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被人嫌棄的樓層,一定是一樓,不僅私密性極差,採光環境也嚴重不足。如果不是有特殊需求的話,一般都不會選擇。甚至在一樓和頂樓之間,也會選擇頂樓,哪怕頂樓也存在很多隱患。
然而本案屋主卻恰恰選擇了一樓,雖說很多人都不看好,但當新家裝修完工後,隨手一拍就是雜誌大片,真的太讓人驚艷了。
室外小景
屋主選擇一樓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在看房時,一秒就被窗外的綠景吸引了,並且在裝修設計時,也真正與窗外的小景做到了呼應。二是一樓的單價,相較於其它樓層,足足便宜了幾千塊。當然,後者佔主要因素。
平面結構圖
本案坐標南京,面積98㎡,原戶型為兩室兩廳兩衛的格局,由於位於一樓,所以空間硬傷也十分明顯。比如全屋只有主卧室的採光還算不錯,而次卧、衛生間、廚房都嚴重採光不足。
不過也有優點,就是室內層高有3.4米,所以也為設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對於空間的需求,屋主希望是不設風格的,並傾向五彩繽紛,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居住環境。
平面方案圖
結合屋主的需求,以及現有的空間情況,空間功能性也進行了重組,具體調整如下。
1、主卧室改成客廳,讓家人有一塊明亮的互動中心。
2、次卧改成主卧室,並在衛生間上方疊加出一塊休閑區。
3、取消入戶門廳,並在原客廳規划出兩個小房間,實現四居室的功能性。
4、餐廳、廚房、北陽台採用一體化設計,讓空間更加開闊、通透。
玄關
當入戶門廳取消之後,改造成了一塊獨立的玄關區。一邊設計獨立的儲物間,並藉助層高優勢,疊加一個休閑小平台,不僅承擔了大件物品的收納需求,與旁邊的活動區連接後,也成為了一塊孩子十分喜愛的玩耍區。
同時,拱開門、圓洞窗、爬梯等元素的運用,也為空間奠定了趣味性的空間主題,且優化了空間的「透氣與採光」。
玄關另一邊,設計了一組到頂的藍色大鞋櫃,儲物能力十分強大。為了方便日常使用,櫃體結構也做了日常與換季區分,非常人性化。
過道
當空間結構重組之後,客廳改成了兩個小房間,左側依次為玩耍區、兒童房;右側主卧室在改成客廳之後,也讓原本單一的空間結構,做到了通透、明亮。
玩耍區
玩耍區採用摺疊門隔斷,既可與客廳完全貫通,提升生活的互動性,也能徹底保證內部的私密性。同時,在有需要的情況下,該區域還可以作為一間卧室來使用。
玩耍區疊加出來的小平台,算是孩子最喜愛的一塊區域,無論是玩耍,還是瞭望外面的窗景,都十分有趣。
客廳
客廳作為家裡的C位,將採光環境最好的主卧室改成客廳,承載了每一天的好心情。整體設計以最簡單最原始的材質來處理,直接襯托出了生活的豐富多彩。
比如牆面留白、大梁裸露混凝土層;再比如玻璃、布藝、金屬、以及多種色彩元素組合;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客廳布局不做限制,利用兩組模塊化的沙發,以及一組慵懶的單人沙發組合,最大限度賦予了空間的自由性,從而讓生活形態更加舒適、隨性。
當主衛生間上方疊加出一個休閑小平台之後,除了可以作為獨立的房間來使用,底部的樂高、手辦展示區,也再次為空間增添了一抹趣味性。而隱藏在頂面的投影幕布,也可隨時轉換空間的功能性,享受到極致的視覺衝擊力。
餐廚區
餐廚區做了一體化設計,在提升空間互動性的同時,也讓空間更加通透了。尤其是將北陽台改造成全景玻璃窗後,更是有效改善了空間的採光環境。
屋主心心念念的窗外小景,終於等到它開花了。一杯咖啡、一本書,就可悠閑地欣賞四季不同的風景,春天賞花,秋天看落葉,每一幀都是美好的生活景象。
橙色的上櫃,白色的下櫃,以及利用拓展檯面深度延伸出來的吧台,無論從哪個角度拍攝,都是一張雜誌大片。
家政區
利用廚房部分面積規划出的家政區,承擔了日常的洗曬需求,並通過長虹玻璃移門,遮擋了內部的私密性。
公衛生間
公衛在原有的空間基礎上,將台盆獨立了出來。一來緩解了內部的空間壓力,二來也讓空間實現了乾濕分離,從而讓生活更加高效。
現場澆築的一體式水池,哪怕給孩子洗澡,都完全沒有問題。底部增加收納區,並通過不同色彩區分,也在人性化中抓住了視覺焦點。
衛生間內部有個小細節處理很棒,就是淋浴地面做下沉式處理,可以最大程度提升空間的清潔度,並加速排水效果。
主卧室
由次卧改造的主卧,在布局上弱化了房間的概念,再加上空間面積有限,採用地台的形式重新定義了空間功能,兼顧了舒適與實用。
主衛生間
由於公衛的台盆就在主卧門外,主衛僅增加了馬桶和浴缸,最大化提升了使用舒適性。
兒童房
兒童房緊鄰玩耍區設計,並通過轉角移門隔斷,讓空間做到了自由開合。同時,地台式的布局,也與主卧形成了呼應。
本期案例就分享到這裡,整體看下來,除了空間布局十分巧妙之外,色彩元素的運用,也真的是足夠讓人驚艷。或許很多人接受不了這種空間基調,但對於屋主來說,卻真正做到了她心中理想家的樣子。
圖源:山止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