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其學名為藏野驢,它身形健碩,擅長奔跑,有時能連續奔跑幾十千米,因而這種動物在民間被稱為「野馬」,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30匹「野馬」準備轉場,5隻餓狼看着它們奔跑,似乎在尋找攻擊目標
這一帶的草場,好幾個「野馬」群都在其覓食,放眼一看,儼然就是一幅「僧多粥少」的畫面,其中一群便有意離開此處,去往別處,這是一個30匹「野馬」組成的群體,包含成年體、亞成年以及幼崽,在首領的帶領下,它們開始有序轉場。
「野馬」一邊奔跑一邊謹慎觀察周邊的環境,如發現任何可疑情況,它們都會改變方向和速度。遠處就有5隻狼正看着它們奔跑,似乎在觀察它們其中誰的體力最差。
30匹「野馬」遭5隻狼追擊,餓狼想破壞「野馬」群陣型
雖然「野馬」的奔跑的隊形有一定的禦敵性,強壯的「野馬」在兩頭,幼崽夾在中間,但是狼也有作戰策略,會想盡辦法攻破「野馬」的陣型。狼一般不會輕易出擊,一旦出擊便不會那麼容易放棄。
果然,5隻狼似乎要對野馬出招,開始朝它們奔去,「野馬」群的成員也覺察到了,便加快了腳步,成員之間相互激勵加油。
5隻狼分成兩隊,狼群慣用的包抄隊形,它們離「野馬」越來越近。「野馬」再一次加速,中間的幼崽也拚命地奔跑,如果這一次跑輸了,恐怕命就在於此。同時「野馬」也堅信,只要隊形不被打亂、打散,完全可以逃出「狼爪」。
「野馬」拚命奔跑,甩掉狼群,接近目標草場
「野馬」不敢鬆懈地一直朝前跑,跑了很長一段路,野馬群感覺到周邊已經沒有狼的氣息了,這時才敢回頭看一眼,確認狼已經被它們甩掉了,才恢復正常奔跑速度。
「野馬」繼續前進,它們看到了那片草地,那裡沒有其他「野馬」群跟它們搶食,這下它們可以放開大吃一頓,越來越接近那片嫩草時,它們越興奮。
愉悅享受美味,首領巡視周邊,不料看到雪豹盯着「野馬」群
「野馬」群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小幼崽已經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成年「野馬」在觀察周圍無異樣後,也加入了吃貨戰隊,它們埋頭苦吃,大快朵頤。
而「野馬」首領似乎察覺到不太對,嗅到食肉動物的氣息,它環顧四周,果然看到了不遠處有一雙眼睛正虎視眈眈地盯着它們,那是一頭飢餓的雪豹,它的目標是那些小幼崽,本想伏擊一場,不想被發現了,只能轉頭離開。
「野馬」喜歡結群出行,首領作用重要,決策群體去向乃至生死
首領在「野馬」群中的作用尤為重要,它負責決鬥和這支族群的生死去向,「野馬」群一年四季都過着游移生活,由於進食高寒草類、草甸、甚至苔蘚促進「野馬」的神經活性,它們的聽覺、嗅覺、視覺均很靈敏,能夠察覺到距自己五六百米之外的威脅。
「野馬」喜歡結群出行,少則五六匹,多則幾十上百匹、單獨出行的情況較為少見,它們在兩條前腿的內側分別長了一小塊黑色的胼胝體,這一對黑色的斑塊,被當地百姓稱為「夜眼」。能讓它們在長途奔跑的過程中,受到保護。
「野馬」擅長尋找水源,沒水都能刨出水,其他動物跟着「享福」
「野馬」非常善於尋找水源,在高海拔地帶,一些地方的水源、草甸都會變得稀少,然而其它動物,只要跟隨「野馬」的步伐,就算在嚴寒的冬季,也能找到肥美的草甸和充裕的水源。
即使沒有現成的水源,「野馬」也能從沙灘上刨出水來,一米深挖不出水就挖兩米,直到挖出水源,這是它們對水的執念,當然這樣方便了許多動物的飲水問題。
脾氣暴躁,有仇必報,還喜歡與汽車賽跑
「野馬」的脾氣有點暴躁,是有仇必報的性子,若是惹到它,會被它用腿踢,用嘴咬。曾有專家拍到「野馬」咬死狐狸的畫面,正常情況下,狐狸和「野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野馬」食草,而狐狸是小型食肉動物,也不會對「野馬」下手,至於狐狸怎麼惹到了「野馬」,那就不得而知了。
「野馬」那一身健碩的肌肉也是常常奔跑練出來的,沒事還會跟進入高原的汽車一較高下,或許「野馬」已經把汽車當做假想敵,又或許僅僅只是好勝心在作祟,有時候非得跑到汽車前面才會罷休,很多司機心疼「野馬」便會故意放慢速度讓路。
結語:
「野馬」群只是想換一片草場覓食,不想途中遭遇狼群追擊,上演了一場與生命賽跑的大戲,好在它們跑贏了,中間的幼崽雖然不及成年體跑得快,但它們用盡了全力,而成年體從始至終都保持着隊形,從未想過放棄幼崽,即使它們有影響到團隊的速度,在不影響團隊整體情況,成年「野馬」儘力在保全幼崽,由此看來,群體團結一致,相互幫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