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有一種讓人討厭的「隔壁老王」,它偷偷地完成交配,事後還讓別人幫自己照顧後代。
「隔壁老王」留下的孩子
自然界當中的斑光蟾魚
這種物種就是斑光蟾魚,斑光蟾魚體型像鯰魚,與斑光蟾魚相同喜歡生活在泥土當中,這似乎讓「隔壁老王」的形象變得更加抽象。
它們大多生活在東太平洋的沿海地區,生活的水深在0到300米左右,身體的長度可達40厘米左右。
斑光蟾魚的身上還布滿了發光體,當它們處於海底當中的時候,斑光蟾魚就依靠這些發光體來吸引獵物,進行捕食。
可以靠發光體吸引獵物
斑光蟾魚屬於肉食動物,由於體型的限制,它們的食物大多都是一些小魚小蝦,也食用一些扇貝的肉類。
捕食時,通常斑光蟾魚是在某一個地點潛伏,讓獵物們通過光線主動靠近自己,有一種守株待兔的感覺。
它最出名的地方,還是「隔壁老王」的行為方式。
部分雄性斑光蟾魚的體型很小,有的在成年之後的體型,甚至比雌性還小許多,看起來像是一個亞種。
守株待兔的斑光蟾魚
小的體型使得它難以找到交配對象,但是自然界當中繁衍後代的使命,讓它們不得不考慮其他辦法來完成交配。
這個時候,這些小體型的斑光蟾魚開始做起了「隔壁老王」的勾當。
繁忙的「隔壁老王」
斑光蟾魚的繁殖大多都是雄性主導,每年春末夏初的時候,雄性斑光蟾魚都會游到沿海地區,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築巢。
由雄性主導的繁殖
它們大多會選擇在岩石縫隙當中,既不費力又很安全,當巢穴弄好,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可以開始呼喚雌性來進行交配了。
它們呼喚雌性的方式很是特別,依靠自己身體當中發出的沉悶叫聲,來吸引遠處的雌性。
這種叫聲有人聽上去像是摩托車或者是發動機的聲音,有的人聽上去感覺悅耳,像是海灘在「唱歌」一般。
也許,斑光蟾魚當中,也存在五音不全的情況,導致聲音形形色色,各有差異。
像摩托車聲音一般
接收到信號之後的雌性,先是根據聲音判斷這位雄性是否值得交配,如果聲音過關,下一步就是要檢查它搭建的洞穴是否合格。
最後再檢查它的基因是否能夠與自己產下健康的下一代,這種檢驗基因的方式一般是通過觀看雄性斑光蟾魚大小來判斷的。
所以小型的斑光蟾魚即便是能夠通過前兩關,最後一關也得不到雌性斑光蟾魚的認可,畢竟哪位雌性不想跟強壯的雄性斑光蟾魚產下下一代呢?
雌性繁殖時很挑剔
斑光蟾魚的交配方式採用的是體外受精的方式,通過雌性排出的卵細胞,再與雄性的排出的精子結合之後,生育出新的生命。
在兩者排除的精子和卵細胞當中,有一層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物質組成的隔膜,來保護精卵結合的同時為受精卵提供營養物質,促使新生命的誕生。
所有的條件都符合之後,雌性斑光蟾魚才會在雄性的洞內,排下自己的卵細胞,隨後揚長而去。
吸引到雌性的蟾魚
雄性斑光蟾魚為了能夠保證自己的精子能夠與卵細胞充分結合,會在自己的巢穴當中,迎來3到4條左右的雌性斑光蟾魚,當所有的卵細胞齊聚之後,雄性斑光蟾魚才會不緊不慢的排出自己的精子。
期間就給了小型斑光蟾魚機會,它們會偽裝成為雌性的斑光蟾魚,由於體型外貌差距不大,大型的雄性斑光蟾魚誤認為它們是雌性斑光蟾魚,就讓它們在當中進行排卵。
小型斑光蟾魚偽裝成雌性
小型的斑光蟾魚偷摸摸地排出自己的精子,精子和卵細胞的區別看上去並不大,大型的雄性斑光蟾魚也察覺不出什麼異樣。
於是小型的雄性斑光蟾魚就順理成章地完成了精子與卵細胞的結果,真可謂是當著別人丈夫的面,進行了「隔壁老王」的行為。
事後,小型斑光蟾魚大搖大擺地出去,說不定臨行前還能大型雄性斑光蟾魚的歡送,如果再鋪上一層「紅地毯」,那可真是太有戲劇性了。
隔壁老王成功留下後代離開
充分完成精卵結合之後,大型的雄性斑光蟾魚還會在巢穴當中,一直等待孩子的孵化,保護「自己孩子」的安全,將「好人」的角色做到底。
孵化之後的一段時間,大型雄性斑光蟾魚就會離去,讓自己的幼崽們自己獨立成長。
殊不知在自己的「子嗣」當中,居然還存在一批「別人的娃」,它們又會以同樣的方式繁衍生息,維持了一個物種,三個種類的情況。
等待孵化的雄性斑光蟾魚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動物們繁衍的使命
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推測,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在斑光蟾魚的演變過程當中,大部分斑光蟾魚進化出新的形態,這部分小的斑光蟾魚原本是被自然界淘汰的物種。
但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小型的斑光蟾魚找到了自己獨特的繁衍方式,在長久的歲月當中保存了下來,這種繁衍方式也刻在了它們的基因當中。
在演變中找到新出路
可見,繁衍後代的使命感的真的十分強大,為了能夠延續下去,小型斑光蟾魚不得不採用這種令人難堪的生存方式。
無獨有偶,自然界當中的動物們為了物種繁衍下去有拼?人們很難相信。
比如螳螂,在交配的時候或者是在交配之後,雌性螳螂會將雄性的螳螂食用乾淨,保證自身蛋白質的需求,從而讓自己的後代能夠順利的誕生。
在高營養下誕生的螳螂寶寶,相比較其他同類,在自然界當中更有優勢。
雌性螳螂會將雄性吃掉
袋鼬發瘋式的交配方式在中,也是相當的出名。
袋鼬在冬天發情,之後在四處搜尋周圍的雌性,一旦發現同樣處於發情期的雌性,管它願不願意,直接拖入洞穴當中。
由於袋鼬每一次產出的精子數量極少,為了讓自己的精子與卵細胞充分集合,袋鼬的交配持續時間通常能達到一天左右。
袋鼬
而且在過程當中,袋鼬的動作都是糟糕且粗魯的,這是為了刺激雌性袋鼬排除更多的卵細胞,當然這對於雌性袋鼬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雌性袋鼬經常會咬住雄性袋鼬,表達自己的不滿。
交配結束之後,所有的雄性袋鼬之間會有一次大型的死亡聚會,它們交配之後,精力缺失需要大量的食物補充能量,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食物是最缺乏的。
粗魯的袋鼬
為了不跟雌性搶奪食物,雄性的袋鼬們通常會選擇集體死亡,袋鼬們為了物種延續的偉大,瞬間就凸顯了出來。
比起袋鼬以及大部分的物種,還是深海當中「吃軟飯」的鮟鱇魚來的香,雄性鮟鱇魚體型要比雌性小得多。
在深海當中,一旦雄性鮟鱇魚找到雌性,就會寄生在它的身上,久而久之,兩者血脈相連,通過雌性攝入體內的營養物質,雄性鮟鱇魚也會得到營養。
雄心鮟鱇魚會寄生在雌性身上
繁衍的時候,雄性的鮟鱇魚通過相連的血液輸送精子,完全精卵細胞的結合。
整個過程,雄性鮟鱇魚連進食都不需要自己做,稱得上自然界的「軟飯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