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觀察一位技藝高超的雌性,叢林靈長類動物學會了一種稀有技能,它們在大草原的親戚中很常見,可以獲得清潔、過濾的土壤水。
來自瓦比拉的黑猩猩
只有少數種類的動物表現出挖掘土壤上層以及到達水中的能力。這種行為在有蹄類動物——馬、斑馬驢——非洲象、疣豬,當然還有人類中是眾所周知的。現在,人類最近的親戚黑猩猩已被添加到此列表中。生活在烏干達叢林中的靈長類動物已經學會了打「井」來取水,科學家們知道從誰那裡得到水。他們在《靈長類動物》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談到了這一點。
黑猩猩的東非亞種棲息在從剛果到坦桑尼亞的赤道非洲熱帶雨林。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凱瑟琳·霍拜特和她的同事正在研究生活在烏干達懷比拉野生動物保護區的這些動物的群落。
早在2015年,其中就出現了一名「移民」——一名從該地區外來的年輕女性。在雌性加入瓦比拉的居民後,科學家給她起了綽號奧尼奧菲。即便如此,她還是展示了挖土找水的本事,非常熟練和自信。根據生物學家的說法,這表明奧尼奧菲來自一個很久以前就掌握了這項技能的社區。
黑猩猩以及個體對成年動物的極大興趣,它們密切關注着挖掘,隨後從井中喝水。一段時間後,當地的靈長類動物也掌握了挖掘技術。奇怪的是,在年輕的黑猩猩和一些成年雌性黑猩猩身上都有挖掘的記錄。雄性還沒有學會這一點,儘管它們可以使用滲入現成的「井」的水。
挖掘通常與缺水有關,到目前為止,專家們只知道三組黑猩猩,他們挖掘地球以獲取水分——所有這些黑猩猩,如大象和疣豬,都生活在乾旱的大草原上。毫不奇怪,生活在烏干達潮濕森林中的靈長類動物還沒有使用過這項技能。儘管如此,它似乎在叢林中帶來了一些好處。
首先,一年中有幾個月是旱季,此時水分變得不足。其次,科學家們注意到黑猩猩經常在開闊的水域附近布置「水井」。顯然,他們的主要任務不是提供水,而是過濾水。
「黑猩猩可以獲得更清潔、不同氣味的水,這非常有吸引力,」新作品的作者之一彼得·希拉補充道。「我們期待那些掌握了挖掘的年輕男性長大成人。也許他們會成為成年男性可以接受的榜樣,他們將不再依賴別人為自己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