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以後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秋天了,很多蘭友也進入秋季蘭花種植的準備期。說到蘭花種植,雖然理論上一年四季都是可以的,但畢竟根據植物的生長規律來分,還是會有最合適的時候,那就是春季和秋季。
春天自不必說了,植物一些人準備進入生長旺季,此時種植的蘭花在很短時間內,就會服盆適應新環境。所以,習慣春天種植蘭花的朋友,可能在秋天植蘭時,如果遇到特殊狀況,就會有些不知所措了,比如秋天種植蘭花最常見的成活率問題。
秋天以後,蘭花和大多數植物一樣,漸漸趨向於收斂狀態,生長機能的活力也在降低。例如春天種植的蘭花,20多天就會出現新根系,這樣肯定有助於服盆成活。而秋天種植的蘭花,如果時間稍晚的話,可能當年都不會有新根長出來。
正常情況下,沒有新生根系也一樣能服盆的,等到來年春天的時候,這些蘭花無論生新根還是新芽,速度都不會比春天種植的差。因此,這裡的關鍵,是如何讓它儘快地服盆。而蘭花服盆最大的問題,就是避免過度退草。
退草(退苗)是指蘭花新栽後,在一段時間內根系不能及時、有效地提供養分和水分。那麼蘭苗出於自保的本能,就會犧牲蘭叢中苗齡比較大的蘭苗,從它們身上抽取養分和水分,以保證新生苗體的存活。
這段時期就是我們所說的蘭花服盆期,如果苗體中貯備的養分和水分並不充沛,那麼這種能量抽取,就會導致被抽取的蘭苗葉片枯黃。退草是有順序的,一般是從蘭苗最大苗齡的葉片開始、從蘭苗最外側的葉片開始、從葉片的尖端開始。然後逐漸由老而新、由外而內、由上而下。嚴重的時候,會一直延續到最後整個蘭苗全部枯萎。
那麼,現在我們應該知道了,蘭花退草的主要原因,就兩個:水分和養分。要想提高秋天種植蘭花的成活率,就得先防止退草。雖然蘭花種植後的退草不可能100%避免,但盡量控制,不讓蘭花過度退草,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
其實,蘭花在種植前和種植後,都有一些細節和小技巧,可以幫助它順利度過服盆期。只要操作正確,預防蘭花退草也並非什麼難事。本篇文章就着重講一下,在秋天種植蘭花的時候,預防蘭苗退草的一些操作技巧。
一、種植前控水
準備種植前一周,要適當地進行控水。控水不僅可以讓蘭根含水量低一些,提高它的韌性,在種植操作時不容易折斷。還能刺激它的「應旱」機能,在種植後即使短期缺少水分,蘭苗也不至於快速衰退。
二、分苗前施肥
準備秋天盆苗種植的蘭花,在操作前10--15左右可以施一些速效的肥料,或者噴霧葉面肥。讓蘭叢能吸收積累更多的能量。這樣移栽後,蘭苗就不會因為養分供給不及時而退草。
三、緩苗期防晒
種植以後一定要陰養一段時間,大概在7--10天左右,我發現曬太陽過早的蘭苗,它的退草發生率要大很多。
四、及時噴霧補水
前面說過了,蘭花的退草是因為水分和養分供給不及時造成的。在服盆期如果能及時補充水分,就可以緩解蘭苗因缺水而導致的退草。當蘭根工作不力時,我們可以利用蘭葉的呼吸,進行葉面補水,效果也是不錯的。
蘭花退草是自然生理現象,只要明白它形成的原因,然後用對方法去防治,就可以讓蘭花種植的成活率成倍提高。秋天植蘭確實是一個好季節,新手蘭友不要因為成活率的問題而頭疼,找對方法就可以了。