冷一窩端了,只有這一組倖存至今。

我們可以看到,周期蟬的生命周期如此的長,可能是在環境的篩選之下,被逼出來的,但是環境的惡劣也是有限度的,可能北美東北部的氣候惡劣程度,剛好可以讓17年以及17年左右的蟬倖存下來。儘管我們推斷當時也可能演化出了20年、30年周期的蟬,但昆蟲的壽命也是有極限的,很難保證這些蟬都能活這麼大的歲數,一邊是氣候的惡劣,一邊是壽命的衰減,很可能剛好到了17這個年份的時候,生存率也保證了,蟬也沒有老死病死的太多,兩者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相應的我們可以看到,13年蟬居住的區域更為靠南,冷夏的威力更小一些,所以13年就已經有了很高的生存幾率,平衡也達到了。

但是!這裡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既然17年蟬可以倖存,為什麼16年蟬,18年蟬沒有存活下來呢?它們躲開嚴寒的幾率,以及活到這個歲數的幾率都應該和17年差不多。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這就催生了第二個理論——周期蟬的周期性,還可能與天敵有關。

我們繼續以馬里蘭州的這一群周期蟬為例,它們在2016年出土,數量多達幾十億隻,這可把當地的鳥類、小型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樂壞了,這滿地都是美食,吃也吃不完,一直困擾這些蟬的天敵的食物短缺問題就這麼徹底解決了。這導致天敵數量的暴增,因為原本會被餓死的蟬的天敵餓不死了;原本天敵一胎/窩生n個後代,因為食物不足只能養大1個,現在食物充足,n個都活了。

我們知道,野生動物的繁殖,受到食物的影響很大,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很多動物都會大量繁殖,幼崽也有一個很高的存活率。在周期蟬出來的那一年,許多蟬的天敵也從中漁利,生了很多後代,這些後代也順利長大。但周期蟬的出土周期這麼長,這些「超生」出來的天敵,很可能等不到周期蟬下次出土,就餓死或老死掉了,這樣周期蟬下次出土的時候,天敵的種群數量又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但有一些天敵的數量回落,卻需要一定的周期。一些動物有自己的繁衍周期,假設一種天敵要6年才能性成熟繁殖,它的後代又要6年之後才會性成熟繁殖,雖然因為沒有周期蟬吃,它們的種群數量一直是在回落的,但由於加入了繁殖這個因子,它們的種群衰落速度可能還沒有那麼快,這樣到了繁殖到第三代的時候,其種群數量可能還是比當年的第一代要多,而很不湊巧的是,18年的周期蟬又出現了!天敵們又是大吃特吃,第三代天敵生下了海量的第四代天敵。也就是說,這種天敵的種群數量雖然會以18年為周期下滑,但每過18年,都會邁上一個新的高度,長遠來看,這種天敵的總數還是在上漲的,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把周期蟬吃的越來越少。16年蟬也是同樣的道理,它很可能被一種8年繁殖一代、4年繁殖一代、甚至2年繁殖一代的天敵吃絕種。

而13年蟬和17年蟬,又幸運的避開了這個可能性。因為13和17,恰好是兩個質數,什麼是質數呢?也就是只能被1和它自己本身整除,也就是說,除非你每年都繁殖,或者正好17年繁殖一代,否則周期蟬幾乎不會成為天敵繁殖的助力器,如果天敵2年繁殖一代,那周期蟬只會在34年之後才會遇到它的繁殖期,而對於許多生物來說,34年是一個不可想像的漫長歲月,老的天敵早已死去,種群數量也早已下滑。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很多學者把周期蟬戲稱為——懂數學的蟬——的原因了。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不過,這個假設也有一些細節無法完美解釋,許多動物可以每年都繁殖,也就是說繁殖周期為1年,周期蟬的「質數法寶」在面對這些天敵的時候似乎是無計可施。

這些問題,可能要考慮到17年確實是一個很長的年份,許多繁殖期很短的動物,自身壽命也非常的短,還沒等到下一次周期蟬出現,種群規模已經回落到很低的水平了。還有的天敵雖然6年性成熟之後可以每年都繁殖,但性成熟之後,也繁殖不了幾年就衰老死掉了,而它們的後代,在第17年的時候恰好只有一部分性成熟了,所以大部隊又被周期蟬躲開了,種群規模還是不斷地下滑。

2012年,康奈爾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沃爾特•科尼格(walt koenig),以及美國農業部林業局的生態學家安德魯•利布霍爾德(andrew liebhold)共同發表了一個論文,他們發現在17年蟬大批出現12年後,捕食它們鳥類的數量開始減少,最終在第17年達到最低點——正是17年蟬再次大批出現的年份。以13年蟬為食的鳥類遵循着類似規律。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那樣——超生的天敵因為食物匱乏開始逐漸回落——但這兩位科學家也有一個新的想法:周期蟬數量如此之大,它們是否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了某種影響,這種影響直接影響了天敵的數量呢?這都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一種小小的昆蟲,卻意外地利用了質數這一數學工具,演化出頗為有效的習性,這的確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其實這蔚藍星球上,像周期蟬這樣的奇妙存在,定然不在少數其實啊,而隨着我們探索的深入,便愈發能感受到生命的精妙偉大,也愈發認識到——宏偉的自然世界面前,我們人類的確還只是個懵懂的孩童。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h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221年來最大「蟬災」,到底因何而來?|流浪自然 - 天天要聞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河南3歲男童被惡犬咬傷18天後離世,男童母親:只希望儘快找到狗主人 - 天天要聞

河南3歲男童被惡犬咬傷18天後離世,男童母親:只希望儘快找到狗主人

縱覽新聞記者張培培 近日,河南3歲男童被狗咬傷不幸離世的消息令人唏噓不已。5月14日,縱覽新聞(報料微信:ZLXWBL2023)記者聯繫到了男童母親樊女士。4月21日,小星(化名)在新野縣趙崗村附近公路旁玩耍時被突然跑出來的一隻「哈士奇」攻擊咬成重傷,還沒來得及注射第五針狂犬病疫苗,小星就出現了發熱、恐風、狂躁、吞...
為什麼市面上的金屬貓爬架越來越少?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市面上的金屬貓爬架越來越少?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可能注意到市面上金屬貓爬架的數量逐漸減少的趨勢。這種變化引發了人們對這一現象背後原因的好奇。或許您曾經在寵物用品店或在網店上瀏覽過,發現金屬貓爬架的選擇變得越來越有限。這種趨勢背後可能有多種原因,其中一些可能與市場需求、製造成本和消費者偏好等因素有關。
跟隨「野調隊」,走近野外大熊貓的真實生活! - 天天要聞

跟隨「野調隊」,走近野外大熊貓的真實生活!

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1974年,在國家相關單位的指示下,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查隊,又稱「野調隊」成立,開始了全國第一次大熊貓野外調查研究。01那一年,45歲的胡錦矗進入四川卧龍,成為隊伍的牽頭人。胡錦矗,國際公認的大熊貓生態生物學研究奠基人,他把大半生的精力都獻給了熊貓事業。野外的大熊貓遇到人類就...
傷害狗狗的7件事,第一個幾乎所有鏟屎官都中招了! - 天天要聞

傷害狗狗的7件事,第一個幾乎所有鏟屎官都中招了!

養狗狗就像養孩子,需要細心呵護。但有些常見的習慣,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傷害到了我們可愛的毛孩子。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容易中招的「雷區」吧!零食當飯吃哎呀,狗狗那可憐兮兮的眼神一瞅過來,是不是就忍不住給它喂點零食?可是啊,零食吃多了,狗狗的正餐可就吃不下了。
眾生平等:高鐵如果給帶寵物,除了貓狗,其他動物也給我上! - 天天要聞

眾生平等:高鐵如果給帶寵物,除了貓狗,其他動物也給我上!

「好期待高鐵上有全是毛孩子的車廂,再遠的路也不會無聊啦」有網友發佈這麼一條文案。配圖是拉着自家大黑狗坐汽車出遊。不知道這幾天12306的腦袋是不是不小心被火車門夾到了。竟然關心起寵物出行,都已經開始收集寵物上高鐵的意見,準備為寵物陪主人出行坐高鐵做準備。
給兩隻狗買了一根磨牙棒,小黃沒贏只能眼睜睜看着,還假裝不在意 - 天天要聞

給兩隻狗買了一根磨牙棒,小黃沒贏只能眼睜睜看着,還假裝不在意

在你小時候有沒有被人給欺負過呢?或者是別人太過於強大,你只能是在邊上可憐巴巴看着,卻無能為力,也是讓人很心疼呢!其實不僅僅是人類,在動物界也會存在這種欺負弱小的事呢!5月7日在河南鄭州,有一位網友家裡養了兩隻狗狗。網友想從網上買磨牙棒,給它們試一試。
事關公眾不馬虎,寵物「上高鐵」問卷調查應被點贊|頂端快評 - 天天要聞

事關公眾不馬虎,寵物「上高鐵」問卷調查應被點贊|頂端快評

頂端新聞評論員 汪璟璟近日,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面向乘坐高鐵的旅客開展問卷調查,主題是「鐵路旅客高鐵寵物運輸」,包含15個具體問題。一面是養寵人士對於攜帶寵物出行有需求,另一面是反對者擔心寵物「上高鐵」存在安全等隱患,該話題一經發佈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最新的進展是,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方面表示,下一步...
帶阿拉斯加去爬玉龍雪山,半路強行給它吸氧!狗:血脈覺醒了! - 天天要聞

帶阿拉斯加去爬玉龍雪山,半路強行給它吸氧!狗:血脈覺醒了!

當你養了寵物之後,你真的會把它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最親的家人吧!以後無論你想要去哪裡了,都想要帶着它們一起去體驗,感覺有它們在的日子裏,才會覺得有意義,它們早已融入到了生活里!5月9日在雲南麗江,有一位網友養了只阿拉斯加,他打算帶着狗狗一起去爬玉龍雪山。
比熊「四腳朝天」躺地上,是在給你這6個信號,別不信! - 天天要聞

比熊「四腳朝天」躺地上,是在給你這6個信號,別不信!

當你看到你家可愛的比熊狗狗四腳朝天地躺在那裡時,你可能會想:「它這是怎麼了?」其實,比熊「四腳朝天」躺地上,是在給你這6個信號,別不信!「哎呀,我肚子好癢啊,快幫我撓撓!」四腳朝天的姿勢,對於比熊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展示肚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