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衣服處置
垃圾桶旁邊,一位女士在挑選鄰居們淘汰的衣服,瞄一眼就可以發現,衣服不是破了,而是舊了、不時髦了。
阿姨評價到:人家有錢,挺好的就給扔掉了,怪可惜的。
衣物的評估
國慶節正是夏秋換季時,多數人會收拾、淘汰一些夏季的衣服,把秋冬季的衣服收拾出來,給日用衣櫃來個煥新。
收拾過程中會發現:五一收拾出來的夏裝,有些一次沒穿,再放回柜子、明年再取出,難免同樣命運——還是一次沒穿,就直接淘汰算了。
而收拾出來準備秋冬穿的衣物,很快就發現有衣服不喜歡了,於是就直接扔了算了。
我們鄰居非常可愛,都是疊好、放在乾淨袋子里,放在垃圾桶外面的圍欄邊,誰有用就取走——類似於閑置物品處置。
方式轉換
我的第一件的確良襯衫是三十年前買的,這還不是特別寒酸,周圍不少人都是這樣。
現在有十幾、二十件襯衫的還不少,我們處於一個以量取勝的時代里。
事實上就算是再多,喜歡穿、經常穿的也就那麼幾件,其餘的一直靜靜地放在那裡。
到了模式轉換的時候了,不再見衣服就買,而是要選一下:這衣服能穿出去不?有可能相對經常穿嗎?
用幾件喜歡的,可以經常穿的衣服,替代那些買後穿不了幾天就進入故衣堆里,而後的命運就在床箱和衣櫃間一年倒騰兩次,實在沒有意思。
服裝的消費開始轉換模式,從以量取勝到以質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